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編劇課筆記〉淺談電影三幕劇(上)

人們愛聽故事。在沒有發明電影以前,故事的載體可以是文字,是音律與歌詞,更多的是口耳相傳的鄉野傳說。書本文字較能被長久流傳,但口耳相傳的歌謠或傳說,常常就因天災人禍等不確定的因素而失傳。不管載體怎樣的變化,能夠歷經幾千年時空的淘洗而不被遺忘,往往就是結構最好最吸引人的故事。
神話學說有相當多人投入研究,縱整歸納出神話裡的英雄主角們雖有不同的面貌,但他們的冒險患難卻都有著相似的歷程。一直到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1904-0987)的經典之作《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1949” 問世,才一統江湖奠定「英雄的旅程」的學說。坎伯追溯全世界各地的神話、英雄歷險和轉化的故事,內容遍及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文學、心理學、宗教、藝術、流行文化等不同領域,並從中揭露所有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原形:英雄受到歷險的召喚,跨越第一道門檻迎向試煉之路,經歷種種險阻後回歸。從啟程、歷險到重生,英雄們有著千萬種不同的面貌,但英雄的歷程曲線卻是一致的。「英雄的旅程」理論在所有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故事中都可以看到共通性,即三幕劇的結構:啟程、啟蒙(試煉)、回歸。
美國好萊塢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大片廠到獨立製片,對於一部電影是否能賣座,是否能打動人心,故事能否吸引人是重大關鍵,電影故事結構於是成為一門顯學。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期(1930-1960年)電影蓬勃發展,片廠大量的拍片,將累積數十年的市場經驗演化出「類型電影」的工業製片模式。而立於故事不敗之地的英雄旅程三幕劇敘事方式便成為電影最受歡迎的故事結構。在電影業不斷的實驗與進化後,電影三幕劇理論就成了高度標準與格式化的公式。當電影製作的質與量大到需要工業化時,標準化和格式化即成為獲利的不二法門。
故事與工業,原本就是兩個向量與質量相衝突的領域,你如何能將一個無法量化的「創意故事」交付給講求效率與獲利的「製造工廠」?做為一劇之本,編劇當務之急是必須讓大家先搞懂你的故事在講什麼,你的中心思想(導演想聽的)是什麼?你的賣點(製片想聽的)是什麼?是否能用一句話(出資者和選片者想聽的)說出你的故事?你的目標觀眾(宣傳)在哪裡?一道一道的問題你必須能夠回答,釐清你的故事是否有感動人(投資)的價值。編劇分析故事必須兼顧感性與理性,激起大家心中的夢想,看到美好的未來(票房!)。於是,電影三幕劇結構成為編劇必修之路。
英雄的旅程理論應用在電影敘事結構的書相當多,好萊塢最負盛名最受電影人推崇的故事顧問導師克里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1949-)在他的鉅著《作家之路》(The Writer’s Journey: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1988)更將英雄的旅程歸納為十二個階段。有興趣可上網,英雄旅程的文章相當多且豐富。
編劇大師席德菲爾德(Syd Field, 1935-2013)在他的《實用編劇技巧》(Screenplay: the formations of screenwriting, 1979)中明確指出電影三幕劇的時間架構:電影三幕劇包含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鋪陳,也就是建立故事的時間、地點、角色人物特質等等,並埋下角色將要面臨的問題,佔全片的1/4。第二個階段是衝突,角色為了達成某一個目標,必須設法突破各種難關和挑戰,這個階段佔全片的一半。最後一個階段是解決,以1/4的篇幅讓戲劇事件最終告一段落,角色重新回到原本的世界展開新生活。
而另一名劇本大師哈爾·亞克曼(Hal Ackerman)在他的著作” Write Screenplay that sell.”裡更是明確標示出三幕劇的時間表,所有劇情發展的關鍵「節點」有它們該有的時序與內涵,讓英雄歷程的軌道更有跡可循。
Hal Ackerman’s three-act screenplay structure
Hal Ackerman’s three-act screenplay structure
在台灣最早出版三幕劇的書應是遠流出版的《電影編劇新論》(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1991)作者是Jeff Rush與KenDancyger,書中將三幕劇分為布局、抗衡、結局,對於劇本格式、人物的發展都有深入的探討。以上這幾本書雖然都在上世紀所著,卻是編劇人手一本的參考聖經。儘管我剛入手一本所謂的「聖經」"The Screenwriter's Bible, 7th Edition, 2019/David Trottier. 還在研讀中,若有心得日後再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