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_社會價值】《人生剩利組》當人生只剩下「錢」時,你的人生就會更「圓滿」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IMDb
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再度見證了台灣片商翻譯美學的強大,英文原片名為「 Brad’s Status 」,直譯應為「布萊德的處境」,但中譯片名為「人生剩利組」,除了有雙關韻味外,也點出了電影隱含的核心議題 — 「擁有財富,才是成功的人生嗎?」
這部電影不長(只有1小時42分鐘),但說應有超過50%是屬布萊德的心理對白:一個不斷自我對話、尋求自我人生答案的過程。但可惜的是,若光看預告片,可能會誤以為這是部有關親子關係的家庭喜劇,但事實上,內容卻有更令人省思的深沉意義。
圖片來源:IMDb
劇情概要
故事圍繞在47歲、在NGO(非政府組織)工作的中年男子布萊德 (Ben Stiller 飾)身上,而與在政府部門工作妻子梅蘭(Jenna Fischer飾),共同撫育擁有音樂才華的17歲兒子特洛伊 (Austin Abrams飾),過著平凡且幸福的生活。但隨著日子年復一年的逝去,對比當初同年的大學同學,無一不擁有驚人財富,過著豪奢愜意、「成功」的人生。但年近半百的此時,卻才開始質疑:為什麼自己會變成今天這樣?
議題一:人生的痛苦與不幸,往往來自於「比較」
有錢才能談理想!?
布萊德人生不幸的開端,可說是從布萊德與他的離職員工對談開始…離職年輕人:「我覺得能夠賺大錢的地方待著,然後再把錢捐出來會比較有貢獻,而不是一輩子不斷說服別人拿錢出來捐。」年少時的布萊德,對NGO(非政府組織,不以自身營利為目的)有無比的熱情,同時對世界充滿著希望與衝勁,希望可以透過一己之力,來讓世界更美好而努力不懈,全力投入NGO之中。但他眼前這位員工離職前的這席話,雖沒有直白道破,卻在告訴布萊德這件事:「只有『有錢』,才有資格談理想。」
人生惡夢的開始
從與離職員工對談的那刻後,他陷入了檢視人生與比較的痛苦迴圈。他開始痛苦不堪,原本幸福的人生似乎煙消雲散,在兒子上大學的前夕一口氣爆發。於是布萊德開始與大學時期,身邊的那四位好友做比較:一個是好萊塢大導演、一個是名作家兼政治人物,一個是基金創辦人,最後一個是早早退休的科技公司老闆,買下一座島提早享清福。雖然這四位朋友皆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但都有幾個致命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布萊德所沒有且羨慕的東西-有名、有錢,還有閒。面對這種無止盡的比較惡夢,他開始檢討現在自己與同學們相較之下「窮困潦倒」的失敗歸因:內心暗自批評妻子沒有事業心(同學們都娶到能夠在事業上幫夫的老婆)、對自己沒有受邀至好友婚禮覺得邊緣、坐飛機無法升等、餐廳不給他換位,甚至連兒子或許能錄取第一志願 — 哈弗都感到焦慮(學費昂貴),這一切的一切,他都歸咎在一個原因上:因為沒錢,所以我的人生很失敗,甚至覺得,被這個他曾珍愛著的世界給狠狠拋棄。布萊德內心對白:我想到大學時代的自己,那時我愛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愛著我。我和這個世界何時開始漸行漸遠了?到底哪裡出錯了?
議題二: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與兒子同學 (安納莉亞和瑪雅) 的邂逅
布萊德在遇見兒子的兩位亞裔美麗大學同學後,曾出現這樣的畫面:與她們奔跑在美好的艷陽沙灘下嬉戲,擁有她們並享受著世界的美好,同時也忌妒著兒子的年輕。但導演安排這個橋段,並非想表示布萊德的精神出軌,更想傳達給觀眾的是 — 安納莉亞和瑪雅這兩位年輕貌美而有理想的女人,布萊德從她們身上看見了,年輕時那個熱愛世界、迫不及待想要一展抱負的自己影子。
安納莉亞:「如果你可以回到年輕的自己,你會想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
布萊德:「我會跟他說,如果你對這個世界造成影響,如果想獲得別人的尊敬,那就成為比爾蓋茲,拚命賺大錢,然後妳就有錢能隨心所欲。」
當布萊德講出他從一開始對世界抱持著滿滿的理想,變成現在的憤恨與不甘的這句話時,卻已經開始失去Ananya的尊敬。因為,布萊德內心對白:我看得出來我失去她了,失去了她的敬重,我真的希望扳回一城。
布萊德:「當然不是要跟他們比…」
安納莉亞:「你擁有的已經很多了…」
安納莉亞:「你真的懂窮人的生活嗎? 當你還能抱怨為什麼沒受邀參加婚禮等等的時候,他們(指窮人)甚至一天生活只能花費2元」(此時,酒吧一杯威士忌要8美元)
當你在抱怨自己窮困潦倒時,你真的覺得自己還不夠幸福嗎?
圖片來源:IMDb
青年與中年的世代,理想與現實的價值衝突
為了兒子能夠錄取理想的大學,Brad可說是竭盡所能 — 強迫自己與那些他很不願意聯絡的老同學們,協助安排兒子的面試,甚至還得到兒子心目中的偶像 — 音樂名師親自面談的機會。但面試後,兒子卻一臉失落,原因竟然是…
Troy:「我覺得他(音樂大師)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以為他很酷,但談到最後都跟賺錢有關,我覺得很不酷」
Brad:「對一個不必自己付帳單17歲文青來說,你覺得酷的事情,對其他人來說不見得很酷。30年後再告訴我,什麼是酷,什麼是不酷。」
這些橋段,都能讓人不斷去思考:到底該填飽肚子重要,還是為夢想而死也值得?擁有理想卻窮困,富裕卻過著缺乏夢想的人生,你想要哪一種?
圖片來源:IMDb
議題三:其實,你只要在意那些真正愛你的人就好了
整部片,不論是從沒錢付小孩大學學費和各種內心的比較,你都可以發現布萊德內心不斷糾結在一個點上:認為自己很窮困很失敗,並極度在意別人怎麼看待他的「失敗」!直到有天,布萊德終於能與兒子敞開心房,述說著自己內心的糾結,雖沒有明講,但卻隱含地跟兒子傳達「我沒有飛黃騰達的事業,也沒辦法賺進大筆的鈔票,我很怕別人認為我很失敗」的痛苦心聲。
布萊德:「我總是會認為…每個人都認為我很失敗」
特洛伊:「我們總以為人們都在關注我們,但事實上,他們只想著自己、只關心自己,所以你只要在意我的看法就好了」
布萊德:「那你怎麼看我?」
特洛伊:「我愛你」
圖片來源:IMDb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 什麼又會是「失敗的人生」?
在音樂會中,Brad曾看著Ananya和Maya在台上精湛的演出,甚至留下了淚水,緊握著兒子的手!
Brad的內心對白:我愛著,但我並不一定要擁有它。
特別一提的是,這邊的「它」,指的是那兩位他十分欣賞的女生,同時指的更是它內心裡面的那個「上流社會」,更在片尾出現我仍然活著 (I still alive)的內心獨白,更意味著,其實他依然愛著這世界,而世界也從沒拋棄他!財富,只是定義成功最簡單、外顯的標準,但,有錢就一定是「成功的人生」嗎?台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曾說:「人生不用太圓滿,留一些幸福給別人!你所擁有、不足為奇的,往往卻是別人眼裡羨慕的幸福珍寶。」也許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就是珍惜自己當下擁有的一切,並努力過好自己不一樣的人生!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成功定義。自己的成功自己定義,那麼對你而言,什麼才是成功呢?
avatar-img
1會員
17內容數
用電影說故事,深度影評帶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人生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宜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部讓小勞勃道尼等了49年的電影。這部2014上映的《大法官》(The Judge),由大衛多布金(David Dobkin)執導,值得一提的是卡司陣容非常堅強,有奧斯卡影帝勞勃杜瓦(Robert Selden Duvall)、奧斯卡得主比利鮑伯松頓(Billy Bob Thornton)...
2013年,第一季一播出就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時隔近八年,第二季終於在 2020 年釋出。這回半澤直樹(堺雅人飾)又會做出什麼樣大快人心之舉?
一直對美食片不感興趣的我,因這部片的導演是曾執導過鋼鐵人、甚至在戲內尬一角(鋼鐵人的保鑣-Happy)帶有天然喜感的強納森·強法夫洛(Jonathan Jon Favreau),這次他的主題卻非以往的商業爽片,讓我充滿好奇他會在美食片上呈現何種風格。
若從片名來看,你可能會認為這部災難片、勵志感人片,但若你直接看英文原名,會發現英文原名很直白易懂,就叫做進入荒野(Into the Wild),而中文的譯名則非常藝術有哲學,譯成《阿拉斯加之死》,除了點出劇情裡的「死亡」,更點出了片中代表夢想與幸福的烏托邦-「阿拉斯加」。
不只勵志!更是全球資本社會中,底層人們艱苦生活的縮影! 《當幸福來敲門》是部距今十幾年前(2006)的電影,故事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賈納的真實故事,透過電影,我們多少可以了解到,為什麼窮人老是在做那些,旁人「看似」是自我毀滅的決定?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一部讓小勞勃道尼等了49年的電影。這部2014上映的《大法官》(The Judge),由大衛多布金(David Dobkin)執導,值得一提的是卡司陣容非常堅強,有奧斯卡影帝勞勃杜瓦(Robert Selden Duvall)、奧斯卡得主比利鮑伯松頓(Billy Bob Thornton)...
2013年,第一季一播出就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時隔近八年,第二季終於在 2020 年釋出。這回半澤直樹(堺雅人飾)又會做出什麼樣大快人心之舉?
一直對美食片不感興趣的我,因這部片的導演是曾執導過鋼鐵人、甚至在戲內尬一角(鋼鐵人的保鑣-Happy)帶有天然喜感的強納森·強法夫洛(Jonathan Jon Favreau),這次他的主題卻非以往的商業爽片,讓我充滿好奇他會在美食片上呈現何種風格。
若從片名來看,你可能會認為這部災難片、勵志感人片,但若你直接看英文原名,會發現英文原名很直白易懂,就叫做進入荒野(Into the Wild),而中文的譯名則非常藝術有哲學,譯成《阿拉斯加之死》,除了點出劇情裡的「死亡」,更點出了片中代表夢想與幸福的烏托邦-「阿拉斯加」。
不只勵志!更是全球資本社會中,底層人們艱苦生活的縮影! 《當幸福來敲門》是部距今十幾年前(2006)的電影,故事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賈納的真實故事,透過電影,我們多少可以了解到,為什麼窮人老是在做那些,旁人「看似」是自我毀滅的決定?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付了你多少錢,讓你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 這句話是我當初看電影型男飛行日誌時,男主角喬治·克隆尼所講的。 我當初看的時候,就很有感觸,在上大人學的演講時,Bryan又放了這個片段。 我們多數人都在做不喜歡的工作,工作的意義變的僅是養家餬口,在少子化的時代,將來我們要退休時,領的退休金會越來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30歲的男子的人生困境,他因賭博欠下許多債務,但透過妻子和母親的支持,他決定放下賭博,從心開始改變。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情與感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窮人的思維必須要顛倒著看,未來才有機會發展,直接翻轉人生的命運。小弟出身基層警察父親的家庭背景。屬於大家族,卻是唯一的子孫。因此從小到大一路工讀國立學校,學費自己賺。曾經透過交易權證,跟上股王宏達電的行情。一個月內就賺到普通人一個年份的薪水。這些苦日子都是磨練來的。 我有成立私人分享區,歡迎任何成
見過太多的家庭,從好先生、好太太、好兒女,變成沒用的某某,最後終於冠上了好沒用的外衣! 而這些人都是勇於為家庭付出,事事以家為優先,永遠佔在第一順位。自己的事能暫緩就暫緩,甚至擱下或放棄的,但是最終他們成了什麼樣的人呢? 一個真實的例子,老大拿到了外國的全額奬學金,但是為了父母,他選擇了就業。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致富心態不像某些艱澀難懂的投資理財書籍,作者藉由分享許多理財的故事,傳授正確的投資和理財觀念,首先作者在寫給小孩的信中提到,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努力工作的結果,相同的也不是所有貧困都是因為懶惰,這代表有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可能是來自於運氣,因此好運可以讓你成功,而風險則可能讓你從天堂瞬間掉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付了你多少錢,讓你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 這句話是我當初看電影型男飛行日誌時,男主角喬治·克隆尼所講的。 我當初看的時候,就很有感觸,在上大人學的演講時,Bryan又放了這個片段。 我們多數人都在做不喜歡的工作,工作的意義變的僅是養家餬口,在少子化的時代,將來我們要退休時,領的退休金會越來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30歲的男子的人生困境,他因賭博欠下許多債務,但透過妻子和母親的支持,他決定放下賭博,從心開始改變。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情與感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窮人的思維必須要顛倒著看,未來才有機會發展,直接翻轉人生的命運。小弟出身基層警察父親的家庭背景。屬於大家族,卻是唯一的子孫。因此從小到大一路工讀國立學校,學費自己賺。曾經透過交易權證,跟上股王宏達電的行情。一個月內就賺到普通人一個年份的薪水。這些苦日子都是磨練來的。 我有成立私人分享區,歡迎任何成
見過太多的家庭,從好先生、好太太、好兒女,變成沒用的某某,最後終於冠上了好沒用的外衣! 而這些人都是勇於為家庭付出,事事以家為優先,永遠佔在第一順位。自己的事能暫緩就暫緩,甚至擱下或放棄的,但是最終他們成了什麼樣的人呢? 一個真實的例子,老大拿到了外國的全額奬學金,但是為了父母,他選擇了就業。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致富心態不像某些艱澀難懂的投資理財書籍,作者藉由分享許多理財的故事,傳授正確的投資和理財觀念,首先作者在寫給小孩的信中提到,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努力工作的結果,相同的也不是所有貧困都是因為懶惰,這代表有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可能是來自於運氣,因此好運可以讓你成功,而風險則可能讓你從天堂瞬間掉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