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那是什麼玩意兒?

倉頡?那是什麼玩意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學一個東西的理由有時候其實很簡單,真的...



倉頡又被稱作倉頡先師 、倉頡聖人、制字先師、制字先聖、右史倉聖人或倉頡至聖,為中國神話人物,相傳有兩雙眼睛。眾人聽過倉頡的名字多因其為黃帝的文史官,更是漢字的創始者。因為是神話人物,所以真實性和事蹟也一直有人持懷疑態度。神話人物大都長得很特別、很不平凡,像是伏羲、女蝸、盤古、祝融、共工、夸父等。最近在Youtube上聽到一種說法,說這些神話人物可能是天狼星人,一種比人類高很多個維度的外星人。在其他古文明地區的考古中也有著類似的傳說和記錄。這種說法我是接受的。那倉頡的故事是什麼呢?

我看到的故事是這樣的:上古時代尚無文字,人們都是用繩結記事,直到倉頡的出現才有了改變。據說倉頡有一次打獵時,在一個三岔口遇到三位老人,他們正為要走哪條路在爭論。第一位老人說要往北走,說可以追到鹿群;第二位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可以追到羚羊;第三位老人則是說要往西走,因為西邊有兩隻老虎。倉頡聽了相當納悶,於是問三位老人是怎麼得知前方有什麼呢?老人回答是根據地上泥濘的腳印判斷。突然,倉頡有了靈感,若一種腳印代表一種動物,那何不創造符號來代表不同事物呢?倉頡將此想法告知黃帝,黃帝一聽相當高興,便命倉頡發明符號,並到各部落傳授,這些符號也就是漢字的起源。據說,倉頡造字成功時,天地間發生了許多怪事,像是夜晚傳出驚天動地的鬼神哭號聲,還下起了穀子雨,古人認為文字的出現會使得許多人放下勞動去舞文弄墨、舞文弄法,這些人放下生產勞動後就會糧食短缺,進而發生缺糧危機,老天爺才會降下穀子雨解救蒼生。

如果以上的故事是真的,那所有現在在使用中文字的人都應該感謝倉頡,因為有了他,才有了現在博大精神的中文漢字。我更應該要感謝他,因為我現在天天都在用這個輸入法。



倉頡畫像。圖片來源:Google

倉頡畫像。圖片來源:Google




高三畢業那年暑假,準備進入大學生活。那時有一種中文輸入法很火,號稱是所有中文輸入法中打字最快的,它就是嘸蝦米輸入法。那個年代中文打字輸入法很多元,有大易、倉頡、五筆、注音、嘸蝦米等,幾乎每種輸入法都有人學、都有人用,不過當然最多人用的還是注音。我哥那時候可能也想趕流行,也跑去學了嘸蝦米輸入法。我高中時期沒什麼在用電腦,所以也很少有打字的機會。那時想說要上大學了,之後肯定常常需要用電腦和打字。看一看同學朋友都用注音,我想說自己要跟別人不一樣,我要用別的輸入法。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五花八門的輸入法中,我選擇了倉頡輸入法。這就是我學倉頡輸入法的動機 - 想跟別人用不一樣的輸入法。對,就這麼簡單。

後來去書店買了本倉頡輸入法的教學書,回家就開始自己玩了。一開始最難的是背字根和輔助字形。現在想不起來花了多久的時間才漸漸比較熟悉。那時就是背,字根和衍伸字形統統就是背。大致學會了拆碼原則後,看到什麼字都會在心裡想怎麼拆,連在馬路上看到店家看板時都在內心想著這個字怎麼拆,不然就記下來,回家查書本。幾個禮拜後漸漸學會了。學好後一開始打字很辛苦,因為好多字不會拆,打幾個字就要拿書來翻。那時我書都隨時放在電腦旁邊,不會拆就翻書,拆錯也翻書。有些查了又忘,忘了再查,查完了不久後又忘...。現在想想背英文單字也是這樣。背了後忘,忘了再背,背了又忘,忘了再背。漸漸的,我翻書的次數減少了,又過了段時間,打字漸漸不用看鍵盤了。我忘了這過程經歷了多久,但從大學開始,我就再也沒有用注音輸入法了。

幾年過去了,當我再次聽到倉頡輸入法時是在2011年,在菲律賓華校教書時。很不可思議的,我任教的那間華校國一竟然有一節課是學倉頡輸入法。我到現在想不通為什麼一個華校要教倉頡輸入法。我估計全校會打倉頡輸入法的不超過5個人。那時候教這節課的老師知道我就是用這個輸入法在打字時,他都驚呆了。不久前,一個中國同事問我,你是用什麼輸入法,我說倉頡。他一臉疑惑的問我,那是什麼玩意兒?我大概說明了一下,然後打幾個字給他看,把他給看傻了。

我在學了倉頡輸入法到現在,遇到跟我使用相同輸入法的人只有3個。而且這3個人年紀都比我大。現在主流的中文輸入法無疑是新注音和拼音(我有遇到有些台灣人用拼音打字),像這種還要另外花時間去學習的輸入法估計沒什麼人感興趣了。喔對了,上面說到我哥老早就學了嘸蝦米,現在應該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吧!我昨天發Line問他,他說他早就沒在用了,現在都用注音。

我現在還是很慶幸自己當初有堅持把倉頡輸入法學下去。雖然這也沒什麼了不起,就只是個輸入法而已,但看到自己打字時切換的輸入法跟人家不一樣,那種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有時候學習不需要什麼高大尚或了不起的理由,我當初就只有一個念頭 - 我要用跟別人不一樣的輸入法。只要一個簡單的念頭,然後堅持下去,你就真的跟別人不一樣了。


當初我學習時的書本就是它。圖片來源:Google

當初我學習時的書本就是它。圖片來源:Google



avatar-img
科一文的沙龍
9會員
24內容數
退伍後就來到菲律賓這個熟悉的陌生國家。這幾年下來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有著不起眼的小驚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科一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對吸毒較無感,但如果把毒品換成其他生活中的東西:菸、酒、糖等等,那是不是就很有代入感了。要戒糖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別現代社會滿大街都是甜食,誘惑特別多。雖然知道甜食吃太多不好,不能吃太多糖,但內心就是想吃是吧,道理我都懂,但做不到啊。我分享一個自己能有效控制慾望的方法……
我發現我在方格子上追蹤的作者中,只有1/3有在定期更新文章,其他的作者都是最近一年甚至兩年以上沒有更新了,包括我自己也很少在方格子上寫文章,為什麼呢?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對吸毒較無感,但如果把毒品換成其他生活中的東西:菸、酒、糖等等,那是不是就很有代入感了。要戒糖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別現代社會滿大街都是甜食,誘惑特別多。雖然知道甜食吃太多不好,不能吃太多糖,但內心就是想吃是吧,道理我都懂,但做不到啊。我分享一個自己能有效控制慾望的方法……
我發現我在方格子上追蹤的作者中,只有1/3有在定期更新文章,其他的作者都是最近一年甚至兩年以上沒有更新了,包括我自己也很少在方格子上寫文章,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