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Day 4

2020/10/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溝通的真正意義在於所得到的回應"
今天出門時,感覺到陣陣冷風迎面吹來,這才驚覺原來冬天已經悄悄來了。走在前往公司的路上時,手機突然有一則來電通知陣陣響。不習慣邊走路邊看手機的我,因為手機不停地響,忍不住接起電話。
電話那頭是合作廠商-Melissa ,她口氣非常的急著說:「喂~Renee,早安。我是Melissa。不好意思,一大清早就打電話找妳,我手上有二張交情非常緊的訂單想和你商量。我們公司......」接下來的10分鐘,我都是邊走邊聽她說明她們家合作的供應商不好配合、又說他們家的員工人員吃緊貨都做不完等等。我邊走邊聽她抱怨我的2張訂單非常難生產之後,忍不住打斷她說:所以你打這一通電話的目的是什麼呢?你只是想跟我抱怨生產有問題嗎?還是,希望我往後不要下單給貴公司?還是,希望我能夠協助妳呢?
她一被我這樣詢問,愣了一會兒,才回過神支支嗚嗚地說:其實我是想跟你商量能不能延個交期。
最後,我是拒絕她的請求,但也給予一些建議給她,該如何有技巧性的請下游廠協助幫助加工生產後,才結束這一通電話。
這一個小小事情,讓想起NLP的第五項假設前提-溝通的真正意義在於所得到的回應.(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
用白話文來說明這一句話意思就是-對方的反應決定了溝通的意義。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一句話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我們所說的話有什麼意思並不由我們決定,而是由聽者決定。如果聽者誤解了你的某一句話,產生抗拒,你就需要立刻換另一個說法和他溝通。但無論用什麼方法靈活溝通,我們都不能提供對方一些錯誤的資訊,「提供錯誤資訊」等於欺騙。
然而,有的時候你可能會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而自責,然而,與其浪費時間自責,不如立刻轉換方式,用另一個方式和對方溝通,化解不必要的誤會。
大部份在「和諧氣氛」下,是溝通能夠成功的條件。但,這也不能完全表示每一次的溝通都一定要在和諧氣氛下,你的溝通才會達到目的。相反地,若有時點出對方的潛在危機,讓對方產生壓力也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溝通技巧。
從上述的案例,我的反應是一大早就聽到壞消息,我的反應就是不開心。因為我的專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延遲了。最終,我是向Melissa說明,若交貨延期有極大可能產生哪些潛在危機並造成多少金額上的損失,而達到Melissa願意維持交期。甚至可能提前完貨。

藉由這一個案例,若我是Melissa時,我會先思考若我需要延後交期,則我有多少的讓利給客人,才可以達到我的目的,這和自己既有的資源盤點概念相類似。然而,最糟糕的溝通是雙方兩人說話不到二句,就因其中一位無意踩了聽者的地雷,而雙方情緒開始激動並大吵一架後,二個人都忘記一開始要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呢?反而傷了雙方和氣。所以,記住每一次的對談或溝通,都是有目的。

請問各位是否有經歷一些溝通不順暢,和對方大吵一架之後卻忘記一開始的目的的經驗嗎?歡迎留言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