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天長地闊多網羅

鷓鴣是一種鳥名,屬鳥綱雉科,體長約三十釐米。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所著《本草圖經》說它「形似母雞,頭似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文有紫赤相交浪文」;《同安縣志》載說「其飛不遠,善護疆界,越者必鬥」,所以俗語話又說「一座山頭容不下兩隻鷓鴣」。山民利用其好鬥的特點飼「鷓鴣迷」進行誘捕。其叫聲據辭書記載是「行不得也哥ko哥ko!」但在閩南的說法是「一窟仔礁ta啊礁ta(即乾)」。
同樣的鳥叫聲,在不同人耳中迴響的印記卻是不同的,詩人具有浪漫情懷,情感豐富,在流離顛沛中,創造了「行不得也哥哥」詩例。庶人以農持家,春耕時期,最是缺水,金門島小留不住水,水資源缺乏,故有「一窟仔礁ta7啊礁ta7(即乾)」的哀嘆!
台諺: 一粒山頭,一隻鷓鴣
不懂得尊重他人意見,倚強凌弱,變成以我為主。他人的良藥,恰是自己的砒霜。

形聲字中的古音
都說閩南語接近中古甚至上古音,除了音韻學上的反切對照,轉換,等學理根據外,最好的例證是狀聲字詞。最多的狀聲字為外語的譯文擬聲字,自古留下的外文最多的就是梵文,如,菩提 Bodhi ,娑婆Sahā,隨便在網路上找一篇大悲咒,裡面的經文用閩南語念會比國語更接近梵音;而今天要講的是鷓鴣鳥的叫聲,鷓鴣鳥在詩詞裡面有特殊的含意,而這個含意跟他的習性與鳴聲有關,鷓鴣長於南方,起飛時向南不向北,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鳥獸都眷戀故土,何況人呼!
重點來了!鷓鴣的叫聲,自古有記載的有幾種,計有 「但南不北」、「懊惱澤家」、「杜薄州」 ,而最接近實際叫聲的 一個是『鉤輈格磔』,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