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即時精選

阿拉伯奴隸兵制度的起源與覆滅

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相信所有玩過世紀帝國的人,都知道阿拉伯文明的特殊軍種是奴隸兵,這種設定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歷史上阿拉伯奴隸兵不只是維持多個阿拉伯帝國的重要武力,更曾經自立政權,還多次擊退入侵的蒙古大軍。這些奴隸兵之中的高階軍官,不只手握重兵,還能封王拜相,位極人臣,但身份上卻仍是奴隸。這麼奇怪的制度,為什麼會出現,又為什麼會覆滅,實在令人非常好奇。眾所皆知,個人對於遊牧民族的軍事制度很有興趣,有機會都會閱讀相關書籍,但意外的是最後竟然是在看一本講政治制度起源的書中,找到了答案。

在法蘭西斯.福山先生所寫的鉅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談到了阿拉伯社會從部落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的歷史,也一併談到奴隸兵制度對阿拉伯政權的影響。這種被稱為馬木路克(Mamluk)的特殊體制,起源於阿巴斯王朝,其實跟阿拉伯社會的結構與穆斯林信仰有很大的關係。作者說,阿拉伯社會是由許多部落所組成,這些部落通常擁有非常緊密的血源與親屬關係,這也導致阿拉伯社會在國家化的過程中,受到部落文化的重大影響。即使到了今日,這樣的影響仍然明顯存在於現代化的阿拉伯國家中。

來自欽察草成的馬木路克,非常驍勇善戰。(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來自欽察草成的馬木路克,非常驍勇善戰。(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另一方面,在伊斯蘭教義中,所有的穆斯林都是平等的,一個穆斯林不能把另一個穆斯林當成奴隸。這樣的結果,導致阿拉伯政權很難建立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因為從部落裡徵召來的士兵,不只彼此都有血源關係,跟指揮官也一樣沾親帶故,又都是彼此平等的穆斯林,所以無法有效執行軍事命令,甚至難以進行訓練。在許多文獻中,都說阿拉伯士兵懶散又效率低落,以部落為基層組成單位,也難以組成大型部隊,原因在於部落間的恩怨也會帶入軍中,一個將領常常無法指揮不同部落的士兵,讓部隊難以運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阿巴斯王朝發現從別處購買來的奴隸特別好用,一來這些人不是信仰伊斯蘭的異教徒,做為奴隸不違反教義,甚至可以隨意處死。二來可以挑選聰明、強健、體格好、服從性高的青年來接受軍事訓練,一開始就淘汰了不適合服役的人。而且這些青年被買斷以後,就被帶離原生家庭,一輩子都不會再回家,所以可以杜絕任何親戚關係的不良影響。這些奴隸兵將以軍團為家,因此非常團結,創建這些奴隸兵團的哈里發或蘇丹們,通常也會特別照顧這些奴隸兵,以培養忠誠度,讓這些奴隸兵團非常的忠心。

至於年輕奴隸的來源,則依採用這套制度的不同王朝,而有不同的來源,甚至有些王朝還會故意分散來源,形成不同的馬木路克兵團,以互相制衡。一般來說多數是從貧困草原遊牧地區而來,其中位於黑海周邊,欽察草原上的欽察人最多,這些欽察部落很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後裔,散布在大草原上。有些欽察人是因為家貧而被販賣為奴,有些則是被人口販子擄走,但無論如何,欽察人以驍勇善戰聞名。而後來也採用類似制度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則從帝國佔領的巴爾幹半島地區,強徵當地的青年為奴。

與一般人想的不一樣,阿拉伯人買來這些年輕奴隸後,並不是直接編成一般的部隊,相反的是送入如同軍校的地方學習,以培養成一個優秀軍人。軍校的教育極為嚴格,讓出身馬木路克制度的士兵,都擁有強大的戰力。其中成績特別好的,會再進一步培養成軍官,而特別聰明的,甚至會直接送入宮中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成為高階將領或是行政官員,後來有不少馬木路克制度培養出來的人,成為多個阿拉伯帝國的宰相或大臣,位高權重。但即使成為宰相或大臣,他們身份仍是奴隸,哈里發或蘇丹擁有生殺大權,這能控制這些馬木路克出身的高階將領與大臣,避免大權旁落。

由於馬木路克不是依血源或裙帶關係來決定升遷,而完全是依能力與戰功來做標準,因此確保了指揮兵團的幹部都是菁英,奴隸的身份也確保這一點能保持下去。原因在於馬木路克都會改信伊斯蘭教,因此他們生下來的小孩,從一出生開始,就是穆斯林,依教義不能成為奴隸,這也讓高階馬木路克所生下來的小孩無法繼承他們的職位。這個特殊的制度讓馬木路克斷絕了世襲制,不會出現一般封建王朝,貴族的無能子嗣們,憑藉父蔭就能指揮龐大部隊的荒謬情況發生,這也是馬木路克兵團能戰無不勝的關鍵原因。

馬木路克在最輝煌時,還建立了自己的馬木路克王朝,不只控制埃及,版圖還擴到今日的敘利亞、黎巴嫩一帶。但是馬木路克的問題也在自己建立王朝以後開始顯現出來。其中最致命的缺點,就是馬木路克是一個軍事組織,缺乏文官制度,一個國家完全由馬木路克掌握以後,就變成了戰爭機器,整個國家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是馬木路克在自己掌權以後,一樣出現人生的貪婪問題,雖然馬木路克嚴禁繼承制,高階馬木路克領導者無法讓自己的兒子加入馬木路克,卻能大舉斂財,交由自己的兒子管理,過著奢侈的生活,而引發低階馬木路克的不滿。

最後一點是馬木路克奠基在奴隸制上,只要出的起錢,就能購買更多的奴隸來組成馬木路克軍團,而不像採取徵兵制的國家,需要考慮到社會的承受力,徵召太多的士兵,會影響到民間的生產力,也容易引起民怨。這在前期是馬木路克的優勢,但隨著火砲等新科技出現,馬木路克卻仍依賴奴隸兵的優勢,沒有積極引進火砲等新科技,讓馬木路克王朝在面對鄂圖曼土耳其的攻勢時,開始落於下風,最終導致整個王朝的崩潰。但馬木路克制度並沒有因此終結,也採用這種奴隸兵制度的鄂圖曼土耳其,在改良了這個制度以後,編成了蘇丹的禁衛軍,對鄂圖曼土耳其的擴張,助益甚多。

avatar-img
5.1K會員
420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絕大多數受中文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漢化」是什麼意思,這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入侵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統治過程中逐步漢化,如原本是女真人的清朝皇帝,雖然都能熟練使用滿文,但有不少精通中文典籍,詩詞歌賦不亞於當時的漢族文人。而在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周邊地區的民族會漢化......
是說在朝鮮與中國的往來歷史中,曾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明朝與清朝時期,朝鮮的官員與中國的官員常透過各種管道,以互訪或書信往來的方式,建立長期的友誼。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朝鮮北學派代表洪大容,與清朝的知名文人嚴誠、潘庭筠等,維持了長期的書信往來,最後還集結成冊,在朝鮮傳閱一時........
是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快速向南推進,轉眼就來到澳洲的大門口。日軍計畫兵分兩路,一路佔領索羅門群島的幾個戰略要地,一路攻擊新幾內亞的摩斯比港。前者用來切斷美國對澳洲的支援,後者就是為了入侵澳洲做準備。美國與澳洲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美澳聯軍加強了在新幾內亞的防禦,同時派遣航空母艦接近索羅門群島....
是說在前文「楊潔箎的強硬與琦善的軟弱」中,談到在鴉片戰爭中主和,並與英方簽定《穿鼻草約》的大臣琦善,在輿論嘩然後,慘遭徹職查辦,也讓清廷從上到下,開始走向強硬主戰的方向,畢竟沒人想要步上琦善的後塵。這樣的情況,其實與今日的中國頗為類似,在美、中交惡以後,主戰言論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快速發酵.....
是說鴉片戰爭時,清廷的道光皇帝改派滿人大臣琦善,取代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但原本主張一戰的琦善,最後卻與英國人議和,雙方商議的草約中,中方還答應割讓香港。但在此事曝光後,輿論嘩然,震怒的道光皇帝下令將琦善押解到北京問罪,撤職抄家。由於草約作廢,中、英雙方戰火再起,最後英軍兵臨南京城下....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絕大多數受中文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漢化」是什麼意思,這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入侵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統治過程中逐步漢化,如原本是女真人的清朝皇帝,雖然都能熟練使用滿文,但有不少精通中文典籍,詩詞歌賦不亞於當時的漢族文人。而在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周邊地區的民族會漢化......
是說在朝鮮與中國的往來歷史中,曾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明朝與清朝時期,朝鮮的官員與中國的官員常透過各種管道,以互訪或書信往來的方式,建立長期的友誼。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朝鮮北學派代表洪大容,與清朝的知名文人嚴誠、潘庭筠等,維持了長期的書信往來,最後還集結成冊,在朝鮮傳閱一時........
是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快速向南推進,轉眼就來到澳洲的大門口。日軍計畫兵分兩路,一路佔領索羅門群島的幾個戰略要地,一路攻擊新幾內亞的摩斯比港。前者用來切斷美國對澳洲的支援,後者就是為了入侵澳洲做準備。美國與澳洲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美澳聯軍加強了在新幾內亞的防禦,同時派遣航空母艦接近索羅門群島....
是說在前文「楊潔箎的強硬與琦善的軟弱」中,談到在鴉片戰爭中主和,並與英方簽定《穿鼻草約》的大臣琦善,在輿論嘩然後,慘遭徹職查辦,也讓清廷從上到下,開始走向強硬主戰的方向,畢竟沒人想要步上琦善的後塵。這樣的情況,其實與今日的中國頗為類似,在美、中交惡以後,主戰言論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快速發酵.....
是說鴉片戰爭時,清廷的道光皇帝改派滿人大臣琦善,取代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但原本主張一戰的琦善,最後卻與英國人議和,雙方商議的草約中,中方還答應割讓香港。但在此事曝光後,輿論嘩然,震怒的道光皇帝下令將琦善押解到北京問罪,撤職抄家。由於草約作廢,中、英雙方戰火再起,最後英軍兵臨南京城下....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過,隋唐之時,北方草原,有一個超級霸主:突厥汗國。儘管又分裂為東西突厥汗國,兩大汗國仍然十分強大。大唐與突厥於北亞、中亞的爭霸,於是成為七世紀政治、軍事歷史的一大主軸。 不過,突厥作為當時草原上的超級霸主,移動範圍極為廣泛。他們向西移動,最遠直抵高加索山脈和黑海沿岸。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們
Thumbnail
在東亞的歷史上,我們可能常常會在教科書上看到「屯田制」,讓士兵務農,自給自足的軍事制度。大漢搞過屯田。大唐的均田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屯田。 但這種設想,當然不是只有東亞文明能想到。地球另一端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一套類似的系統:thémata,中文又翻譯成軍區制。 在拜占庭帝國的各大軍區中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塞拜疆扮演了什么角色。阿塞拜疆在二战期间是苏联的加盟国,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2年11月2日这一天,德国第3装甲部队在阿塞拜疆奥尔德肖尼启外5英里(8公里)处被苏联军队拦截。这里是二战时期德军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過,隋唐之時,北方草原,有一個超級霸主:突厥汗國。儘管又分裂為東西突厥汗國,兩大汗國仍然十分強大。大唐與突厥於北亞、中亞的爭霸,於是成為七世紀政治、軍事歷史的一大主軸。 不過,突厥作為當時草原上的超級霸主,移動範圍極為廣泛。他們向西移動,最遠直抵高加索山脈和黑海沿岸。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們
Thumbnail
在東亞的歷史上,我們可能常常會在教科書上看到「屯田制」,讓士兵務農,自給自足的軍事制度。大漢搞過屯田。大唐的均田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屯田。 但這種設想,當然不是只有東亞文明能想到。地球另一端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一套類似的系統:thémata,中文又翻譯成軍區制。 在拜占庭帝國的各大軍區中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塞拜疆扮演了什么角色。阿塞拜疆在二战期间是苏联的加盟国,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2年11月2日这一天,德国第3装甲部队在阿塞拜疆奥尔德肖尼启外5英里(8公里)处被苏联军队拦截。这里是二战时期德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