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之前,我並不知道台大有所謂未來大學的改革在,因此,當三位同學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時,我處於對活動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只能嘗試吸收內容並大致上分析出這個活動的目的。
學以致用的疑問
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關於學以致用的問題。我們所學習的事物是否能真的真正的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這一直都是所有學生們都在思索的問題,我想,著重技術層面的學科或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太多感觸,就像是現在我所就讀的科技大學的體系,然而,儘管在這樣的體制之中,還是不免懷疑社會與學習環境的差距,更何況是重視學術勝過技術的人(學校)了。
在活動現場的許多人認為,過去重視學術重視成績,而忽略了學校與社會的鴻溝,與缺少探索自我的狀況,是造成無法學以致用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彌補這樣的情形,推動了「空白學程」、「流浪學習」等計畫,培植出能夠跟著時代腳步的人才。
空白學程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對症下藥,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或是職業的需求選擇自己所需的學程,讓學生能夠脫離舒適圈,與自己科系的框架,創造出新的,開放式的大學。
「他可以自行設計學位,以校不分系學士畢業,到時除畢業證書之外,還可領取領域專長證書,證明自己的「學力」。」
流浪學習
至於這個計畫,就是讓學生在四年中,有一段從一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期間能夠向外探索,甚至能跟同儕一起結伴學習。從偏鄉服務,到出國研習,都在流浪學習計畫的申請範疇內。
其中一位來賓表示,108課綱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國高中時期就能向內了解,更加地認識自己,同時向外探索,突破舒適圈,或者甚至與世界接軌。
「有沒有機會,讓我們的大學,學術和專案並重?在體制內就可以探索?」其中一名向大家分享學習困境的學生提到。
以上就是未來大學在目前教育體系上的主要改革。其中的願景是非常美好的,開創性的學習方案讓學校能不只是把學生教育為流水線員工,而是具有領導特質的人物。
但是,這樣真的行得通嗎?其中的方法看似有效,然而正如過去所學,改革的深度不能只是停留在體制,而是要深入到思想層面,我想,還是必須從大眾對於學習的目標做一個全新的認識開始,這樣一來,才能真正地藉由體制、器物的層面,創造出全新的人才。簡單的說,如果現在的家長與學生仍然是以死讀書的態度去學習的話,會依然達不到未來大學所期望的效果。正如創新思考這堂課的意義,重要的,永遠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