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6/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讀後感:情感與想法的整理

「丟掉東西的原因在於:一但你開始丟棄許多有型的雜物,新的推動力就會開始作用。」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這幾天我清掃房間,捐出或丟掉了許多東西,包括十幾件的舊衣服、十幾本的舊書籍、幾十頁的舊文件、一些零碎的雜物和擺飾品...等等;並將桌子也重新整理了一下,只留下常用的文具、資料夾與書籍 經過整理後的環境不只變得更清爽,工作程序也更加流暢,不會再一直找東找西,身處其中時心情也輕鬆了不少,不會再有被滿滿物品圍繞的窒息感。《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與經常聽到的《斷捨離》類似,可以都是在喚醒人們重新審視與整理自身狀態的書籍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境由心生」,若以最具體、直接的例子來講,就是從一個人的房間狀態,可以大概看出此人「心的狀態」。因為房間是我們每天睡覺、活動、使用的空間,若心裡是煩躁不安的,往往很難再費心去注意周遭的空間;而若心裡是平靜安寧的,自然會有餘力好好維護周遭環境。 而「丟棄物品」的動作,其實不只是丟掉有形的實體,也是在放下對該物品「投入的情感與想法,以及個人背後潛在的信念」。例如,可能有一本書是別人送我的勵志書籍,雖然內容不大符合我的個人需要,從未翻過卻留著許多年,因為這本書已經被我賦予了以下的概念: 1.情感:覺得是別人的好意 2.想法:不該浪費別人的好意 3.個人背後的潛在信念:丟掉書可能讓對方傷心 (更深一層的意義是:想討好對方,儘管對方根本不知道我有沒有看)
當終於放手將這本書捐給圖書館,讓它能被其他有需要的人借閱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快與開心,也因為姐丟掉的不是一本書,而是釋放多年來的陳舊想法與信念:其實並沒有人會因為誰丟掉一本書而真的感到受傷,那只是我個人的揣測與想像而已 整理完有形的實體雜物後,我們接著就會開始注意到更多「無形的雜物」,也就是那些不再適用我們現況的信念、想法、情緒等,然後就一一清理掉。這樣的過程就像脫下舊皮,使人從裡到外都能換然一新 在這變動劇烈的時代裡,應該有許多人會對前途與未來感到擔憂,但是我們可以先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開始整理自己常用的生活與工作空間,好好重新審視與整頓自身的情感、想法與潛在的信念,然後再重新出發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