方格精選

鄭和下西洋的開始、結束與幻想!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問題。第六章「貿易之病」裡,作者特別寫到:

「蒙古與明代人口數據暗示,一三三○年到一四二○年間,中國人口由大約七千二百萬人銳減到五千一百萬人,直到現代時期,哪怕在戰爭時代,瘟疫病菌經證實通常比殺士兵,傷平民的刀劍更加致命。因此,把這段期間中國人口數之劇跌歸咎於鼠疫,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中國人口減少,導致稅收縮減,恐怕也解釋了何以中央王國的海軍,在鄭和一四三三年最後一次下西洋後,便由印度洋撤退。」

這個論點認為明朝因為瘟疫導致人口銳減,民生凋蔽,國力大傷,因此中止了耗費巨資的遠洋航行,是個非常有說服力的說法,解釋了明朝為什麼會突然終止經營海洋的歷史謎團。不過明朝為什麼會「突然」派遣鄭和率領龐大艦隊出航,也是另一個眾說紛紜的爭議事件。不論是禆官野史說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或是比較合理的說法,是發動政變奪得政權的朱棣,想藉此讓四方來朝,確立自己帝位的正當性,目前都已不可考。因為鄭和的艦隊停止出海以後,明朝因為各種原因,銷毀了所有的相關資料,未來除非有一天有進一步的史料出土,否則真正的原因已無人可知。

raw-image

不過神話鄭和下西洋,稱其為「前無古人」的偉大功勳,其實影響了我們探求明朝海洋政策的發展與轉折,因為明朝之前的元朝,才是最致力於經濟海洋的朝代。忽必烈努力經濟海洋,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原來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去世以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的寶座,爆發多年的內戰,雖然最後忽必烈勝出,取得名義上的大汗之位,但是支持阿里不哥的勢力仍然盤據在今日的中亞、中東地區,並未完全臣服於忽必烈。這大幅阻斷了元朝與西方世界的貿易路線。蒙古人並不是農耕民族,而是靠蓄牧與貿易起家,這從他們跟農民只徵收象徵性的農業稅就可以看得出來,元朝的財政收入絕大部份仰賴商業貿易的利潤,與商隊們所繳納的稅款。

山不轉路轉,既然陸路走不通,那就改走海路,將眼光放在經營南海、印度洋的海上貿易上,並重用特別擅長之道的阿拉伯商人。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在課本上讀到過,當時的福建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平日港內的大型商船一望無際,而支撐泉州港這種榮景的,當然是元朝盛極一時的海上貿易。元朝的海上貿易線不止遍布南海與東南亞諸國,還進入印度洋,與印度與阿拉伯地區有極為頻繁的往來,這從移居到泉州的阿拉伯人與波斯人數量眾多,在元朝末期還能聚眾起兵作亂,史稱亦思巴溪兵亂,就可見一斑。元朝的貿易路線最遠之處,恐怕還直達當時位於埃及的馬木路克王朝,進入北非與東非一帶。

但明朝一開始在朱元璋時期是有嚴厲海禁的,原因在於朱元璋的對手們,如張士誠與方國珍都是盤據在沿海一帶,與海上商團關係匪淺,在戰敗以後殘存的勢力也逃到海外落腳,而讓朱元璋感到有如芒刺在背。明朝後來一直有倭寇襲擾東南沿海一帶的問題,但這些倭寇其實只有一小部份是日本浪人,更多的是中國的海上亡命之徒。他們靠海吃海,以海商為業,明朝的海禁讓他們化身為海盜與走私犯,又因為這些集團與日本浪人、朝鮮漁民們勾結走私,而讓海禁更為嚴格,可謂互為因果。這也說明了明朝從一開始就沒有辦法有效控制並管理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海商集團。

這也形成了一個很弔詭的現象,那就是明朝在政權穩定後開始希望擴大財政收入,卻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方面想要維持海禁,另一方面又想恢復元朝時海上貿易的興盛,以舒解國庫壓力。在這樣的矛盾下,明朝政府所想出來的方法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簡單來說,就是只許官方進行海上貿易,民間私人貿易除非特許以外,全部嚴厲禁止,而為了杜百姓悠悠之口,質疑為什麼只有你們官方可以進行海上貿易,百姓卻不行,因此以朝貢為名,來進行這樣的經濟活動。如果以這個理論來看,那鄭和七次下西洋,宣揚明朝國威,要求四方來朝,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說穿了就是以武力為後盾、要求各國前來朝貢,並進行實質商業活動的海外招商團。

我們也可以從歷史上,看到明朝政府是如何利用「朝貢貿易」來攏絡或施壓鄰近的國家。聽話的給予更多的朝貢貿易機會,不聽話的就削減朝貢的次數,讓藉由朝貢之旅進行的貿易受到限制,其作法與今日的中國政府很相似,這也難怪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會批評今日中國的所做所為,是在建立新時代的「朝貢貿易」體系。鄭和下西洋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這種有著重重限制的貿易方式,很容易因為某個特定的事件而瓦解,因為建立在特許之下的貿易關係極為脆弱。當鄭和的艦隊失去明朝政府的支持,整個海上活動就立刻煙消雲散,讓明朝走回閉關自守的道路上,而幾年後第一批的葡萄牙人就出現在印度洋上,並開始航向麻六甲海峽。

日本歷史學家杉山正明在《蒙古帝國的遺緒》這本書中批評:「近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為中心,對鄭和下西洋賦予異常高的評價以及荒唐的想像。但鄭和下西洋本身不過是蒙古時代的承襲與遺產,反而是自此之後,中華和亞洲東方急速失去有組織性的海上發展,這一點更為重要。」非常精確地點出了問題所在。在瘟疫又再次襲來,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受到重創之時,或許中國人可以思考一下,過去的「新朝貢貿易」是否是對的方向?在面臨新的危機時要如何解決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2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9
因為國內的政治議題,讓「屯田制」這古老的軍事制度,成了新聞熱點。所謂的「屯田制」是指派兵戌守邊疆時,為了解決後勤支援不易的問題,讓士兵在當地開墾田地,落戶成家,平日做為農夫耕作,自給自足,遇到外敵入侵時立刻轉變成士兵,編成部隊抵禦敵人。通常國家會給予這些士兵一些補貼,如不用繳稅或負擔徭役......
Thumbnail
2025/01/09
因為國內的政治議題,讓「屯田制」這古老的軍事制度,成了新聞熱點。所謂的「屯田制」是指派兵戌守邊疆時,為了解決後勤支援不易的問題,讓士兵在當地開墾田地,落戶成家,平日做為農夫耕作,自給自足,遇到外敵入侵時立刻轉變成士兵,編成部隊抵禦敵人。通常國家會給予這些士兵一些補貼,如不用繳稅或負擔徭役......
Thumbnail
2024/12/17
相信所有玩過世紀帝國的人,都知道阿拉伯文明的特殊軍種是奴隸兵,這種設定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歷史上阿拉伯奴隸兵不只是維持多個阿拉伯帝國的重要武力,更曾經自立政權,還多次擊退入侵的蒙古大軍。這些奴隸兵之中的高階軍官,不只手握重兵,還能封王拜相,位極人臣,但身份上卻仍是奴隸。這麼奇怪的制度,為什麼會出現,又
Thumbnail
2024/12/17
相信所有玩過世紀帝國的人,都知道阿拉伯文明的特殊軍種是奴隸兵,這種設定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歷史上阿拉伯奴隸兵不只是維持多個阿拉伯帝國的重要武力,更曾經自立政權,還多次擊退入侵的蒙古大軍。這些奴隸兵之中的高階軍官,不只手握重兵,還能封王拜相,位極人臣,但身份上卻仍是奴隸。這麼奇怪的制度,為什麼會出現,又
Thumbnail
2024/09/27
絕大多數受中文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漢化」是什麼意思,這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入侵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統治過程中逐步漢化,如原本是女真人的清朝皇帝,雖然都能熟練使用滿文,但有不少精通中文典籍,詩詞歌賦不亞於當時的漢族文人。而在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周邊地區的民族會漢化......
Thumbnail
2024/09/27
絕大多數受中文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漢化」是什麼意思,這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入侵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統治過程中逐步漢化,如原本是女真人的清朝皇帝,雖然都能熟練使用滿文,但有不少精通中文典籍,詩詞歌賦不亞於當時的漢族文人。而在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周邊地區的民族會漢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岡本隆司這本中國史就是這樣的著作!他不僅將中國歷史放進世界歷史脈絡,而且格外關注氣候變遷、中國與其他地區的交流(貿易、技術輸入/輸出等)如何推動中國歷史的發展,並多大程度形塑現今中國的面貌。他在這本書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說法,在此條列出來,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岡本隆司這本中國史就是這樣的著作!他不僅將中國歷史放進世界歷史脈絡,而且格外關注氣候變遷、中國與其他地區的交流(貿易、技術輸入/輸出等)如何推動中國歷史的發展,並多大程度形塑現今中國的面貌。他在這本書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說法,在此條列出來,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隋-唐-宋-元-明-清-民國。
Thumbnail
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隋-唐-宋-元-明-清-民國。
Thumbnail
永樂七年二月,大明皇帝遣鄭和王貴通等佈施於錫蘭山立佛等寺,並立石碑紀之,此即二下西洋(後世誤以為三下西洋時所為,非也)。 昭披耶河在春天時的水量低迷,上游集水區的雨季要到五、六月才會開始下起,而這些豐沛的雨水也為下游的稻田種植提供了沖積土植,養活萬民。 三次下西洋時,鄭和換搭小舟往阿瑜陀耶國(此為正
Thumbnail
永樂七年二月,大明皇帝遣鄭和王貴通等佈施於錫蘭山立佛等寺,並立石碑紀之,此即二下西洋(後世誤以為三下西洋時所為,非也)。 昭披耶河在春天時的水量低迷,上游集水區的雨季要到五、六月才會開始下起,而這些豐沛的雨水也為下游的稻田種植提供了沖積土植,養活萬民。 三次下西洋時,鄭和換搭小舟往阿瑜陀耶國(此為正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中國常常以「一個中國」原則向別國施壓,要求引渡台灣籍的詐騙集團成員到中國受審。由於這些設在海外的詐騙集團,行騙的對象大多數是中國人,再加上中國與這些國家有正式的邦交關係或犯罪引渡條約,導致這些國家不理會台灣的抗議,將這些台灣人送往中國。雖然詐騙集團成員是罪有應得,但是令人擔心的是....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中國常常以「一個中國」原則向別國施壓,要求引渡台灣籍的詐騙集團成員到中國受審。由於這些設在海外的詐騙集團,行騙的對象大多數是中國人,再加上中國與這些國家有正式的邦交關係或犯罪引渡條約,導致這些國家不理會台灣的抗議,將這些台灣人送往中國。雖然詐騙集團成員是罪有應得,但是令人擔心的是....
Thumbnail
二十世紀的中國,不僅國土淪喪於共產,社會根基——自治自保的鄉村社會也毀滅於共產,籍由鄉村傳承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社會組織和道德、禮儀、行為規範,也被斬根斷源,覆滅於共產,這是更大意義上的「陸沈」,是整個文明的「陸沈」,是比國土淪於野蠻異族更加難以光復的「陸沈」。
Thumbnail
二十世紀的中國,不僅國土淪喪於共產,社會根基——自治自保的鄉村社會也毀滅於共產,籍由鄉村傳承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社會組織和道德、禮儀、行為規範,也被斬根斷源,覆滅於共產,這是更大意義上的「陸沈」,是整個文明的「陸沈」,是比國土淪於野蠻異族更加難以光復的「陸沈」。
Thumbnail
     當你看到我的標題時,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我既然想跟你分享這一系列的書籍,就代表我是真心覺得這本書還不錯,但又為什麼我會跟你說這一個章節不需要看呢?別急!姑且看下去就知道了。
Thumbnail
     當你看到我的標題時,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我既然想跟你分享這一系列的書籍,就代表我是真心覺得這本書還不錯,但又為什麼我會跟你說這一個章節不需要看呢?別急!姑且看下去就知道了。
Thumbnail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Thumbnail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Thumbnail
在同一時代的世界其它文明之中,在東瀛,日本經歷了彌生時代土著人與渡來人的族羣融合之後,也經歷了地方豪族勢力主導的古墳時代,此後佛教開始興旺,公元八世紀開始在唐帝國輸出的巨大影響力之下開始了律令制國家的建構,步入了奈良時代;在東亞大陸,華夏漢魏君統在經歷了漢、吳、晉、宋、齊、梁之後戛然而止,洛下雅言到
Thumbnail
在同一時代的世界其它文明之中,在東瀛,日本經歷了彌生時代土著人與渡來人的族羣融合之後,也經歷了地方豪族勢力主導的古墳時代,此後佛教開始興旺,公元八世紀開始在唐帝國輸出的巨大影響力之下開始了律令制國家的建構,步入了奈良時代;在東亞大陸,華夏漢魏君統在經歷了漢、吳、晉、宋、齊、梁之後戛然而止,洛下雅言到
Thumbnail
西元618年大唐帝國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滅了東突厥,稱霸中原和游牧地區,唐文化打入國際交流,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文化儼然形成  
Thumbnail
西元618年大唐帝國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滅了東突厥,稱霸中原和游牧地區,唐文化打入國際交流,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文化儼然形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