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不在籍投票──縮短返鄉投票的漫漫長路

    前言

    2018年底的九合一大選除了原本的各長及民意代表選舉,還綁了多達10個公投案,為台灣選舉史上第一遭。然而此次選舉也因為冗雜的選務工作,讓許多人民對於如何投票以及投票內容一頭霧水,因此大選結束後既有的選舉問題與修正方法便被高度審視與熱議,包含投票成本、選舉權利等等,其中一項便是不在籍投票。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什麼是不在籍投票?

    不在籍投票又稱為缺席投票(absentee voting),意在使無法回到戶籍所在地投開票所的投票權人也能行使投票權的一種方式,例如在海外或外縣市長期居住及留學的人民、派駐在外執行勤務的軍警、因病而無法前往投票所的病患等等,都是不在籍投票的標的人。
    因應不同的需求及情況,不在籍投票可以粗略被分為以下幾種:
    1.通訊投票:以電子方式實行遠端線上投票
    2.代理投票:請代理人前往投票所投票
    3.提前投票:提前或變更投票時間
    4.移轉投票:將投開票所自戶籍地更改至投票權人所在地
    5.郵遞投票:將票以郵遞方式投至選舉機關
    6.指定投票所投票:在海外設立特定投票所

    不在籍投票能改變什麼?

    依據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吳重禮教授的推估,以移轉投票為例,扣除受刑人、無意願者以及施行較困難的外國長期居留者,台灣選民中籍在人不在的族群粗估為300至350萬人左右,佔總體投票權人約五分之一的比例。換句話說,如此高比例的人群每到大選期間就得舟車勞頓返鄉投票,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也讓交通系統負擔增加。以學生族群為例,從外地回鄉的車馬費通常是數千塊起跳,許多公民團體因此常在大選時推動群眾募資以提供財力不寬裕的學子回家投票的機會。
    除此之外,在矯正機構無法行使投票權的受刑人、工作而無法投票的軍人等等,亦有數萬人將因此受惠,不僅能藉此提升投票率與公眾事務參與率,也能讓選舉結果建立在更高的民意基礎上,甚至更完整地保障人民的選舉權。

    外國的不在籍投票

    不在籍投票的制度源於西方國家,隨著時間及地區演變,美國、英國、韓國、日本等現代民主國家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投票方式。以美國為例,因幅員廣大,多數地區採用郵遞投票,然而為了保密而設下繁瑣的程序,也讓廢票率居高不下。此外也曾出現指導老人院的選民當場投票,失去投票公正性的事件;軍營裡的投票也會有長官施壓的因素。某些國家如日本則是延長投票時間,以緩解投票人潮。
    除了西方國家,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皆有實施不在籍投票,其中與台灣淵源深刻的為印尼莫屬。人口約2.6億的印尼有900萬左右的人口在海外工作,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對於投票結果影響重大,海外投票便成為選舉的重要一環。2019印尼總統大選,台灣設立了34處投開票所供印尼籍移工投票,多位台南議員也呼籲移工是台灣重要的勞力組成,希望雇主能讓印尼移工放假投票,以落實民主權利。
    (圖片來源: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反觀台灣?難產的不在籍投票

    自2010年不在籍投票便被內政部提出研議,而後又經歷了公聽會、政府調查與民間的討論聲浪,卻於2015年因國會朝野協商破裂而立法停滯,直至2017年才於《公民投票法》中規定「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但由於修法進度遲緩,2020年中選會方宣布研議公投的不在籍投票草案,並以移轉投票為主要目標,預估於投票前60日提出申請,檢核過後便能在戶籍地之外的投票場所投票。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只有公投法有明確法源准許不在籍投票,考量公投是對「事」的投票,且選務工作較單純,中選會目前只以公投的不在籍投票為暫時的政策考慮,相較之下公職人員選舉的不在籍投票仍遙遙無期,看不到半點影子。
    此外,要如何制定適合「台灣」的不在籍投票制度仍是一大難題。美國的郵遞投票及日本的延長投票放在地域狹小的台灣可能會不敷選務成本;而基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敏感政治關係,在海外郵遞或指定投票所投票,可能會導致外國勢力脅迫、賄賂選民,或是干擾投票結果,進而產生操控大選的隱憂。
    在種種限制下,目前的政府的討論方向大多將施行範圍限制在台、澎、金、馬,並強調「本人」、「親自」、「在投票日當日」行使投票權。

    變數難測的未來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選舉可能會是下一次的公投,也就是2021年8月的第4個禮拜六,若屆時不在籍投票能初步實施,將會在台灣選舉史上跨出一大步。但海外居留者、病人及收容人的投票權仍是尚未積極討論的一塊,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台灣的選舉制度趨於完臻。

    資料來源:

    責任編輯:潘玟樺 核稿編輯:陳姵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雖然只是學生,每天追逐分數的生活難以滿足我們,我們用自己赤誠的眼睛,發掘各種現象,貼近世界。當分立的三權、五權都不可依靠,我們希望用第四權媒體、第五權公民,來探索真相。合作事宜請洽以下信箱: lookingbeyondborders@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