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死亡,由誰斷定?《人魚沉睡的家》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人魚沉睡的家》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人魚沉睡的家》
《人魚沉睡的家》為一部日本電影,是將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翻拍而成的,由堤幸彥先生執導。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它並未對原作劇情進行過多的增減修改,且它完美發揮「電影」的特性——視覺、聽覺的藝術性,筆者在電影上映前已讀過原作小說,我認為電影的表現展示出比「小說」更大的渲染力與影響力。
東野圭吾《人魚沉睡的家》。2016年12月。ISBN:9789573332756。
播磨薰子播磨和昌為一對夫妻,兩人育有一雙兒女,但因丈夫外遇而處於分居狀態,並協議待女兒瑞穗小學入學考試結束後再離婚。那日,千鶴子帶著兩位孫女去游泳,播磨夫婦則到小學辦理入學手續,卻突然接獲消息——女兒溺水,且因為錯過最佳救援時間,以至於大腦缺氧受損,醫生宣告瑞穗的生命只剩兩種選擇:接受事實並進行器官捐贈,或靜待心跳停止宣告正式死亡。然而,薰子見女兒的軀體有所反應,認為一切還有希望,決定將她帶回家自行照顧,盼獲得奇蹟,故事也至此開始,而和昌面對妻子與女兒的巨變,愧疚感油然而生,決定利用自己公司的最新醫療技術從旁協助治療,但這些的抉擇卻讓薰子逐漸做出瘋狂之舉,甚至開始遭旁人非議,面對妻子的行為、他人的言論、生活的影響,和昌也受到動搖,重新思考一切……。
播磨和昌,西島秀俊飾演。播磨薫子,篠原涼子飾演。
整部電影僅反覆圍繞在幾個場景與人物,儘管如此,它卻打破既往人們對於小成本、小格局的迷思,在極具巧思的精緻劇本的安排下,搭載演員情緒動作上的細膩表現,藉此塑造各種氛圍,情節張力極高,更映出各個人物看待相同事件的不同面向與不同層次的反應,將原作中的精隨發揮極致。
瑞穗是整部作品的核心,雖然她盡是以「昏迷」的姿態出現,但正因她所發生的一切,才進而衍伸出諸多議題讓觀眾思考。但事實上,腦死之所以能在法律上視同死亡,是因其不可逆性,最終皆會發展成心臟死亡,且人類一旦被宣判腦死,不到數日便會逝世,要如本作中維持一年的時間,其實是不可能的。而劇中瑞穗仰賴許多機器以維持「身體健康」,雖以現代技術與觀點看待,既誇大又不人道,但面對當今世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醫療科技利用的底線,確實也會是一項值得討論的議題,發人省思。
播磨瑞穗,稻垣來泉飾演。
正如先前所言,整部作品以醫學、法律、科技三點圍繞著「死亡」這項難題,且又因為「家庭」是最容易引讀者感同身受的,它得以造成許多迴響,讓觀眾可以思索「腦死是否真等同於死亡」、「摘取腦死患者的器官是否構成殺人」、「科技真的能帶給人們幸福嗎」,倘若「腦死」並不算真的死亡,醫生又怎有資格宣判「死」的結果?正因這些問題並無絕對的答案,更有討論空間。甚至,這又會引出——「母愛」與「親情」的界線到哪?家屬擅自決定一切以及不願放手,這之中牽扯道德與人性的問題,愛與私慾其實僅一線之隔。家庭,本是一處和諧幸福的場所,卻因為這些,播磨家卻成了冰冷的牢籠,綁住沉重的愛與生死問題。
藉由各種立場出發,衍生出多元議題,「人性」始終是各個時代都值得探討的,又因為這些問題的深奧所在,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答,而故事最終以溫馨和平的方式收尾,卻不見得能稱為最完美的結局,而是見仁見智。正因如此使人印象深刻,且在日本上映時票房極高,但在臺灣則反之,反讓人想將之一再推薦給眾人。
圖片來源:
電影預告 【請點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