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2/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說,為什麼攝影?

只是紀錄

Instagram 有如一個展示空間,如果是品牌,那就是行銷牆;如果是電商帳號,那就是商品展架;如果是藝術者,那就是作品集;如果是一個人,那就是日記、那就是生活。
剛開始玩這個社群軟體,是在 2016 年的夏天,與高中好友騎著車跑了惡名昭彰的北宜公路。我們不求快,反倒是沿路景點隨意走走停停,拿著手機就是一按,那天產出了不知道多少張照片,從石碇鱷魚島一路紀錄到外澳海灘。
是的,紀錄。
那是意外也是發現(筆者攝)
那是意外也是發現(筆者攝)
隔一年的夏天,我規劃了一趟為期兩個月的環島,以打工換宿和野營的方式,就是為了拍出台灣不同角落的故事,從鬼斧神工的太魯閣景觀、人文的魯凱族鞦韆祭、特產芭樂的彰化二水社頭,到無論怎麼拍都美的北海岸,我總在探索、尋找與理解,總覺得時間再怎麼多都不夠啊!難以記錄下台灣的林林總總。
是的,紀錄。
永遠不會忘記自己付出的辛勞(筆者攝)
每每回顧那些剛玩攝影、剛玩 Instagram 的照片,還是會被自己感動到,勤勞的付出、意外的幸運景色、無所畏懼的熱血、還有——「這是我的照片」這樣一種成就感,也是對大家的一種宣示:台灣其實很美的,就算只是無名的小村莊,也有著讓人驚呼讚嘆、流連忘返的寶物。再看看現在,總覺得自己是越來越不會拍照了。
當時年輕氣盛,無非是被按讚、愛心、名氣給綁架了,為了得到更多的認同,開始只求結果不求過程,開始追逐當下的熱潮景色,開始拍得,跟大家都一樣。
在找回自己的這段時間——甚至不敢說自己已經找回當初的自己了——那真是有如戒毒一樣痛苦的日子。

與街景的偶遇

那一兩年的戒毒時光,開始思考攝影究竟是什麼。
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街景攝影,那種集未知、觀察、運氣、想像力、幽默、故事性於一身的玩法,深深吸引我,「這才是攝影啊!」我以為自己找到了解答,開始穿梭於街頭。
意外的紅色(筆者攝)
同時我也開始對過去那種攝影玩法感到無感,到定點按快門的風景攝影、本就不是很理解的人像攝影等等,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從中找到「攝影師的思考」,單純是為了拍到大家認可的「美」、在社群網站上獲得愛心,而不是從自己的想法出發的吧!至於那些網美打卡照,也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我漸漸對拍攝街景照感到徬徨與無力,一來我開始追逐那些固定的拍攝主題,二來似乎也不是真的拍得很快樂。

日環食熱潮

一直到去年前往蘭嶼打工換宿,我開啟了一年多無欲無求的佛心攝影,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按下快門。雖然在心境上有點像是回到剛剛玩攝影的時候,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卻仍然不會有很強烈的「這是我的照片」的驕傲感,銀河也有拍、夕陽也有拍,各種美麗的風景都有,沒想到卻是一張無意間按下的環島公路撥動我久違的悸動。
直到今年六月的日環蝕風潮與端午連假的旅程,才真正為我開啟了一道門。
一種紀錄當下的隨和感(筆者攝)
還記得日環食過後幾天,Instagram 上出現了大家各式各樣的照片,而我礙於器材限制,只有一顆小小的、很免強的日食,以及一張當時拍攝地點的地景照,原本也不知道該不該處理的,但是突然一陣激靈:這就是雲林湖口當下的景色啊!這一趟騎車南下不就為了這個嗎?
就好像那一年,「就是為了拍到那些會讓自己震撼的風景景色才騎車出門」一樣的心情。
就是為了台北的雲海而出門,「你看!台北也是很美的!」(筆者攝)
端午連假和一群好友帶著帳篷騎著車,南北來回了一趟花東,在海邊搭配滿夜星空野營,已經沒什麼好要求的了。儘管如此,總覺得沿途的景色沒能停下來好好看一看,似乎有些可惜。其實花東公路,也只有三年前環島時走過一遭,當時的感動仍記憶猶新,這一趟再訪而匆匆走過,觸動了我的某種情緒:
你喜歡的是緩慢悠遊、紀錄旅程,更勝於目的地。
剛開始攝影不就是這麼單純而已嗎,記錄自己的生活,不為別人的認同。

攝影與個人

前陣子聽了紀金慶老師的攝影哲學課雲端哲人,除了複習年初閱讀的蘇珊宋塔格的《論攝影》,還另外加碼了約翰伯格的《觀看的方式》。雖然只是粗淺帶過,但是二位對於攝影的探討與革命性質,對我來說如醍醐灌頂。
宋塔格認為攝影那膚淺的表象正在抹殺我們的個性,因為大家除了看到影像外,不會看到更多了——就例如我們只會看到平溪的天燈,而不會看到當地社區的問題,只會看到九份的日本氣息與美景,而不會看到居民的狀況,照片只會呈現符合大眾認知的美好。而約翰伯格則提醒我們,傾聽自己的內心,然後盡力去表達,照片就是你看世界的視野,不要被外在的限制蒙蔽了。
從日環食攝影的作品,我稍稍體悟到的是,有令人驚艷的作品,也有看似稀鬆平常「沒什麼」的作品,不過誰說後者就比前者來的無趣呢?有些人表達特別的方式,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那是不是也有些人,是從大眾眼光出發的——認同、按讚、愛心。這是這股天文熱潮與約翰伯格帶給我的啟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