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Normal People》:每一次的分開都讓我們更加完整了彼此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一年級的自己看到現在的我,應該會很吃驚,自己居然變得那麼容易知足。」
《Normal People》很好看,它的好看之處在於,它把我們從小到大的一些掙扎、抉擇、後悔、釋懷都在螢幕中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透過兩個相異又相似的人:Mariann和Connell。
Mariann家境富裕,家人間的關係卻支離破碎,造就了她自負卻孤獨的個性;Connell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雖然不富裕,母親卻比誰都關心他,在學校是眾人的中心,然而與朋友間的相處卻是那麼的表面與膚淺。
如此相異的兩人卻走到了一起,Mariann希望跟正常人一樣有個普通的交流,哪怕只是表面的也好,可是她的自負讓他飽受同儕的排擠;Connell在旁觀者眼中看似風光,感情上卻留於片面,因此他無比渴望著更深層的內心交流,就這樣他們遇見了彼此然後走到了一起,卻又因為某些原因而分開。  
在故事中他們兩人的分分合合引導了整個故事的走向也改變了彼此在對方心中的地位。當我們在做了某些決定之前,常常不確定會承擔哪些後果,或是自以為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但當我們走到那一步的當下,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並不能承受那種刻骨銘心的痛。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用時間這部機器來記錄的電影,它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下一場戲的對白和場景,往往我們因為所謂的夢想暫時忽略了生命中一些最為寶貴的東西時,當他們真的離開你的那一刻,一種刻骨銘心的刺痛會告訴你,在時間這部機器拍攝的劇情裡,面對親情,愛情,友情時,最無力彌補的一場戲叫作後知後覺。」-《後知後覺》
  
Mariann和Connell一次又一次的分開都在認識著當下的自己,為了面子或是為了生活亦或是為了夢想。在一段感情的開始,我們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陌生,不知道該怎麼交流,不知道該如何做,有時候想得太多,有時候又想得太少,在反反覆覆的折磨之下,有些人選擇了分開,認為分開是對彼此都好,最後兜兜轉轉,轉了一圈,發現離開當初的那個人是一項後悔莫及的決定,很可惜的是,常常那些決定並沒有機會做出補救或挽回。但Mariann和Connell很幸運的他們又遇見了彼此。
每一次在不同地點與時空上的相遇,都能讓觀眾感受到兩人的成長與蛻變,從稚嫩的青春時代成長為能夠停下來好好省思一切的大人。他們的分合使他們成長,就像是許多人在過去自己與未來的自己做出的拉扯,我們不斷的擴張視野,卻在觸及的疼痛時,縮回身體回到自己的世界。
到了最後,他們的愛情不是彼此間綁緊的死結,而是伸縮自如的活結,他們在這幾年的相處之中,找到了一種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與拉伸方法,可以不斷將自己延伸出去,碰到全新未知的世界,也可以隨時的收回自己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儘管最後一幕他們決定分開,這次的決定卻不同於以往衝動語不思慮的分離,這次的分離險的成熟與偉大,是為了彼此存在的這個共同體而做出的努力。
劇中用了許多小片段的閃現鏡頭,就像是帶領觀眾看到那些對於Mariann和Connell來說最為寶貴的記憶,坐在街旁椅子上的交談,田園小徑上的單車行,一幕幕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事後回想起來卻是如此的清晰與珍貴。
《Normal People》這個劇名無比的貼切,看完之後深深覺得這個故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我們都在那些懵懵懂懂之下不斷成長著,痛苦的鋒利無時無刻的打磨著,有些不正常的過去,常常事過境遷之後,我們發現正常這件事因人而異,過往的那些不正常,現在看來也是正常裡的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成長的途中,曾看過的風景,曾遇過的人,是否最後都讓你成為了一個對於自己來說最正常的人,那種正常是自己給出的定義,不假於他人之手的態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74內容數
緒語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緒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都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腦中會不自覺想著要是能重來,那該有多好。很可惜的是,如同志摩不斷提起時光不能倒流一樣,發生的事情已經沒辦法倒退,當我們無法接受那份過去的記憶時,開始串改自己的記憶,開始選擇性的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透過這種感覺,讓我們的心能夠好受些,如此般暫時逃避
身為一個童話作家的女主角高文英,不斷用著她自己創作的童書來暗喻劇情內容,同時也曾經在第三集中提到了自己對於格林童話的解讀,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在第六集提到了那個曾經因為太過陰暗慘忍而被刪除的童話-《藍鬍子》。 大部分人幾乎在小時候都沒有聽過《藍鬍子》這個童話,因為這個童話只出現在格林童話的原版中,
你選擇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看完《隱密的角落》這部劇的當下,滿身的雞皮疙瘩,細思極恐後頭皮發麻。 我相信至少在2020年,不會有任何一部劇的縝密度與劇情的細膩度會超過它。曾經我認為《我們與惡的距離》是把善惡的的批判性與反思性推到極致的作品,但萬萬沒想到《隱密的角落》比它更深入,卻也藏得更隱密。
感情這種東西是一段時光一種經歷,而不是一種佔有,因為我們到頭來都是不同的個體,無法擁有誰,只能擁有自己,所以當你裡解了這一點,在感情這條路上的會走的坦然與舒適,得失心的枷鎖不會再纏繞在你的心頭,會變成一種對於感情最為清澈直觀的正確答案。
童話是將現實世界的殘酷與暴力,以違背常理的方式寫成的慘忍幻想。 身為童話作家的高文英,在給精神病院裡的病人上課時,給出的童話定義卻狠狠的打破了在場所有人,包含病人也包含護工們的思維。
我不要穿白襯衫,因為我不想穿白襯衫。 當惡魔的浪潮襲來時,你有辦法堅定的說不,並且保持人的獨立自主性嗎? 《惡魔教室》(The Wave)是一部2008年的德國電影,改編自1967年的美國真實發生的學校實驗。文格爾老師為了幫助學生認識何為獨裁,他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上展開一場法西斯主義的獨裁教學實驗
「人都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腦中會不自覺想著要是能重來,那該有多好。很可惜的是,如同志摩不斷提起時光不能倒流一樣,發生的事情已經沒辦法倒退,當我們無法接受那份過去的記憶時,開始串改自己的記憶,開始選擇性的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透過這種感覺,讓我們的心能夠好受些,如此般暫時逃避
身為一個童話作家的女主角高文英,不斷用著她自己創作的童書來暗喻劇情內容,同時也曾經在第三集中提到了自己對於格林童話的解讀,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在第六集提到了那個曾經因為太過陰暗慘忍而被刪除的童話-《藍鬍子》。 大部分人幾乎在小時候都沒有聽過《藍鬍子》這個童話,因為這個童話只出現在格林童話的原版中,
你選擇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看完《隱密的角落》這部劇的當下,滿身的雞皮疙瘩,細思極恐後頭皮發麻。 我相信至少在2020年,不會有任何一部劇的縝密度與劇情的細膩度會超過它。曾經我認為《我們與惡的距離》是把善惡的的批判性與反思性推到極致的作品,但萬萬沒想到《隱密的角落》比它更深入,卻也藏得更隱密。
感情這種東西是一段時光一種經歷,而不是一種佔有,因為我們到頭來都是不同的個體,無法擁有誰,只能擁有自己,所以當你裡解了這一點,在感情這條路上的會走的坦然與舒適,得失心的枷鎖不會再纏繞在你的心頭,會變成一種對於感情最為清澈直觀的正確答案。
童話是將現實世界的殘酷與暴力,以違背常理的方式寫成的慘忍幻想。 身為童話作家的高文英,在給精神病院裡的病人上課時,給出的童話定義卻狠狠的打破了在場所有人,包含病人也包含護工們的思維。
我不要穿白襯衫,因為我不想穿白襯衫。 當惡魔的浪潮襲來時,你有辦法堅定的說不,並且保持人的獨立自主性嗎? 《惡魔教室》(The Wave)是一部2008年的德國電影,改編自1967年的美國真實發生的學校實驗。文格爾老師為了幫助學生認識何為獨裁,他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上展開一場法西斯主義的獨裁教學實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這不是立刻發生的,對成年人來說尤其困難。在這一生中真正能夠超越的第一步是你必須首先做自己。你必須首先征服表面。只有當你處理完表面時,其他一切才會浮現:為什麼你在這裡的奧秘,特別是在這個幻象中,你在這裡做什麼。人們尋求的所有美和整個神秘過程都在我們每個人內心,而且它一直在運作。
Thumbnail
我們都在成長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在擦傷中復原,在碰撞中茁壯。而我們的人生道路都不同,這輩子該往哪走,沒有人生指引說明書,更沒有正確答案,等待我們的是自我探索和實踐。我們在人生中踏出的每個步伐,都曾是我們當下的選擇,而這些選擇積累成就完整的自己。  美國影集《異類》於2018年推出,於2021年的第四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少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尋夢想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旅程和情感的故事,講述瞭如果選擇不同的路,會有怎樣的情境和感受。敘述了一個女孩和男朋友的分離、重逢和情感轉變的過程。思念、追夢、愛情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Thumbnail
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這不是立刻發生的,對成年人來說尤其困難。在這一生中真正能夠超越的第一步是你必須首先做自己。你必須首先征服表面。只有當你處理完表面時,其他一切才會浮現:為什麼你在這裡的奧秘,特別是在這個幻象中,你在這裡做什麼。人們尋求的所有美和整個神秘過程都在我們每個人內心,而且它一直在運作。
Thumbnail
我們都在成長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在擦傷中復原,在碰撞中茁壯。而我們的人生道路都不同,這輩子該往哪走,沒有人生指引說明書,更沒有正確答案,等待我們的是自我探索和實踐。我們在人生中踏出的每個步伐,都曾是我們當下的選擇,而這些選擇積累成就完整的自己。  美國影集《異類》於2018年推出,於2021年的第四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少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尋夢想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旅程和情感的故事,講述瞭如果選擇不同的路,會有怎樣的情境和感受。敘述了一個女孩和男朋友的分離、重逢和情感轉變的過程。思念、追夢、愛情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