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被以為是一條奇特的魚,錯生的軀體,駭人的面容。然後在30年後,世人回想才驚覺她是一條獨特的魚,游曳出絕美的姿態。超越時代50年的代價,是一直都不被理解和認同,然而她一直走自己的路。
草間彌生-超越時代50年的圓點瘋子
奇怪與奇特只差一線,奇特是受認可的奇怪。
草間彌生的50歲以前,是個怪人。50歲以後,是個奇人。
有些人總能冥冥中找到自已的貫徹一生熱誠的事物,有人眾裡尋它千百度,茫然若失隙駒一生,亦有人如天命所從,在孩提時就一生延綿至生命盡頭的挽歌。
草間是後者,這是她的幸運。而她愛上的是藝術,這是她的不幸。
為了藝術,她妥協了媽媽的建議,但她只把美術課全上了,禮儀課都逃掉了。從小時開始,她就是意志堅定的人,也是一個一意孤行的人,所謂的一意孤行,是人群驚嘆於天空萬鳥翱翔的晝面,而你視線卻只追逐一隻鳥的起伏。
鳥或成雀,亦或成鵬。
人的一生會經歷的分岔口,草間總是順著山間的小徑崎嶇而上,生於富貴之家,若她轉身走下,那是一條無數人歆羨的平坦道路。
山間的小路總有絕色的風景,平坦的道路是千篇一律的房屋。一輩子行走在陡坡峭壁,歷盡波濤,所以她的一生足以拍成一套記錄片。
她始於水彩畫、其後涉獵網晝、軟塑雕、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種種的藝術形式在她手上,都離不開一種重覆的壓抑。水彩畫密集而壓人的花球,網晝密麻麻的圖塊,軟塑雕集中密集、張牙舞牙如針刺突出的填充物、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中畫在傢俱或人體的圓點。
她藝術中的密集和重覆連成一張噬人的網,一投放心神於畫中,便陷入了草間彌生連綿一生的壓抑與恐懼-孩提時的痛苦。從兒時目睹父親出軌,第一眼看到的男女性愛便是破壞了她破壞世界觀的景象,自始她恐懼性、茫然地走到花田,那延綿不絕的花海,晃動的花球,如同那性愛的場面,一生不斷在她腦海重覆,成了一輩子的藝術靈感,亦成了困牢她一生的迷宮。
草間是一名60年代開始活躍的女性藝術家,那時日本的藝術界沒有一位女性,她知道自己不可以留在這裡,抉然追隨景仰的女藝術家到紐約。我聽聞過很多個追夢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觸目驚心,你得要朝世界的相反方向走,那裡沒有燈,沒有火,你的夢是高高掛在天上的月,而月光照在地上是那麼的稀泊。
漆黑的路總易絆倒,她女性的身份和東方人的面孔,在男性主導的美國藝術界也受到歧視,摔了好幾個狠狠的跤,她獨創的軟塑雕和裝置藝術被模仿,藝術最重意念,可是相同的意念與設定,模仿者卻成功了。
我們都天真地以為藝術不分種族性別國界,但這些歧視都重重地壓在她的身上。她在泥濘中拔涉而行,視世俗為土莽,她為同性戀的發聲,她為反戰發聲,這一切如當今理所當然的聲音與角度,在當時被認為是邪魔念頭的社會,同性戀們都不敢自認的社會,她在人體上晝圓點,赤裸行走於大街上,發出少數人的聲音。
我最驚嘆於她的一次抗爭,那時紐約正在舉行著名書家的畫展及指賣會,她舉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緬懷死去的藝術家,活著的藝術家即將死去。梵高、巴赫、杜夫拉托高,他們在生時貧窮潦倒,死後卻享譽天下。藝術不應是每個藝術家都在生時受盡磨難,死後世人才加於各種讚美。
其後草間患上了精神病,回到東京寂寂無聞地繼續她的藝術。
她一直被以為是一條奇特的魚,錯生的軀體,駭人的面容。然後在30年後,世人回想才驚覺她是一條獨特的魚,游曳出絕美的姿態。她是活著的女畫家中畫作最昂貴的,但她只是日間在工作室,晚間在精神病院,財富於她如浮雲。
不敢羨歆,不敢模仿,我們都只能作一個望洋觀魚的人,看著她擺動的英姿。活在30年前,或許你我都是無知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