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需求與脫貧心理:我們貧窮嗎?他們富有嗎?

假象需求與脫貧心理:我們貧窮嗎?他們富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貧窮若要給予一個定義,大概可解釋為感到不足或匱乏,理論上它應該是一個主觀認定,如同美醜無法客觀說明,成功亦沒有標準定義。然而,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打從貨幣被創造出來之前,人們幾乎就開始用擁有多少來定義貧富,例如:張三擁有五塊田,李四擁有兩塊田,所以張三比李四富有,如此狹隘的貧富觀卻深鑿了多年的人類歷史。

追本溯源地去探討,也許不是我們大部分的人太愚笨,而是相對擁有權力的資本家太明白要制定出一套什麼樣的遊戲規則,才可以讓群眾乖乖聽話。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也許很可怕,不過,若說這套規則是個陰謀,也或許太言過於此!資本社會的存在當然有其優點,例如:鼓勵人們養成對自己人生積極的心態(但想想其實還是有許多方法可以達成此目的),然而,相對之下,當人們開始變得貪婪或盲目地用擁有物來度量貧富或權勢高低時,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挺危險的事。

談起貧窮,我認為這是一種很私人的「主觀」感受。既然說是「感受」問題,那麼聰明的商人、老闆們理當不會放棄營造這種感受的機會。以消費行為來說,他們可能會先創造需求給大眾,讓人們產生「我很需要」這個東西或服務的錯覺,舉例來說,他們可能會利用廣告或任何行銷手段來告訴你穿什麼才是時尚,吃什麼才是真正的養生和健康,假期則一定要去海島渡假才是放鬆,甚至連美麗的形象都是可以捏造的,因此,諸如此類的對應商品及服務不斷推陳出新,每季都有最新的流行時尚指標,你不這麼做就落伍了!如果不去有機商店選購蔬果,你就容易越吃越多病!如果你照鏡子發現自己不是白皙大眼、俏麗紅唇,你就不美了!這番強烈的情境廣告,活像個詛咒或圈套,然而,當越來越多人驚慌地跟從時,卻更難站穩自己的步伐。


raw-image

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的假象需求,那欠缺之感會迫使人們不斷掏錢出來消費,然而,當需求的慾望大於自身可以支付的所得時,人們產生了「我沒有錢」、「我很貧窮」的感受,為了擺脫這樣不適的心理狀態,人們開始願意賣命地為資本家工作。當然,這個時候資本家不會讓你發現「你中計了」!他們會再接著創造出一種「工作可以獲得成就感和找尋人生意義」的需求,如同作家亞歷山大.封.笙堡(Alexander von Schönburg)在其著作《窮得有品味》裡說到:「工作本身從來都不是生命的內容,反而像是人們逃避生命本質的一種手段,亦即對空虛的恐懼:如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從工作而來的認同、尊重,以及地位。」所以,為了釐清生命的本質,我們應該要先誠實且抽絲剝繭地看清自己真正的需要。在此補充,我並非認為工作毫無價值,而是我覺得人類的心智應該發揮在他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而非僅是為「金錢」工作。

撇開了談論心靈層次是否貧窮的論調,若以社會資源分配的角度去看「貧窮」這件事,我真無法否定「貧窮」是個嚴重的社會議題,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大部分的社會資源被少部份的人掌控著,當人們連三餐溫飽或可遮風避雨的居所都沒有時,更多的社會問題就出現了!除了這些基本生理需求外,還有著更接近生命底層的生存權,這種呼著口號人人平等的權利,其實我認為也是被資源分配給支配著,如同當今的醫療資源何嘗又不是給能支付得起更多醫療費用的先進國家或人們呢?

如果這世界上充斥著諸多的假象需求與真正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那麼,我們該努力的方向應是透過參與社會或推崇改革來解決資源配置不均的事實,人們必須對政府與掌控資源的資本家施壓來改善社會與經濟結構,真正的「貧窮」是什麼呢?你我心裡也許各自有所思考,對我來說,脫貧並非為了滿足個人更多對於物慾的追求,而是全人類共通的生存議題。說得太廣,反思自己能給予社會的卻始終依然相對太少,自許有那麼一天,地球上的資源不是被人類用來掠奪與算計,而是讓地球萬物能夠共生共榮的。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6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ly Ch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