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日本眾議院怎麼選?選舉制度全解析

本文的目標是介紹日本眾議院的選舉制度。日本國會分為眾議院、參議院。許多人知道臺灣立法院的選舉制度模仿自日本眾議院的制度,兩者基本上都是採用「小選區比例代表兩票制」,但實際上有許多細節差異。以下就來詳細介紹。

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

日本眾議院基本上每四年改選一次,但首相也有權力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
2017 年第 48 屆日本眾議院選舉共選出 465 個席次,小選舉區有 289 席,比例代表有 176 席。在席次計算方面,採用「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俗稱「單一選區兩票制」。每個政黨兩種席次的數量分開計算,比例代表分配到的席次數不受到小選舉區席次數的影響。這點與臺灣相同。
接下來會分別介紹小選舉區、比例代表兩種席次的細節。

小選舉區

小選舉區的意思是劃定的選區內只選出 1 人為代表,所以又稱為單一選區(不是指選區很小的意思)。日本透過小選舉區選出 289 席,所以全國被分為 289 個選區,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人口數。下圖是 2017 年選舉每個都道府縣分配到的席次數量。
每個選民只能投給選區內的其中一個候選人。只要某個候選人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就可當選,並不需過半。這點與臺灣相同。

比例代表

每個選民除了投票給小選區的候選人之外,還可以投票給政黨(所以稱為兩票制)。每個政黨依照得票數的比例多寡,分配席次數量。像是臺灣的不分區政黨票。不過,日本眾議院的比例代表並不是全國一區,而是被劃分成 11 個比例區,每個比例區各自有不同的席次數量可以分配,總共有 176 席。
地圖來自維基百科

比例代表計算:頓特法
在每一個比例區之內,該如何分配每個政黨的席次?臺灣採用的是最簡單的「最大餘數法」,基本上完全依照比例來計算。日本採用比較複雜的「頓特法 D'Hondt method」,詳細計算方法在下面呈現。
以 2017 年選舉為例,東京比例區共有 17 個席次,票數足夠分配席次的有 5 個政黨,他們各別的得票數如下圖所示。
計算的步驟是這樣的:
  1. 列出每個政黨的得票數。
  2. 將每個政黨的得票數分別除以 1、2、3 ……,一直除下去。
  3. 因為總共有 17 個席次,所以把最大的 17 個數字標記起來。
  4. 各政黨有多少個數字被標記,就等同於有多少個席次。
這樣就算完了。所以,自由民主黨 6席,立憲民主黨 4席,希望之黨 3席,公明黨 2席,日本共產黨 2席。為什麼要用這麼麻煩的算法呢?事實上,這種算法有利於得票數多的大黨,採用這種制度可能是大黨要避免小黨得到太多席次。
好,每個政黨可以得到的席次算完了。現在該釐清一下,到底是哪些人可以當選?

比例名單
在選舉開始之前,各政黨必須先公布比例代表名單,並且要先幫各個候選人排序。這點與臺灣也相同。依據選舉結果,日本共產黨可以分配 2 席,因此排序在日本共產黨比例代表名單的前 2 位候選人可以當選。
比較特別的是,日本的比例代表名單允許「重複提名」,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小選舉區的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區的候選人如果他在小選區沒有當選,也可以在比例區當選。這個概念類似於,黃昭順在高雄選區域立委,也同時列在國民黨不分區。如果他在高雄落選了,也有機會在國民黨不分區當選。
以日本的例子來看,自由民主黨東京比例代表名單的第 1 順位包含了 23 個候選人,全都是東京各個小選舉區的候選人。選舉結果出來後其中 19 人順利在小選區當選。因為自由民主黨的比例代表可以分配 6 席,所以其他 4 名沒有當選的候選人就可以在比例代表區「復活當選」。排序在 24、25 的候選人也可以當選。
看到這裡你應該會想問,那如果比例代表得到的席次不夠分怎麼辦?
舉例來說,立憲民主黨的比例代表名單第 1 順位包含了 16 個小選舉區的候選人,其中只有 4 人成功當選,另外 12 人落選。不過,立憲民主黨只能分配 4 席比例代表。他們該如何搶奪這有限的名額呢?
要依靠「惜敗率」來排名。惜敗率簡單來說意思是:只差一點就當選,可惜還是失敗了。計算方法是,在小選區之內,某個候選人的得票數除以當選人的得票數。惜敗率越接近 1 表示離當選越近,惜敗率越接近 0 表示離當選還差的很遠。換言之,惜敗率越高代表他獲得越多選民支持。
所以,立憲民主黨的 12 個落選的候選人就必須要依照惜敗率來排名。惜敗率越高的候選人可以優先在比例代表區優先當選。在這個例子就是前 4 名的候選人可以復活當選。有些人認為這種制度是讓人腳踏兩條船,也有些人認為這可以減輕小選舉區制度下的死票問題。
最後來一個有趣的小問題。上面的困境是席次太少候選人不夠分,但有沒有可能席次太多沒有足夠的候選人呢?有的。2017 年立憲民主黨在東海比例區分配到 5 個席次,但比例代表名單上只剩下 4 個候選人。那麼多出來的這 1 個席次該怎麼辦?
依照日本的制度,立憲民主黨就平白喪失這個席次。並且依照頓特法來計算,讓排在下一個的自由民主黨遞補,增加一個席次。也就是說,自由民主黨賺到了。那麼臺灣的制度呢?依照選罷法 67 條規定,不分區提名不足就視同缺額,也就是這個席次就空缺出來,沒有遞補這種事,也不能補提名。

總結

  • 日本眾議院選舉,每四年改選一次,首相可提前解散眾議院。
  • 2017 年選出 465 人。
  • 小選舉區選出 289人,分為 289 個選區。依得票數採相對多數決。
  • 比例代表區選出 176人,分為 11 個比例代表區。依得票數採頓特法計算席次,按照政黨排序當選,重複提名者以席敗率排名。

⛄ 小知識
  1. 日本人投票時必須要自己手寫候選人或政黨的名字。不像臺灣蓋印章。
  2. 日本大選的投票時間長達一周,但投票率仍不如只有 8 小時的臺灣。
  3. 因為投票率太低,所以日本會在車站和學校設置投票所,提民眾高投票意願。
  4. 日本還可以不在籍投票。(其實幾乎所有民主國家都可以,臺灣真的太落後)
  5.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自山口縣第四選區。已經八連霸,從 1996 年到 2017 年,從第 41 屆到第 48 屆,從 42 歲選到 63 歲,他在 2017 年以 72.6% 的得票率打趴對手。

📑參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