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3/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讀後感:寫作,是自身思維的整理

寫作,正是那聲「芝麻,開門!」
寫作也是一種思考的刻意訓練,要把每一次的發言都當作一次寫作練習,甚至是塑造個人品牌的機會。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現在越來越多人寧願花時間瀏覽網路,而越來越少人願意花心思寫作,這真的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情。試想,若我們能將上網的時間,用來創作出好文章,讓別人上網時看自己的作品,這不是一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嗎? 比如我有一個在英國工作的朋友,最近因為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而被迫待在家裡。當其他人坐在沙發上無聊地滑著FB和IG時,朋友則是在臉書上寫了好幾篇關於英國社會現況的短篇報導文,每篇都獲得超過百讚,熱烈的迴響使得朋友不至於變得跟大眾一樣惶恐不安,而能選擇將注意力放在創作上。 更何況現在網路資源相當方便,人人都能免費申請好用的創作平台,如方格子、部落格、臉書都是寫文章的好管道。寫作並不是什麼太高門檻的技能,只要一個人能聽說讀寫自己的母語,再加上基本的電腦文書能力,便能在網路平台上進行文字創作。 若我們願意開始投資自己的文筆,但實在不知道要寫什麼,也可以從記錄一天的日記形式著手,例如:今天去上班時,看到很多民眾在藥局排隊買口罩,這會讓人有什麼想法和感覺?諸如此類,先以簡單的句子描述所見所文,然後再慢慢地增加許多內容。許多人寫文章時的經歷,大概可以分為如下階段: 1.在初期階段,先練習將心裡的想法都寫出來 此時的內容結構較為鬆散和簡略,不算是真正的文章,而更像是心得抒發或個人思維的整理。此階段可以多觀摩其他好文章,並進行大量創作練習,直到能比較有條理地寫出真正想表達的觀點;此外,也要訓練自己養成多觀察周遭、多進行深度思考的習慣。 2.在中期階段,要開始從更寬廣的角度切入 此時會琢磨、探討如何寫出一篇更有架構的文章。在持續磨練文筆之際,也要學會換位思考,設想從讀者的角度會如何閱讀文章、可能有怎麼樣的反應等等。這階段要能持續不斷增進內容的豐富度與深度,也就是要不斷提升自身觀點與視野。 3.在高級階段,以長期經營的思維持續深耕 此時開始掌握寫作要訣,內容更加精實,可以熟練駕馭長篇的文章。此階段應該會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並思考自己文章的品牌定位,例如希望自己的寫作內容能為別人帶來什麼訊息或效果? 不管哪個階段,多方接觸各種資訊與議題,都有助於我們搜集寫作的素材。而觀摩他人的文章,也算是一種寫作的基本訓練,那要如何進行呢?首先可以從文章的架構解析著手,中文寫作的人大多知道這句口訣:「鳳頭、豬肚、豹尾」。就是說一篇好的文章,標題與開頭要吸引人、內容要有說服力、結尾能引起共鳴。當我們看到一篇好文章時,可以先好好觀察它的結構,並問自己幾個基本問題:
  • 作者是怎麼訂出文章的標題?標題給我什麼感覺,會讓人想點進去看?為什麼?
  • 文章是怎麼開頭的?是否有讓我讀下去的動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 文章的內容是怎麼展開的?是否能讓我抓到作者想說什麼?有說服力嗎?為什麼?
  • 文章的結尾是怎麼收刀的?是否能讓我回味無窮,且之後仍能清楚記得?為什麼?
  • 若這篇是由我來寫的話,覺得哪些地方可以寫得更好?為什麼?
透過不斷思考上述問題,並將心得記錄下來,其實就整理成一篇對該文章的初評了。如果以這樣的方式持續多看多想,除了增加我們的思維深度,亦會讓寫作技能日益提升;而若我們在完成一篇文章時,也試著站在讀者的角度,「自問自答」上述的問題,應該就能察覺自己寫的內容有哪些地方能修改得更好。 當人們開始將滑手機、看電視的時間拿來創作、觀摩好文、搜集靈感時,將會發現寫作不只是技能,而確實是CP值超高的自我投資。除了能鍛鍊和整理思維以外,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日常裡有如此多尚待發掘的秘密,而寫作,正是那聲「芝麻,開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