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尋找天堂最純淨的光--試讀《惡魔學者》(無謎底)

  「有時候,怪物是真的。」黛絲轉身背對我,留我獨自面對瓢蟲。「儘管它們看起來不像怪物。」
  我個人頗喜歡瓢蟲這段,不單因為每次掃古龍墓都會有一隻大昆蟲現身,也因為這段在書中指標性的意義(親情、先示)和內容:光天化日乍讀之下,或說單單讀這段(原作花上不少篇幅在寫,從黛絲開始要主角/爸爸睡前別關燈寫起),會跟主角一樣以為是小朋友可愛、可笑的妄想,但當你讀到其他情節,再回頭看,全身毛就會起來--最恐怖的東西,不是那些外表嚇人的,而是那些看起來最平凡無害的--因為它們無所不在。
  我認真算了一下,42*41*150,滿版有26萬字,但我實際讀起來並沒有「厚重」的感覺,除了因為橫版我無法細細品讀之外,主要也是它對白很多,而且因為是第一人稱局內視點,資訊量和劇情量便不如局外視點般的多,不過內心戲就很多了,這會很吃筆力--如何推動劇情並避免讀者不耐。
  果不其然,剛開始讀時,跟之前剛讀《詩人》時一樣覺得行文矯揉造作(《詩人》是麥可康納利的第一人稱推理小說),但後來進入劇情後就漸入佳境,不同的是,《詩人》有許多原創佳句,而本書《惡魔學者》則大量引用《失樂園》裡的篇章,如果是對該文化有涉獵的讀者,必定更有所感,特別是本作常仰賴其為追尋女兒下落的線索,時不時浮顯「啟示」,可惜我對這些梗不熟,無法會心領悟,然而即便如此,當成冒險小說來看,隨著主角「躁進」--明知是陷阱還是只能衝動跳進去--還是很有趣的,有很多超展開情節,比如那個娃娃竟然還幫主角咳咳是怎樣。此外這部也發了不少便當,至少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多,讀之前要有心理準備,但我絕對不會說出有誰。是說,最後的結局我有看沒有懂,應該是我想的那樣吧,但又不太確定,可能得等拿到實書,有機會重看才能明白。(誰叫我有橫體閱讀障礙。)
  如果她還沒死,這會讓她離我更遠。如果她已經死了,我不需要這些半生不熟的人們替我回憶黛絲。
  另一部我聯想到的作品,是約翰麥克坎納《我們之間》:同樣以「爸爸」為第一人稱局內視點,回想因遭逢意外而離開身邊的女兒的點點滴滴,此外夫妻不睦且失去妻子、有曖昧對象、有點情色、主角在業界頗有小成等等設定都很像。不過兩者類型不同,著重的地方也不同,《我們之間》是一般文學作品,著重抒情敘事,文字優美、情感真摯動人,本書《惡魔學者》因應類型需要,有不少奇詭、衝突的情節,在父女情方面無法做太多描繪,然而,我覺得本作厲害的地方也在此,它明明沒有用很大的篇幅去鋪陳描繪,女兒也在開場沒多久就「消失」了,但隨著主角點點滴滴的發現和回想,兩人深刻的父女情就漸漸立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藏在表面下的故事,這也是我認為本作值得推薦的地方,特別是有兒女正在青春期的父母,倘若你也覺得「觸碰」不到自己的兒女,可以讀讀看這本。摘錄一段令我動容的段落:
  黛絲微笑了。上次我看見女兒自然而然的開心一笑,已經是好久以前了--而且還是因為我--我很驚訝自己竟然哽咽了。   「天堂最純淨的光亮。」我說。   「密爾頓那老頭說的?」   「沒錯,但我是在說妳。」   我捏捏她的鼻子。好幾年前,因為她憤怒抗議,我早就不用食指與拇指輕輕捏她鼻子了。原本我以為她會生氣,但這次她像小時候,我們曾經這麼玩了上千次那樣的反應。   「哼哼!」   她大笑,我也笑了。那一剎那,傻裡傻氣回到了我們身上。我知道孩子長大後,自己會懷念許多她小時候的模樣,我從來不知道,能跟孩童一樣無拘無束,也變得如此重要。
看吧,連跟女兒對話也要扯一下《失樂園》,而才十一歲的女兒竟然也懂,難怪妻子(媽媽)搞不懂這父女倆在想什麼,覺得孤單寂寞,說來她也是個可憐人啊,雖然選擇「兌狼造」,但後來的劇情發展,真不知該說她天煞孤星還是怎樣,總之我不能爆雷。
  整體而言,親情部分我很滿意,懸疑性強,氣氛也夠陰暗詭譎的,謎底一一揭曉時的衝擊性也夠,很適合改編,不對,這根本是為了改編電影而寫的吧。(電影版權已經由環球影業取得,將由《阿甘正傳》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執導。)只是我要抱怨一下,動不動就粗體字實在很妨礙閱讀,不過這大概是作者的寫作習慣沒辦法。
  以上。
  以下似乎是《惡魔學者》不同版本的封面?
【購書連結】
大 塊 :: 讀 冊 :: 誠 品 :: 金石堂 :: 博客來 ::
麥可康納利《詩人》
約翰麥克坎納《我們之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以書摘書評為主,偶爾寫影評劇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