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出了一本書
《理想的下午》,是關於旅行的種種。據說不少的讀者,看了以後充滿了樂趣,於是連晃蕩啦、賴床啦這類字眼,也被大家常常提到。
頗有一段時間,甚至有人說,很羨慕我的生活,很嚮往我過日子的方式。
等到了十五年前,我出了《門外漢的京都》與《流浪集》兩本書,更多的讀者迷上了「流浪」這個概念,迷上了日本旅行中某些我們往往忽略的審美。
也同樣是十多年前,我應《商業周刊》之邀,寫小吃的專欄,把許多早就是老店但不受人注意的像
「康樂意」包子、
「林家乾麵」、延三夜市的
「汕頭牛肉麵」等重新的提點了出來。又將幾乎不為人知的
「南機場推車燒餅」像是「挖掘」了出來。另外,像基隆廟口19號攤夜晚才開的「何家滷肉飯」(白天是「光復肉羹」),被我評為全台第一,如今已經不做,然我談的「滷肉飯美學」也成為不少關注滷肉飯的老饕們不時討論的材料。
這些在台灣尋訪小吃的習慣,於我原是生活本身,但留意的人多了,竟然被《聯合報》的資深記者錢欽青給了我一個名號,叫「小吃教主」,唉,真是不敢當。
後來我又陸續在《遠見》和《高鐵月刊》上寫了幾年小吃的專欄。
台灣人愛小吃,或是台灣人愛旅遊日本,早就是恆常的事實。而我,只是愛寫上幾筆罷了。
近幾年,有不少的讀者偶然碰到我,會說:「舒老師,我和女朋友看了你寫的京都,很興奮,也後來去到京都,但玩了之後,覺得沒有你說的那麼精妙。會不會……這裏面有什麼特別的訣竅?」
又有的說,他吃的某店某菜,卻嚐不出像我吃到的那種香美。難道,吃那食物要有恰當的時機嗎?
這一類「訣竅」、「神髓」、「門道」等技法,我很樂意用文字盡量捕捉到讀者能大約掌握的地步。現在我已有三、四年很少在紙張媒體(報紙、雜誌)上寫東西,《高鐵》的專欄也停了三年了,突然之間,距離《理想的下午》已經二十年了,哇,光陰真是飛逝!
我很想把我當年無意中提出的「下午」美學,也就是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這些歌頌「小小時段也是全宇宙」的生活角度,再次寫在某個閱讀平台上。
恰好「方格子」編輯們碰上了我,也就促成我的這個寫作計畫,我從來沒在網路上寫過稿,也對這種寫稿、刊稿方式很感新奇,也很是興奮。我的小學同學,太多有五十多年沒見面了,他們大多在美國,聽到我會在網路上寫文章,都興奮極了(希望不是哄我開心),都說從此無遠弗屆的能讀到了!
至於,我將要寫的題材,主要還是旅行、賞景、尋吃、談吃,而同時還有不少日本的論談。近年更多加了養生的寫作,主要是太極拳。但真正貫串的主題,其實是「生活的詠嘆」,仍是我的「下午美學」之諸多延伸,故把這專欄定名為《理想的下午2020》。
希望你會喜歡。
歡迎訂閱專題「理想的下午2020」,讓舒國治的文字領你覓得安然自適的片刻,10/21前訂閱早鳥限量方案,還可獲得兩本一套、價值$350的舒式筆記本,使用進口復古封面紙張與特色線裝,扉頁精選由舒國治親自撰寫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