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動物》閱讀筆記-反思吃肉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書訊

《吃動物》
Eating Animals
Jonathan Safran Foer 著作
盧相如 翻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1年

raw-image

🍚 書摘

本書作者 Foer 在兒子出生之後,開始反思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飲食。剛出生的兒子,最大的慾望就是「吃」。不需要教他該怎麼吃,他依循著本能就會吃,而且每天都要吃個好幾次。當然,餵飽自己跟餵飽兒子是截然不同的事情,自己可以隨便亂吃,但兒子的食物就必須要精心挑選了。這就是他重新省思「食物」的起點。

我們吃的肉到底是什麼動物的肉?為什麼地球上那麼多種動物,我們卻只吃少少的幾種?動物變成肉經歷了什麼過程?肉是如何製造的?動物被如何對待?吃肉對環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Foer 作為一個父親,他想回答這些問題;作為一名作家,他不想保持沉默。

除了蒐集許多數據、報導、書籍之外,Foer 前往各地的農場和「工業化農場」,實地觀察農場的環境、動物的生活條件,並與場主們聊聊經營理念。他也到訪屠宰場,看動物是如何被殺,經歷了什麼程序,員工和老闆各自有什麼樣的感受。

工業化農場,或稱工廠型農場 factory farm,指的是以「工業化」模式經營的農場。成千上萬的動物被基因管控,集中養殖限制活動空間,並施加各種非自然的飼養方法,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Foer 發現大部分農場的環境都極為惡劣,動物們擠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衛生條件差勁,甚至活的死的都擠在一起(因為被養死了)。養雞場刻意把照明拉長到二十個小時,讓雞以為是白天不斷生長不得休息。屠宰場的狀況更糟,血腥、殘酷、非人道的屠宰方法,任何人看了都於心不忍,但員工們必須刻意壓抑自己的感受,才得以繼續工作。

這些觀察讓 Foer 決定開始素食。在他看過這些動物悽慘的處境之後,他不願意繼續吃肉,吃肉等同是在協助工業化農場擴大規模,讓更多的動物繼續受苦。對他個人來說,肉並不是必要的食物,不吃肉也能過得很好,過得很健康。那麼,如果不吃肉,能夠間接減少動物的痛苦,何樂而不為?

這本書花了相當多的篇幅討論永續性的農場。這類農場不同於工業化農場,使用更自然的方式飼養動物,給與動物更自在的生活空間,更天然的食物來源。Foer 認同這樣的理念,他覺得如果人類真的必須要吃肉不可,那麼至少應該改善農場環境,朝永續農場的方向邁進。除了金錢之外,人類值得追求更高的價值。

我深信人類虧欠動物一份存在感,我們取其性命作為食物,牠們絕對有資格享有生命基本的滿足感,諸如躺臥在陽光下、交配與養育幼畜。動物們值得快樂生活 …… 如果你飼養動物的目的最終要奪其性命,飼主應該擔負更多的責任!📖 p196

這當然不只是飼主的責任。我、你、所有消費者也都有責任。

後來到餐廳吃飯,看見對面的母親在吃豬腳,我就直接聯想到這本書的封面。

後來到餐廳吃飯,看見對面的母親在吃豬腳,我就直接聯想到這本書的封面。

🌟 心得

《吃動物》這個書名,我原先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後來才發現它的巧妙。說個故事。

前幾天,我在客廳念書,隨興的把《吃動物》這本書放在桌上。
「吃動物!」一旁泡茶的母親看到封面後叫了出來。
「幹嘛那麼驚訝?你又不是沒吃過動物。」
…(泡茶)
「雞也是動物阿。」我說。
「不能這樣講,動物是動物園裡的那些才是動物阿。」
「動物園裡也有雞阿」
…(泡茶)
「還有豬、還有牛阿」
…(繼續泡茶)

作為葷食者的我們,吃肉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了,「吃肉」根本不是一件「事情」,因為它非常正常。從母親的反應我才赫然發現,原來在我們的平常認知中,各種肉類從來就不是動物,它是一隻雞腿、一斤排骨、一塊肉、一份食物。

母親的表現像是他第一次知道「原來豬肉就是豬的肉」。他當然不是第一天知道,他一定早就知道了。但在我們社會的食物體制之下,各種肉品不再以動物的姿態出現。整個結構讓人們看不見動物變成肉的過程,不會想去看,也不會想到要去看,從根本上就無視了肉類來自於動物。肉與動物徹底的被區隔開來。

「吃動物」這個詞還反映了另一個現象。社會上經常討論到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議題,石虎、鯊魚、貓熊、梅花鹿、黑面琵鷺 ……,佔據最主要焦點的則是貓和狗。相對來說,作為食物來源的雞、鴨、豬、牛,這些經濟動物的處境,遠遠比不上野生動物和同伴動物。

raw-image

前幾天去了一間看起來很愛貓的早午餐店,門口還有一隻超大的烏龜。牆上掛著這塊挺挺動物的布條,提倡照顧伴侶動物和野生動物。布條上畫的也都是目前認知裡比較討喜的動物,像是貓、狗、兔、龜、鹿、熊、鷹、海豚、水獺、穿山甲。比較有趣的是最上面還有蝙蝠。

不過,有點弔詭的地方是,這間店的招牌餐點是豬排蛋吐司。為什麼豬、牛、羊、雞、鴨、鵝、魚,這些同樣很常見的動物,沒有出現在挺挺動物的布條上?為什麼我們對動物的認知會有這樣的差距?為什麼有些動物被當成活的動物,另一些動物卻被當成食物?這些問題都相當複雜。

總而言之,對現在的我來說,吃肉與否需要思考,它涉及倫理道德與個人感受,是一件關乎要或不要吃動物的事情。

🌴 本文受 2020 春季 [ 108-2 ] 文學、動物與社會 課堂啟發。

📅 閱讀於 2020 年 4 月 13 日 ~ 4 月 18 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圖地的沙龍
61會員
9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圖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與飲食有關。包括我開始吃蔬食的經歷、如何對料理產生興趣,以及製作點心的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與飲食有關。包括我開始吃蔬食的經歷、如何對料理產生興趣,以及製作點心的心情。
Thumbnail
21歲的自己立志吃純素,過程有種種艱辛,自己在二三十年後是否會認同自己當初選擇的這條路呢?
Thumbnail
21歲的自己立志吃純素,過程有種種艱辛,自己在二三十年後是否會認同自己當初選擇的這條路呢?
Thumbnail
先聲明,這並不是一篇體例恢弘,或是極富洞見或有知識性的文章。 只是,只是一點小感悟,或全然是一種個人紀錄。 是信仰,是健康,是思考,是道德,是一種生活。 為什麼可愛的動物就不能吃?為什麼快要滅絕的動物要保護? 每當做出聲援之聲時,最常出現的就是「偽善」,「你吃其他肉不是很開心?」 三淨肉:
Thumbnail
先聲明,這並不是一篇體例恢弘,或是極富洞見或有知識性的文章。 只是,只是一點小感悟,或全然是一種個人紀錄。 是信仰,是健康,是思考,是道德,是一種生活。 為什麼可愛的動物就不能吃?為什麼快要滅絕的動物要保護? 每當做出聲援之聲時,最常出現的就是「偽善」,「你吃其他肉不是很開心?」 三淨肉:
Thumbnail
   看完「美食代價」,姊姊A寶馬上就嚷嚷:「好可怕喔!我以後不敢吃牛肉、雞肉了!」   只見妹妹B寶冷冷地吐嘈:「我們家本來就很少吃牛肉雞肉啊!」   的確,自從與一些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後,(那一年也是AB寶出生那一年)我們家就儘量吃「環保素」,因為肉類比較耗地球資源且較易造成環境破壞,所以
Thumbnail
   看完「美食代價」,姊姊A寶馬上就嚷嚷:「好可怕喔!我以後不敢吃牛肉、雞肉了!」   只見妹妹B寶冷冷地吐嘈:「我們家本來就很少吃牛肉雞肉啊!」   的確,自從與一些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後,(那一年也是AB寶出生那一年)我們家就儘量吃「環保素」,因為肉類比較耗地球資源且較易造成環境破壞,所以
Thumbnail
雖提倡環保,說不要吃牛肉,因一塊牛肉的所浩良時很大,等於要砍掉許多數目來改種糧食,加上耗水量也很大。但這裡著重在飼養與飲食之間的觀點。 我的爸爸以前有養過牛,是農家子弟為農耕需要而飼養,不能算是寵物,但卻影響他對飲食的選擇。他不吃四隻腳的,尤其是牛,因為自己養過總忍心吃。我媽媽是為補充營養吃,但我
Thumbnail
雖提倡環保,說不要吃牛肉,因一塊牛肉的所浩良時很大,等於要砍掉許多數目來改種糧食,加上耗水量也很大。但這裡著重在飼養與飲食之間的觀點。 我的爸爸以前有養過牛,是農家子弟為農耕需要而飼養,不能算是寵物,但卻影響他對飲食的選擇。他不吃四隻腳的,尤其是牛,因為自己養過總忍心吃。我媽媽是為補充營養吃,但我
Thumbnail
作者 Duve 基於前面所說的動物福利理念,決定執行長達一年的計畫。他一開始只吃有機食物,接著轉變到素食、果食的生活。這本書紀錄了整個歷程,以及他對這些議題的想法和觀察。 這是一本思考飲食、思考消費生產、思考動物、思考植物、思考人類的書。「思考」意味著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應該怎麼樣,而是存在不斷討論的
Thumbnail
作者 Duve 基於前面所說的動物福利理念,決定執行長達一年的計畫。他一開始只吃有機食物,接著轉變到素食、果食的生活。這本書紀錄了整個歷程,以及他對這些議題的想法和觀察。 這是一本思考飲食、思考消費生產、思考動物、思考植物、思考人類的書。「思考」意味著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應該怎麼樣,而是存在不斷討論的
Thumbnail
🍚 書摘 本書作者Foer在兒子出生之後,開始反思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飲食。剛出生的兒子,最大的慾望就是「吃」。不需要教他該怎麼吃,他依循著本能就會吃,而且每天都要吃個好幾次。當然,餵飽自己跟餵飽兒子是截然不同的事情,自己可以隨便亂吃,但兒子的食物就必須要精心挑選了。這就是他重新省思「食物」的起點
Thumbnail
🍚 書摘 本書作者Foer在兒子出生之後,開始反思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飲食。剛出生的兒子,最大的慾望就是「吃」。不需要教他該怎麼吃,他依循著本能就會吃,而且每天都要吃個好幾次。當然,餵飽自己跟餵飽兒子是截然不同的事情,自己可以隨便亂吃,但兒子的食物就必須要精心挑選了。這就是他重新省思「食物」的起點
Thumbnail
餐桌上豐盛澎湃的大魚大肉似乎已成為人類生活的日常,根據統計人類所攝取的肉類,已遠遠超過人體所需,有一群人意識到這些問題,不吃任何動物性食品,他們是素食者,或是vegan,雖然現在不吃動物的人口,已逐年上升,但仍是一小部分,他們在生活中常常遇上相同的疑問,「為什麼要吃素呀?」
Thumbnail
餐桌上豐盛澎湃的大魚大肉似乎已成為人類生活的日常,根據統計人類所攝取的肉類,已遠遠超過人體所需,有一群人意識到這些問題,不吃任何動物性食品,他們是素食者,或是vegan,雖然現在不吃動物的人口,已逐年上升,但仍是一小部分,他們在生活中常常遇上相同的疑問,「為什麼要吃素呀?」
Thumbnail
有人說如果我們必須親手屠宰動物來獲取肉食的話,我們可能都成為素食者。
Thumbnail
有人說如果我們必須親手屠宰動物來獲取肉食的話,我們可能都成為素食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