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出發 對生命有感教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4
編採:黃馨儀 責任編輯:吳美欣
位於萬隆捷運站旁邊的武功國小制服及稻草製作成的稻草人。
(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你知道麥香奶茶的成分中有玉米嗎?打拋豬的香料居然就叫做打拋葉?地狹人稠的臺北市居然有稻田?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以食農教育為根,發展遊戲化教案、剩食議題探討、甚至直接走進田野與市場,讓大小朋友與食材最純粹的模樣面對面。
學生正在觀察種植水稻後的武功國小校園圍牆邊,看有什麼新生命報到
(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不同於學校自然課本裡生硬背誦的知識,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走進校園,帶小朋友一起認識營養午餐中的食物。看著菜單上的蕎麥麵,嘴裡品嘗濃郁麥香的當下,很少會去思索蕎麥本身究竟長什麼模樣。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製作了一張學習單,不是看圖連連看,而是請小朋友分辨蕎麥、小麥、紅藜等相似相親的農作物,並將它貼到學習單上。相較於直接告訴孩子答案,給小朋友一顆顆不同的穀物,用觸摸、用觀察,讓每個孩子形容眼中的農作物,形塑出穀物的樣貌。
2016、2017年雜學校創新教育展覽中,讓孩子進行雜糧辨認的遊戲
(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將「體」館精神發揮極致,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讓展場成為大農田遊戲區,不僅有除了吃還要了解的雜糧分辨,「漢堡套餐搜查線」帶大小朋友看看平常吃的速食原料都來自哪些國家、「有機玉米筍」直接讓參展民眾品嘗小巧可愛的有機玉米筍跟市面上一般的玉米筍有什麼差異,趣味的諸多活動,惹得現場歡笑四起,在嘻笑中與食農教育相伴。
有機玉米筍吃起來好像真的比較甜耶!(照片提供 / 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臉書)
如何在都市內永續、有效且深度地進行食農教育,在展覽中呈現的活動僅是一小部分。從學期初到寒暑假,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設計水稻工作坊,在都市中設計灌溉稻田讓孩子觀察米的生長;周末創作工作坊,不只小朋友、大人乃至銀髮族都來參與,加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概念,帶著民眾想像植栽的千萬種創作方法、並給予挑選蔬果的實用撇步;五感體驗課程中,讓你親自品嘗各種香草的滋味……。
小玩伴獲選進駐經濟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邀請老師及家長參與食農創新教案實作工作坊(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透過食農教育,給予孩子習慣與生命教育的培養

創辦人林品緯認為,小玩伴的角色不太像是倡議者,反而是關注食農的教案設計者,透過創意轉換、遊戲化的形式,讓不容易接觸田野的大小朋友能用簡單但具深度內容的方式了解食農。就如許多團隊曾遇上的瓶頸,做食農教育與倡議的人如此多,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也不斷地找尋自身價值,品緯受訪時口中說著尚在尋覓,但隱約感受到小玩伴已經抓住核心,尤其是他所說的:「透過食農教育,能給予孩子習慣與生命教育的培養。」
動手做尾牙料理,研究年菜中的食農教育:食物原形蘿蔔糕、盛產柳丁果醬佐奶烙、醃製白菜肉片鍋(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有部紀錄片《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老師帶來一頭小豬,要小朋友以「養大後吃掉」為前提,一起飼養牠。照料過程長達一年半,面對是否吃掉還是繼續飼養的兩難,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對生命陷入掙扎,甚至脫口:「到底生命的長度是誰決定的?」生命教育是個用口說無感的詞彙,只有當你實際觸及時才會有真實的感受。要在校園養豬當然不易實踐,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透過播映紀錄片、與孩子討論影片之餘,讓小朋友說出過去養寵物的經驗,生命交疊的過程,孩子會對生命有感,進而在飲食中意識到食物的來源與剩食議題的重要性。
食農教育不只是種菜與採收,小玩伴帶孩子觀察蔬菜的生命變化,並反思爸媽對孩子自己的照顧 (照片提供/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
展覽中最大的收穫,不外乎是遇上對食農教育同樣有心的夥伴,展場相識、來自各行各業的989位朋友認真地參與了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精心設計的活動,當中更有198位留下資料,希冀與團隊合作、持續交流,集結了新夥伴的能量。
新的年度,小玩伴食農教育團隊獲選進駐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也開始著手食農教育的下一步。除了校園課程與周末工作坊持續進行以外,打算結合每一季獨有的蔬果,搭配不同的遊戲教案和議題討論,設計成套裝手冊,讓沒有機會參與的家長孩子也能透過套裝內容,在家裡就能實踐食農教育。食農其實就是生活的元素,距離不遠,留待你我對生活有感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讓國高中生可以隨時提問作業中遇到的難題,再由大學生或學校老師進行在線解答,來自香港的Snapask打造了一個專屬學生使用的學習問答平台,從創立至今,累計輔導學生八萬名以上,學生遍佈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等。Snapask目前正努力從一個問答平台,發展成為一個可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平台。
小人小學兒童環境教育平台從2017年兒童節當天上傳第一隻宣傳影片,到同年七月正式開課,再到十月參展雜學校展覽也僅僅半年的時間。雖然是兒童環境教育平台,但是小人小學做的事情絕不僅是讓孩子體驗大自然這麼簡單,平台創辦人陳子倢表示,她希望可以透過小人小學這種親子共學的教學模式,幫助家長更認識自己的孩子。
技職3.0是台灣第一家關注技職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從2014年12月網站與粉絲團上線距今已成立有三年多的時間。技職3.0創辦人黃偉翔也曾是高職生,因為過去技職教育的消息不常被主流媒體關注,而且一般大眾也對其有很深的偏見。
與LIS 線上教學平台是一個政府立案之公益性社團法人(NPO),成立於2013年7月,今年已經是二度參與雜學校的展覽。平台打碎現有國高中的理化課程內容,以科學史的順序重新排列課綱,並將科學家發現科學原理的過程製作成故事影片在網絡平台播放。
廣達文教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成立至今,基金會一直以林百里董事長提出的「文化均富、科技均享」為最終努力目標。期待在財富無法均分的時代,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同樣的文化資源,也可以讓每個人都輕鬆地接觸科技,享受科技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啟萌教育在2016年3月成立,2017年8月甫創立位在復興北路上的實體學校。關於第一次參與雜學校展覽,創辦人Alice(侯采彤)表示,她是一個從機械系畢業的女生,在就學期間擁有豐富的教具製作、機構設計和出國交換經歷,讓她開始思考自身的專才與「教育」之間的關聯,進而產生了很不一樣的想法。
讓國高中生可以隨時提問作業中遇到的難題,再由大學生或學校老師進行在線解答,來自香港的Snapask打造了一個專屬學生使用的學習問答平台,從創立至今,累計輔導學生八萬名以上,學生遍佈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等。Snapask目前正努力從一個問答平台,發展成為一個可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平台。
小人小學兒童環境教育平台從2017年兒童節當天上傳第一隻宣傳影片,到同年七月正式開課,再到十月參展雜學校展覽也僅僅半年的時間。雖然是兒童環境教育平台,但是小人小學做的事情絕不僅是讓孩子體驗大自然這麼簡單,平台創辦人陳子倢表示,她希望可以透過小人小學這種親子共學的教學模式,幫助家長更認識自己的孩子。
技職3.0是台灣第一家關注技職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從2014年12月網站與粉絲團上線距今已成立有三年多的時間。技職3.0創辦人黃偉翔也曾是高職生,因為過去技職教育的消息不常被主流媒體關注,而且一般大眾也對其有很深的偏見。
與LIS 線上教學平台是一個政府立案之公益性社團法人(NPO),成立於2013年7月,今年已經是二度參與雜學校的展覽。平台打碎現有國高中的理化課程內容,以科學史的順序重新排列課綱,並將科學家發現科學原理的過程製作成故事影片在網絡平台播放。
廣達文教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成立至今,基金會一直以林百里董事長提出的「文化均富、科技均享」為最終努力目標。期待在財富無法均分的時代,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同樣的文化資源,也可以讓每個人都輕鬆地接觸科技,享受科技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啟萌教育在2016年3月成立,2017年8月甫創立位在復興北路上的實體學校。關於第一次參與雜學校展覽,創辦人Alice(侯采彤)表示,她是一個從機械系畢業的女生,在就學期間擁有豐富的教具製作、機構設計和出國交換經歷,讓她開始思考自身的專才與「教育」之間的關聯,進而產生了很不一樣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於112年11月25日舉辦【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暨示範活動,有幸被邀請參加記者會外,也參與了下午的小米教具的示範體驗活動。 主辦方非常貼心,還寄了超可愛的邀請卡,活動現場的布置也是讓人感到溫馨。本文將分享小米雜糧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體驗活動~ 【當我們農在一起】
Thumbnail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透過食農教育,孩子們瞭解食物來源,並學習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除了國語科、數學,還涉及健康、社會等範疇,跨領域學習成為其中一大特色。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P1POdiE54 低年級到社區裡的杉沐松農場踏查,一路上觀察社區裡的景觀和生態,十分有趣。在農場裡,我們進行香草果凍DIY,一面認識香草植物的色香味,一面學習製作果凍的方法。在過程中小朋友用平板紀錄觀察結果,有的拍照、有的錄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孩子有從頭到尾參與的田園趣、食農教育體驗,明年可以考慮參加這個基金會舉辦的焢窯。坊間的焢窯常常是為了節省時間讓孩子參與半套,到現場時窯都蓋好了。但是傳統的焢窯讓孩子從頭到尾參與,是種扎實的體驗、也更能將食農教育深植於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於112年11月25日舉辦【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暨示範活動,有幸被邀請參加記者會外,也參與了下午的小米教具的示範體驗活動。 主辦方非常貼心,還寄了超可愛的邀請卡,活動現場的布置也是讓人感到溫馨。本文將分享小米雜糧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體驗活動~ 【當我們農在一起】
Thumbnail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透過食農教育,孩子們瞭解食物來源,並學習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除了國語科、數學,還涉及健康、社會等範疇,跨領域學習成為其中一大特色。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P1POdiE54 低年級到社區裡的杉沐松農場踏查,一路上觀察社區裡的景觀和生態,十分有趣。在農場裡,我們進行香草果凍DIY,一面認識香草植物的色香味,一面學習製作果凍的方法。在過程中小朋友用平板紀錄觀察結果,有的拍照、有的錄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孩子有從頭到尾參與的田園趣、食農教育體驗,明年可以考慮參加這個基金會舉辦的焢窯。坊間的焢窯常常是為了節省時間讓孩子參與半套,到現場時窯都蓋好了。但是傳統的焢窯讓孩子從頭到尾參與,是種扎實的體驗、也更能將食農教育深植於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