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 Day 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圖並非實際疆域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這週末假期回台中,閒暇時間開車到街上逛一逛,因為好一陣子沒回台中,所以原以為開車在熟悉的道路也因為部分道路整修封閉或熟悉建築物拆遷,自己竟然在台中市區迷路了。
當我打開Google Map輸入目的地地址 ,看到上面標記著主要路段,街道,標誌性建築(政府、醫院、學校等)和一些其他的標記。然而,實際開車在台中市區域中,還是有很多的街道和建築是地圖上所看不到的。因此,儘管Google Map的地圖多麼精確,也只能作為實際地域的一個指南或參考,而絕非完全等同於實際的情況。

同樣的,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掛著一幅人生地圖。我們習慣依賴這些地圖作為問題思考分析、情感反應或是行動決策的參考依據或標準。

這幅地圖是由你親手繪製自己過往人生中所經歷過的經驗。其中,這包括從你出生到至今,你所聽到、看到、親身經歷過的各種人事物大大小小故事。它可能是個黑白跑馬燈、可能是個一幅幅照片或是是一部鮮豔電影,它所呈現方式由你自己定義。

然而,這幅地圖的核心便是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則,俗稱信念系統。同時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經歷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地圖也是不盡相同的。

我們每一天都是使用這個地圖來幫助自己做決策,所以理當應該感謝這些地圖;同時,地圖中,仍然有部分資訊在未來可以持續和指導自己做決策的依據;相反地,也有一部分已經模糊甚至滯後,應該重新改版繪製,然而我們仍然還在持續使用。如此可能造成與事實間的鴻溝越來越大,最終可能讓我們做出錯誤的抉擇或行為,從而導致不良的後果。

有效溝通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客觀中立。如果失去了客觀,我們就會變得自我和固執。這時的判斷大多依據自身的地圖而產出。因為過於相信自己的地圖,相信了自己的感官對於所經歷事物的判斷,導致了溝通時的扭曲。因此,我們會與事實真相擦肩而過,很難或根本不會有真正的溝通效果。

NLP假設前提:地圖不是真的疆域。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主觀認知所塑造的世界裡並信以為真。

當妳與對方溝通發生阻礙,其實只是代表雙方腦袋中地圖認知不同,就好像兩個人的手機都有Google map的app,只是一個人的app 是最新版本,一個人的app是尚未更新版本,所以彼此無法解讀對方的行為。

其實,我們都會使用腦袋中的地圖來解讀,並且理解後做出行動,在NLP中稱之為『世界模型』。也就是所謂的『世界觀』。由於每個人的世界模型是依據個人過往的經驗塑造而成,所以實際感受到的也不同。

這些吸收進來的知識會在透過『過濾器』篩檢,然後在大腦內部由感覺模式重現,也就是『世界模型』;他並不等於實際上的現實世界,而是妳的大腦以妳理解的方式構築而成的。

人們會根據這個在大腦內重現的世界模型,而有感情與生理現象,並且會以行動、姿勢、表情或語言表現出來。所以無論你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事情就是不順利、遭受失敗、無法得到滿意成果的人,有可能就是腦中世界模型的資訊不足、範圍太狹隘、發生扭曲或太過老舊了。

最後,好好觀察自己的世界模型,也許就能加以更新,因為只要腦中的地圖與現實有所落差,在現實中便無採取最佳行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更-Day 6 尊重他人的世界模式
日更 Day 5 每個行為背後均有正面的動機。 There is always a positive intention behind each behavior.
日更-Day 4 "溝通的真正意義在於所得到的回應"
日更-Day 3 你今天豐滋心錨了嗎?
日更-Day 2 不問原因,只問感覺,而不換事情的真相
今天對我來而言,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天。因為我竟然開始寫作啦~
日更-Day 6 尊重他人的世界模式
日更 Day 5 每個行為背後均有正面的動機。 There is always a positive intention behind each behavior.
日更-Day 4 "溝通的真正意義在於所得到的回應"
日更-Day 3 你今天豐滋心錨了嗎?
日更-Day 2 不問原因,只問感覺,而不換事情的真相
今天對我來而言,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天。因為我竟然開始寫作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沒有Google地圖的年代,每次我都看到我爸媽拿著自己準備的旅行攻略和一大張地圖,只為了給我們一次難忘的旅程;從此,我不知道為什麼也開始當起大家的導遊,從找景點、規劃路線、交通時間到成本控管,還以為自己是導遊勒~
Thumbnail
旅遊是為了離開自己生活的周遭,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之處。現在有導航APP在手,想去哪裡都是可以先自行先了解路線的。就算到了當地才尋路,也只是要多花一點時間。即使是坐火車慢慢的前行,欣賞沿途的風景。看似普通的稻田與夕陽,卻因為限定在當下這個時刻而變得十分難得。有人會說,既然在之後都會忘記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時候 ,我的汽車就曾備有一大册〔全台319個鄉鎮地圖集〕,要去陌生的地方,這本地圖馬上派上用場。GPS定位系統、Google導航、各式各樣的手機導航系統出現之後,導航App取代了地圖的功能 ,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Thumbnail
路痴腦袋裡面呈現的地圖畫面,其實跟一般人不一樣 以下這張圖是我覺得最貼近我腦中的樣子 沒有東西南北的概念,就是沒方向感的意思
Thumbnail
2009年6月04日,昨晚第一堂的課程,因為不熟悉路線,花了一小時才抵達,上完課後,回家途中,還是迷路了一陣子,才抵達熟悉的路段,看著手上的地圖,常是搞錯方向,一個不小心,提早轉,或太晚轉,就錯過正確的道路,我想人生的道路上,也是這樣吧! 若沒有手上的地圖,憑直覺可以抵達目的地嗎? 我想這得踫運氣
Thumbnail
遠望回家的路是那麼的遙遠,眺目看遠山,禁不住又想起令人思念的陽明山,那人生的起伏真是讓人難以掌握,總是時間一到,又有新的轉變,只是捨不得離開伙食團啊!未來如何呢?無語問蒼天!這一天的假期,那也不能去,只是獨自走在台中街道,看到人來人往多自由,何時才能像他們一樣呢?   來到台中車站,猶記得初次到
Thumbnail
經常自助旅行的人都知道,以前到任何一個國家旅行, 在網際網路和全球定位系統(GPS)還沒盛行的年代,抵達目的地的第一件事;大都會買一本當地的地圖,或者去旅客服務中心索取折疊式單頁地圖。 不像在台灣自駕旅行,傳統上就靠一張嘴;問路。不是有句俗諺嗎?“路就長在嘴巴上”。不過,這一套在異國他鄉是行不通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沒有Google地圖的年代,每次我都看到我爸媽拿著自己準備的旅行攻略和一大張地圖,只為了給我們一次難忘的旅程;從此,我不知道為什麼也開始當起大家的導遊,從找景點、規劃路線、交通時間到成本控管,還以為自己是導遊勒~
Thumbnail
旅遊是為了離開自己生活的周遭,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之處。現在有導航APP在手,想去哪裡都是可以先自行先了解路線的。就算到了當地才尋路,也只是要多花一點時間。即使是坐火車慢慢的前行,欣賞沿途的風景。看似普通的稻田與夕陽,卻因為限定在當下這個時刻而變得十分難得。有人會說,既然在之後都會忘記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時候 ,我的汽車就曾備有一大册〔全台319個鄉鎮地圖集〕,要去陌生的地方,這本地圖馬上派上用場。GPS定位系統、Google導航、各式各樣的手機導航系統出現之後,導航App取代了地圖的功能 ,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Thumbnail
路痴腦袋裡面呈現的地圖畫面,其實跟一般人不一樣 以下這張圖是我覺得最貼近我腦中的樣子 沒有東西南北的概念,就是沒方向感的意思
Thumbnail
2009年6月04日,昨晚第一堂的課程,因為不熟悉路線,花了一小時才抵達,上完課後,回家途中,還是迷路了一陣子,才抵達熟悉的路段,看著手上的地圖,常是搞錯方向,一個不小心,提早轉,或太晚轉,就錯過正確的道路,我想人生的道路上,也是這樣吧! 若沒有手上的地圖,憑直覺可以抵達目的地嗎? 我想這得踫運氣
Thumbnail
遠望回家的路是那麼的遙遠,眺目看遠山,禁不住又想起令人思念的陽明山,那人生的起伏真是讓人難以掌握,總是時間一到,又有新的轉變,只是捨不得離開伙食團啊!未來如何呢?無語問蒼天!這一天的假期,那也不能去,只是獨自走在台中街道,看到人來人往多自由,何時才能像他們一樣呢?   來到台中車站,猶記得初次到
Thumbnail
經常自助旅行的人都知道,以前到任何一個國家旅行, 在網際網路和全球定位系統(GPS)還沒盛行的年代,抵達目的地的第一件事;大都會買一本當地的地圖,或者去旅客服務中心索取折疊式單頁地圖。 不像在台灣自駕旅行,傳統上就靠一張嘴;問路。不是有句俗諺嗎?“路就長在嘴巴上”。不過,這一套在異國他鄉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