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人為何每個人都要上大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唸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每年暑假指考結束後,高三的學生都在填志願,準備邁向大學之路,在台灣的大學錄取率,往年通常都是90%以上,而且只統計國內大學,出國留學的還不算,我相信只要你不是主動放棄,大學是一定可以讀的,只是學校好壞的差別。

但是大多的人,其實對唸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其實並沒有很明白,大概就是認為,大學文憑在台灣,已經近乎普及成為義務教育沒大學畢業幾乎等於沒學歷,如此一來,怎麼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呢?

但是,很少人真正想過,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大學?如今大學還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好工作,提升社會階層嗎?

大學學歷貶值,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幾乎每個人,都有大學唸的角度,大學文憑實際加分效果,真的非常有限!這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而該怎麼辦呢?許多人的策略是繼續唸研究所,但是,讀完研究所,大概還是沒辦法讓你提升社會階層,難道要再考博士不成嗎?我的經驗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因為找工作不論是當教授或是職場,博士並沒有比較吃香,"當教授不易,去職場更難",鮮有人要用博士的薪水,請一個沒職場經驗的人。

那看似讀也不是,不讀也不是,應該要怎麼辦呢?其實是背後思考的邏輯錯了,在台灣十大建設等蓬勃發展時期,真的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人才,因為需要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當時只要能考上大學,大學能畢業,幾乎就是社會的高層,就是社會的菁英。現在大材小用的時代來臨,唸大學的目的,已經不能跟社會階層的提升掛勾了,所以大學學歷就求職的價值來說,貶值是不爭的事實。

自行繪製

自行繪製

現在的人應該重新思考,唸大學的目的

所以唸大學,竟然已經沒辦法對起薪跟階層,有更高的幫助,那應該還要唸大學嗎?我的答案還是需要,只是目的需要更明確,我認為可以分成兩個方面去探討。

特定的專業職業,一定需要大學以上文憑,或在大學才能習得

如醫生、律師、教師或精算師等相關職業,那唸大學幾乎是你唯一且必要的選擇,這在國內外是一個比較主流的共識。

但是台灣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本該是技職學校的科技大學,現在都技職化不足,學術也不足,成了四不像,導致真正對社會有需要的某些專業,技職科大畢業跟小白幾乎無差別,這的確也是台灣教育可惜的地方,反觀歐美,技職學校跟一般大學有明顯的分隔,技職學校就是要培養,把技術琢磨好的技職應用,而台灣這種人人都是大學生,其實現在看起來,反而是提高社會成本。

那沒有要走特定專業職業,唸大學的目的應該為何?

我認為是培養主動性,從凡事都有家長老師擦屁股的學生,進化為主動成熟的大人。有任何想法自行規劃、犯錯自行負責與修正、然後開始與人合作,縮小融入社會的適應期。

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學生,即便學校離家近,都要想自己住校或是租學生套房,然後自己選擇該選什麼課,要不要唸輔系,該不該打工,要不要參加社團,以及與室友相處,過一個主動選擇與負責的大學生活,如果只唸專業課本知識,在我看來你還是高中2.0,大學的學費與四年的光陰都浪費了。

最後給準大學生的幾個實際對求職有用的建議

成績單不能太難看

很多第一份工作,並不看你的科系,但是會看你的成績單,因為從成績單上,可以觀察到,你是不是會至少盡本份的人,即便難,或不甚喜歡的科系,也能學透基本知識,不要誤會不是要拚全部A+,這用掉入高中模式,而是必修基本要過,選修要找需要的,跟你喜歡的,這也是主動性的體現。

參加系上或是社團等活動

我身邊有領導力的人,通常在新鮮人三五年,就會有一個不小的分水嶺,據我所知,他們的領導力培訓,通常在大學就開始了(甚至高中),他們在大一學會服從大二學會合作與當助手大三大四學會當領導幹部,而這恰恰是社會職場的縮影

不要怕嘗識,因為年輕就是本錢

年紀越大,其實某方面來說,是越難改變現況的,有心理上的因素不說,最主要通常他們也背負了更多家庭、組織與社會的責任,其實年輕人更應該要有年輕人的朝氣。很多人到了大學,還是不敢追求,發現自己更喜歡某某領域,那就主動積極去旁聽去選課吧!現在大學換專業,比你家長轉職成本實在低太多,哪怕大學晚兩年畢業,對長遠的人生,那都是微不足道的,最後祝你們擁有開心又主動的大學生活。


avatar-img
194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4/07/19
13
你提到的幾點非常剴切,我也常建議我的學生,大學四年中除了課業及社團,最好也有打工、工讀或實習經驗,如與自己的專業相仿那更是加分。
13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3
Angela Chen 謝謝您的認同,因為那個考到什麼學校,畢業後就有高薪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快點學習成為主動成熟的大人,才是必要之舉!
3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7/19
12
謝謝Only分享!說的真的太好了👍👍👍!相同的議題,我曾想到,若台灣現在連「上大學」也近似"國民教育"等級的話,那表示未來普遍"台灣人"的學歷都是大學以上,這樣的國民素質應該有一定的水準,試想,哪些國家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
12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4
雅米 關鍵密碼在小男孩的版上,小昕首用花野菜,取代小男孩的花朵
4
我自己覺得現在「自學」的成效應該不會比在學校差,現在很多網路教育平台,只要你願意一些合理的費用,學到的都是受用無窮的經驗傳授。譬如,Only的文章就非常實用,絕非是學校課本的紙上談兵!對於搬出去住學習獨立,這我認同,但對於觀念較保守,經濟也有限制的家庭這會是一場革命,如果想要過不一樣的生活就必須爭取到底,因為可能會遭受不少言論批評!但還有一個問題是未來的房租價格也會越來越不友善 所以持續學習與讓自己保持競爭力是很重要的 🦥
11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5
次女的分享日誌 太抬愛了,感謝次女誇獎,學生宿舍還是便宜,假如抽不到,助學校附近也都還不貴,跟社會人士的價錢差很多的~也很謝謝次女每天來
5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7/19
11
誠心而論,當教育普及後,東方社會注定躲不過大學學歷貶值的問題。我們總是靠外界的眼光來判定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同時又要求合群。以致於,到哪兒都需要一份實體的成績來定義(量化)個人的價值。歐美國家也大學林立,但人家也沒有面臨這麼嚴重的學歷貶值問題。因為他們讀書是為了知識,不是為了成績。他們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也沒有這麼功利。記得我在澳洲讀書時,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讀書態度大不同。大致上分為三種:一是亞洲學生,最在意分數,最喜歡考試,但也最沉默(就算知道答案也要等老師點名才開金口);二是歐洲同學,最獨立,求知慾最高,最願意和老師互動(讀書在於價值,而不在於成績);三是美國同學,最自大,最不用功,最會和老師爭論。西方人不太會為了附和別人而去犠牲自己。反觀我們卻從小被教育要合群,連讀書考試也要跟著大家一路上去。(照分數選校)回過頭來看,讀書需要長時間付出,在人生中佔了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歲月。成績理應是在自己評量自己的付出,而不應只是被動地等待老師打成績。
11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4
甲文人 學習是一輩子的是,尤其是畢業後的學習沒有評量,主動性的學習非常重要,感謝甲文人,分享這麼寶貴的學習經驗~
4
大家都把我要說的說完了,那我來點不一樣的,如果人人都是大學生…那底層工作誰來做?🤔也就是人人都屬管理職,但底下沒有被管的…那是不是表示管理職必須將底下的工作一併做了?或許更累,但也說明了,現在大學生不止是大學生,還得是個包辦上下,十項全能的大學生…才能找到他心儀、符合自己期待的工作。
11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5
林燃(創作小說家) 所以大材小用的時代來臨了~
5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討論最新國際新聞,特別是川普遭槍擊是否對股市造成影響。比較臺灣2004年陳水扁遇刺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並提出投資上應該重視公司的基本面而非短期新聞和宏觀經濟數據。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適度的日晒對健康有許多益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好處之一便是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然而,紫外線晒太陽也會帶來健康風險。本文探討了晒太陽的好處、風險,以及如何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以達到健康晒太陽的平衡。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人是否需要體面的裝扮,通過正反兩面的例子說明現實中以貌取人的現象普遍存在。即使像賈伯斯和祖克柏這樣的富豪也曾面臨過以貌取人的偏見,而他們如今不注重打扮是因為不再需要了。文章強調,在還未成名之前,注重外表可以增加優勢。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要有一個格友,那個人就是瘋愛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五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討論最新國際新聞,特別是川普遭槍擊是否對股市造成影響。比較臺灣2004年陳水扁遇刺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並提出投資上應該重視公司的基本面而非短期新聞和宏觀經濟數據。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適度的日晒對健康有許多益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好處之一便是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然而,紫外線晒太陽也會帶來健康風險。本文探討了晒太陽的好處、風險,以及如何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以達到健康晒太陽的平衡。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人是否需要體面的裝扮,通過正反兩面的例子說明現實中以貌取人的現象普遍存在。即使像賈伯斯和祖克柏這樣的富豪也曾面臨過以貌取人的偏見,而他們如今不注重打扮是因為不再需要了。文章強調,在還未成名之前,注重外表可以增加優勢。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要有一個格友,那個人就是瘋愛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五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在高中時期,許多學生對於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幻想著大學是個可以放鬆、玩樂的四年,能夠擺脫繁重的課業壓力,盡情享受社團活動、交朋友和自由生活。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期待,影響學習和成長。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正確認識大學的真正目的,並調整心態,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我們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在高中時期,許多學生對於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幻想著大學是個可以放鬆、玩樂的四年,能夠擺脫繁重的課業壓力,盡情享受社團活動、交朋友和自由生活。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期待,影響學習和成長。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正確認識大學的真正目的,並調整心態,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我們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