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新聞與股價波動是趨勢的插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股市裡的熱門題材,或是其中股價容易上漲,受到較多關注的股票,常是來自於尚未真正發展普及的新科技新產品,例如5G、疫苗、或尚未發表的新世代產品,因為還沒有真正實現,可以存在較多的想像空間,股價的漲勢則是由企業的真實價值加上想像空間所創造。
股價漲跌的原因,有新聞所述的表面理由,也會有基本面評估所造成的理由,還有心理預期的理由,不過最終都還是會回歸到企業營運績效的檢驗,企業公布真實獲利數據時,會讓股價的想像空間(暫時)消失,也讓投資人的心理預期有所調整,容易造成股價由漲轉跌,由跌轉漲等波動狀態改變,如果同時也發生重要的財經事件,同時影響股價波動,可能混淆投資人的判斷,誤將新聞想像空間認為是股價漲跌主因,忽略真實營運狀況對股價的影響,可能造成投資的失誤。
新聞所述的理由,包含了一些對於企業未來營運影響的想像,但同時近期企業已經公布財報,究竟是新聞所述的事件造成股價波動,或是財報的影響力比較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種情況可能造成股價在短時間內的快速上漲,一種是基本面優異,比投資人所預期的更好,吸引資金搶進,另一種情況則相反,是基本面不佳,股價大幅下跌,急跌造成隨後的急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風險完全不同。
把任何特殊事件放到景氣循環的角度來看,都是景氣循環的過程,只是會加強景氣循環的力量,衰退時讓衰退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考慮的不是它是否受疫情影響,而應該考慮它是否可能走入景氣循環的衰退期。
企業的獲利可能因為環境變化(例如疫情或景氣)而難以推測,在經濟環境出現明顯變化時,外在市況環境的影響,會遠大於企業本身的營運能力,選股不選市可能遭遇較高的風險
股市出現上漲或下跌的時間點,可能與投資人預期景氣變化的時間點有所差距,使得股價波動與基本面之間,出現了數據檢驗的空窗期,或股價與基本面表現不一致的現象。
疫情逐漸趨緩,股市對於重啟經濟活動具有的正面期待與想像,不過,在期待與想像之後,必須能夠出現景氣基本面的實質好轉數據,只是目前卻才剛準備重啟經濟,還不到檢驗重啟成效真實數據的時候。
就股市的價格波動現象而言,資金動能是推升股價的力量,不過技術分析並不關心市場資金動能的來源。但不同類型的資金,在推升股價的續航力應會有相當程度的差別。
兩種情況可能造成股價在短時間內的快速上漲,一種是基本面優異,比投資人所預期的更好,吸引資金搶進,另一種情況則相反,是基本面不佳,股價大幅下跌,急跌造成隨後的急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風險完全不同。
把任何特殊事件放到景氣循環的角度來看,都是景氣循環的過程,只是會加強景氣循環的力量,衰退時讓衰退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考慮的不是它是否受疫情影響,而應該考慮它是否可能走入景氣循環的衰退期。
企業的獲利可能因為環境變化(例如疫情或景氣)而難以推測,在經濟環境出現明顯變化時,外在市況環境的影響,會遠大於企業本身的營運能力,選股不選市可能遭遇較高的風險
股市出現上漲或下跌的時間點,可能與投資人預期景氣變化的時間點有所差距,使得股價波動與基本面之間,出現了數據檢驗的空窗期,或股價與基本面表現不一致的現象。
疫情逐漸趨緩,股市對於重啟經濟活動具有的正面期待與想像,不過,在期待與想像之後,必須能夠出現景氣基本面的實質好轉數據,只是目前卻才剛準備重啟經濟,還不到檢驗重啟成效真實數據的時候。
就股市的價格波動現象而言,資金動能是推升股價的力量,不過技術分析並不關心市場資金動能的來源。但不同類型的資金,在推升股價的續航力應會有相當程度的差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世界每天都可以見證奇蹟,前天日經指數跌幅跌到熔斷,大盤大跌超過12%,昨天漲到熔斷,大盤上漲超過10%,這個是大盤不是個股喔!
Thumbnail
這幾天全球股市重挫,特別是今年以來飆漲的台股和日股,成為重災區。股市大跌之後,許多分析師都在找原因,包括:日圓套利交易結束,信用交易及槓桿過高,本益比太高的修正,美國經濟前景出現疑慮,以及輝達新一代的晶片出貨延遲等(好像所有壞消息都同時出現)。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原因之一,但最基本的問題,其實是股市及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昨天的台股開高走低,開盤的時候最高至22,471 但是收盤的時候僅僅小漲了45 點,成交量為 3,992億元,收在22,164,而我們常說的美股與台股連動,昨天的美股也漲跌互現,最後四大指數都在平盤附近,昨天的台積電上漲了 20 點,主要還是在金融和營建、水泥在支撐。目前台、美股的投資人都在持續觀望
Thumbnail
台股大跌肇因於美股科技股大跌,美科技股又因何大跌呢? 中美晶片戰升級? 擔心川普勝選將引發政經動盪? 大家夥想想,即便知道原因,你就能在投資巿場找到應對良策嗎? 而這些原因更可能都只是投資人在為巿場的下跌找【理由】罷了。美科技股大跌,很可能只是單純地~漲多了~。
Thumbnail
前文參考: 台股大盤若繼續瘋下去,很大機率會出現的價格結構變化。 6月20日 這類型的股票正開始絕跡! 在今日(7月4日)台積電站上千元的當下,加減隨便聊聊: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下午好我是貧民 今天台股終於稍微止跌反彈,很多人說近期的大跌是受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不安的局面和美國降不降息還有台積電的法說會所導致,我自己反思後認為台股和美股本身就漲的過高才是主因,股票本身就不是只漲不跌,再加上這些外在的因素而導致市場恐慌,我自己覺得整體經濟還是持續往上走的,但當然市場沒人說得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世界每天都可以見證奇蹟,前天日經指數跌幅跌到熔斷,大盤大跌超過12%,昨天漲到熔斷,大盤上漲超過10%,這個是大盤不是個股喔!
Thumbnail
這幾天全球股市重挫,特別是今年以來飆漲的台股和日股,成為重災區。股市大跌之後,許多分析師都在找原因,包括:日圓套利交易結束,信用交易及槓桿過高,本益比太高的修正,美國經濟前景出現疑慮,以及輝達新一代的晶片出貨延遲等(好像所有壞消息都同時出現)。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原因之一,但最基本的問題,其實是股市及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昨天的台股開高走低,開盤的時候最高至22,471 但是收盤的時候僅僅小漲了45 點,成交量為 3,992億元,收在22,164,而我們常說的美股與台股連動,昨天的美股也漲跌互現,最後四大指數都在平盤附近,昨天的台積電上漲了 20 點,主要還是在金融和營建、水泥在支撐。目前台、美股的投資人都在持續觀望
Thumbnail
台股大跌肇因於美股科技股大跌,美科技股又因何大跌呢? 中美晶片戰升級? 擔心川普勝選將引發政經動盪? 大家夥想想,即便知道原因,你就能在投資巿場找到應對良策嗎? 而這些原因更可能都只是投資人在為巿場的下跌找【理由】罷了。美科技股大跌,很可能只是單純地~漲多了~。
Thumbnail
前文參考: 台股大盤若繼續瘋下去,很大機率會出現的價格結構變化。 6月20日 這類型的股票正開始絕跡! 在今日(7月4日)台積電站上千元的當下,加減隨便聊聊: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下午好我是貧民 今天台股終於稍微止跌反彈,很多人說近期的大跌是受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不安的局面和美國降不降息還有台積電的法說會所導致,我自己反思後認為台股和美股本身就漲的過高才是主因,股票本身就不是只漲不跌,再加上這些外在的因素而導致市場恐慌,我自己覺得整體經濟還是持續往上走的,但當然市場沒人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