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人生,從斷捨離開始–【丟吧!成為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2022/11/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名:丟吧!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山下英子

斷捨離是什麼?

「斷捨離」就字面上來說,就是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但更進一步如同這本書的個副標題「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斷捨離整理術」,斷捨離更是能讓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我們會對自己擁有的每一件東西賦予意義,並投入感情。所謂的斷捨離就是讓我們透過放棄東西的同時,也將感情放手,藉由丟棄物品,減少在物品上的注意力,釋放出自己更多的能量,將關心的重點放在自己真正應該重視的地方。

為什麼無法斷捨離?

簡單來說,無法斷捨離的原因就是「執著過去」與「憂心未來」。
執著過去的人,常會覺得物品是過去自己的投射、是自己的分身,象徵過去的成就與驕傲,例如自己求學時的畢冊、朋友送的禮物、收藏的畫作、唱片、看過的書或是曾在重要場合穿過的衣服,儘管已經不知道塵封多少年,因為帶著那份回憶,說什麼也捨不得丟棄,他們總認為一旦放手捨棄,自己的價值也跟著一起丟棄了。
憂心未來的人,對於物品會覺得雖然現在用不到,但如果萬一哪一天要用到怎麼辦,與其丟掉還是先留下來好了,結果也是一放多年卻用不到幾次。就是因為他們對未來一直感到不安,難以取捨和曖昧不清的心情,導致一直累積物品。
「萬分之一」會用到,那還有「萬分之九九九九」不會用到呀!該選哪一邊才對呢?
也並不是說執著過去或憂心未來是錯的,書中說癥結在於對自己不夠了解,而斷捨離就是藉由物品展開一場尋找自己的旅程,深入解析自己、探訪自己,確認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才能讓物品處於最適當的狀態。

斷捨離的標準1:以自己為中心

進行斷捨離之前,必須先弄清楚每一件物品與自己的關係,是否能在生活中發揮功能,沒有用處或沒有關係的東西就應該丟棄。
相反,對於能夠提升自己價值的東西,就要鼓起勇氣大膽地留在身邊,而且應該精挑細選,因為在選擇物品的時候,就是用心款待自己,而且善待自己的時候。
如果覺得自己只能使用便宜貨,對自我形象的認知也會在無意識之間降低,透過物品與空間把自己當成貴賓來款待,犒賞自己平日的辛勞,肯定自己的價值,才能逐漸恢復自信心,改變自我形象。
斷捨離,找回自己生命的核心

斷捨離的標準2:時間軸是現在

要真正實踐斷捨離,必須將焦點放在「現在」,思索現在的自己需要這個物品嗎?現在的自己適合這個物品嗎?現在的自己喜歡這個物品嗎?
仔細端詳眼前的物品,然後用心感受,深思熟慮後決定去留,詢問物品與自己的關係,最後下定決心動手整理。
書中還有許多對於斷捨離更深入的探討及運用在生活上的實用方法,都值得一一閱讀,可以增加對於斷捨離的認識,在此僅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並就上述簡單總結二個重點:
  1. 斷捨離是整理物品的方法,也是探尋自己的方法。
  2. 斷捨離的執行原則,就是放下對於過去與未來的情緒,以「現在的自我」為中心,以需求及喜好的標準,衡量物品的去留,如果用得上、喜歡的就留下;反之,用不上、沒感覺的就丟棄。
只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似乎就沒這麼簡單了,放下過去與未來的情緒談何容易,認清自己的需求,更是人生的一大課題呀!

我的斷捨離

以自己為例,從大學開始,只要手上有一些閒錢,三不五時就會去逛逛書店,挑幾本書回來,範圍涵蓋文史哲及各種類型的小說,很多時候,買回來只翻了前面幾頁就擱在書架上,成為擺設品,儘管只是看著愈來愈豐富的「藏書」,心裡慢慢滋生出一種飄飄然的虛榮,彷彿擁有愈多的書,就等於擁有愈多知識,但這些看不完的書也漸漸開始變成壓力而不是樂趣,也感受不到閱讀帶來的喜悅,當然那個時候並沒有察覺自己的這個想法。
慾望無限,但空間有限,直到書架爆炸,逐步佔領了其他的生活空間,眼見愈來愈擁擠的空間,整理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書架上已經看過的書,尤其是小說類,反正故事內容也還好,以後不太可能想再看,一下午就清出一大箱,拿去網路上賣,心裡還頗為得意。
但漸漸就變得舉步維艱了,對「過去的執著」及對「未來的不安」同時襲來,翻了翻、看了看,甚至還聞了聞,一下決定要丟掉,一下又反悔放回書架,一本書糾結好久就是無法決定,換一本還是一樣,自己到底怎麼了?
拿著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過書,心裡想還沒看過很可惜,不然下星期趕快看完再丟;已經看過的書,想說這本是工具書以後應該用得上,不然做完筆記再丟;寫論文時看的文獻,覺得那是自己求學歷程的象徵,丟了它,是不是不把論文及學位當一回事;好看的小說,想著有機會可以重溫一下精彩的情節,先不要丟。
結果經典不能丟、名著不能丟、偉人傳記不能丟、工具書不能丟、勵志書也不能丟,搞了半天書架上還是滿滿的書。
果然,斷捨離的核心最終還是自己內心的拉扯,不先深入了解現在的自己,結果就是動彈不得呀!
開始問自己,丟掉文獻會連自己的學位也丟掉嗎?好幾年沒看的書,有可能下星期就會看嗎?工具書裡面的東西現在真的還用得上嗎?好看的小說,自己曾經拿起來讀過第二次嗎?如果真的想再讀一次,圖書館借得到嗎?最糾結的一點,把書丟掉,就代表拋棄知識與學問嗎?
究竟自己想要從書中得到什麼?真的會拿起來看的書是哪幾本?
雖然書減少的速度還是很慢,自己的內心還是充滿猶豫,但開始反思書與自己的關係,書是書、我是我,我不會因為擁有書而擁有知識,也不會因為丟棄書而丟棄知識,想看的就拿起來看,不想看也不必有愧疚感。
讀書是為了樂趣而讀、為了自我成長而讀,而不是為了壓力而讀、不是為了虛榮而讀,沒了這些書,心裡反而感覺更自由,也謝謝這些曾經在書架上的書,教會我這些道理。
除了書,還有家裡還有一堆雜物,一步一步來吧!

結論:斷捨離是一種自我治療

斷捨離是一種訴諸行動的治療法,找出內心糾結的本質,一邊丟棄不需要的物品,同時消除糾結的情緒,進而解開加諸於自己自身的限制。
讓我們從缺乏物品就感到不安,轉變成習慣於即使沒有也無所謂,最終目標是讓我們具備決心與勇氣樂觀面對任何處境。
對自己而言,如何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
10會員
27內容數
我的書桌及書架加起來的空間大約1坪多,十足的一個小小角落,所以叫做「Vico的讀書角落」。空間雖小,但希望經由閱讀可以接觸外界廣闊的世界、深邃偉大的心靈及無窮無盡的想像力,為生命帶來更多不同的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