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讓美感走進教育體制 運用摺紙培養表達思維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黃家茹 責任編輯:陳祖傑
摺學主義是臺灣少有以研發立體書作為教育創新的品牌,2016年時發布全臺灣第一本以蝴蝶生態為主的DIY立體書,結合手作創意與自然生態知識,在動手做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激發想像力也能獲取知識!
這次摺學主義帶來的展覽品中,還特別運用雜學校的展場主題及舞台設計出「不要太乖」立體大卡,在立體書作品中傳達雜學校的創新教育的思維及概念。在展覽期間也有雜工坊的合作,設計九十分鐘的課程讓參觀者可以體驗初階的立體書製作,撒下學習立體書的小小種子。賴冠傑表示,摺學主義目前發想的主題都是找生活化、常見的議題入手,大家比較容易親近,最一開始則是從生態環境的議題中摸索,選擇跟臺灣本土相關的蝴蝶生態意象作為主題。
「本身一開始是做紙雕,後來發覺紙雕的應用不能只是傳承技術而已,而是藉由紙雕傳達想說的事,取得他人的認同或支持,甚至與更多人一同做出某些改變!」
訪談摺學主義的過程中,創辦人賴冠傑表示非常認同台灣人最不缺創意的想法,然而,缺的是實質的表達能力,讓放在心裡的種種傳達出來讓他人理解。摺學主義期待藉由立體書的體驗過程中一步一步引導,同時也留給創作者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更要能激發他們表達、展現成果的能力,要可以說出作品之於自己的故事。
摺學主義在活動期間於雜工坊開設課程讓參觀者體驗立體書製作技巧。 (攝影/雜學校攝影團隊)
賴冠傑坦言,在推廣立體書及相關議題的過程中,遭遇過不少質疑,「目前臺灣的教育體制下,大家對於美學這一塊不太熟悉、缺乏對於它的想像。即使近一兩年來,在民間團體的努力與政策的輔助下,美感教育不斷地在推動,但真要實踐到改變、培養家長與學童的美感經驗,或許還需要一些時間吧。」
賴冠傑分享在展覽過程中遇過民眾在聽完講解後的發問,對方詢問:「學生如果學會動手做立體書,那麼在組裝過後能獲得什麼呢?」賴冠傑回覆:「學生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按照SOP將成果組裝起來,而是用自己的邏輯來思考組裝的合理性、立體的技巧與美感,並在過程中透過物件的引導進而賦予作品一個完整的故事脈絡,也鼓勵學生在完成後嘗試著去表達,讓成品不只是自己認同,也能將這份感受傳遞給他人。」但這樣的回答卻未獲得對方的滿意,而是建議團隊應該要再結合一些「上課會用到的東西」。對於這樣的反饋,賴冠傑感嘆,「有時候孩子不是沒有創意或沒在思考,而是不敢讓別人知道我有想法,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家長說出自己是怎麼想的!」摺學主義認為美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引導孩子們相信「我也可以不一樣」。
運用短短的體驗時間裡,勾起參與者們對於立體書的興趣。(攝影/雜學校攝影團隊)
社對於成立至今的進展,摺學主義表示一直不斷地嘗試在台灣的每個角落洽詢學校合作方案,在實地與學童接觸的教學過程中同時調整與學習。雖說原本的目標設定是與小學校方接洽、以小學生為主要的目標群眾,但也這過程中發現其實有不少成年人對於摺紙、立體書的創作也是相當有熱忱,無論是組裝、著色、或是最後與其他參與者分享理念,都能獲得成就感與動力。
未來,摺學主義期待能透過摺紙藝術讓更多人來感受美學的能量,未來能匯聚成一個群體,並且讓大家知道有這樣的群體存在,有人突出就大家一起突出,讓這樣的風氣不斷地串聯再串聯、慢慢渲染開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校園之聲」與策略夥伴 「方格子」深度合作,透過UGC 和數位民主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來談談他們眼中的教育觀點和問題。邀請你於方格子發表,並於文末tag雜學校,文章將同步直送雜學校校園之聲,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campus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