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性別工晴 - 《一廁難求》

撰文:曾晴
「洗手間、廁所及Washroom」等等不同的稱呼,但最重要的是一個地方讓人有三急的你放下煩憂,洗手間也視為一個私密的空間,除了大小二便之外,一些很私人的行為也通常在洗手間發生,例如﹕補妝、講是非等等,但當私密的空間有另一性別的進入,會有何種的感覺呢?
職場上去洗手間看似平常的事情,但對於#跨性別的朋友(再重溫一次,跨性別是指性別認同與自己生理性別不符,不一定需要完成整套的性別重置手術),每次洗手間的選擇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按照自己原生性別選擇,洗手間內其他的使用者也會感到不安,連跨性別自己也會感到焦慮。但按照自己認同的性別選擇呢?除了有可能觸犯法例,其實也有可能會令到其他的使用者不安。
面對兩難的決定,我們先要思考為什麼當跨性別朋友按自己認同的性別選擇會引起不安呢?很大程度是一普羅大眾對於跨性別與洗手間的迷思。電視劇的題材很容易會將「跨性別X偷窺X洗手間」捆綁在一起。帶風向的程度差不多等於女廁夜晚會鬧鬼一樣。而且媒體對於「穿女裝入女廁的男生」,而那個人未必不一定是跨性別。但就很容易引導成跨性別進入異性洗手間必定有犯罪行為的思想誤區。但其實廁格門一關,基本連內褲是甚麼顏色也不知道,而那些進入洗手間的違法行為,理應處理那些的人士,而不是針對跨性別的群體。
但當發生在職場上,身處同一空間的不是陌生人,而是彼此認識的同事。而其他同事也許有不安的感覺,正是主觀而真實,而我們又不能否認。當跨性別遇上職場的「洗手間爭議」,面對著同事之間的相處及跨性別權益之間的拉扯,很難用一句「立法」、「教育」,甚至老闆「一鎚定音」便可以解決問題,從此就快快樂樂手拖手一起上廁所。作為僱員、僱主,以至跨性別同事本身又應該如何突破框框呢?
作為僱主也許要多點的智慧、多點承擔,也先要問問自己如何看待跨性別。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每個同事對於跨性別同事使用洗手間的感受及擔憂,及讓跨性別同事表達自己的需要,從而推展至整個職場的討論,讓大家坦承地表達各自需要及感受,最初可能未必能夠達成共識,但起碼讓大家明白到彼此的需要,在通過討論後能夠突破大家的一些迷思。情感上的聯繫及理解在建立性別友善上,其實也是重要的一步。當然有需要的時間,可以邀請有關的團體協助進行多元性別培訓。
當然短期也可以有些中間落墨的措施,例如﹕#訂立性別友善的洗手間,先讓大家有一個過渡期,逐漸慢慢適應。甚至性別友善洗手間本身也不是只惠及跨性別的措施,在男女不同的如廁需要下,1:1的衛生設備根本不能滿足需要,性別友善洗手間正正能夠平衡到大家的需要,其實洗手間在很久以前根本就沒有分性別,到後來分開「男廁、女廁」,到現時再回歸到無性別,也許其實是又是一個循環。記得以前的老闆跟晴晴講過﹕「同事跟家人是無法選擇」,既然緣份使然,大家成為了同事,每個人也有不同而獨特的需要,多少少諒解及同理心,同事也許不再只是共同辦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