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會冷18】醫院裡的這一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一年,守的好,讓我仍有心情寫下一些醫院裡簡短的紀錄。

待在負壓隔離病房、專責病房與病毒共處的同仁

年初,看到電視媒體新聞,收到疾管署消息,醫院內緊急召開好多會議,負壓隔離病房只有2床,如何收額外的疑似個案?於是規畫了專責病房,所有疑似個案經由專屬通道,送至專責病房。
醫院平時哪來專責病房?於是徵收了一個護理站,所有病人移出至其他病房,各病房都有自己的專業,像是胸腔內科和胸腔外科,兩邊的專業訓練不同,動一個病房,就有好幾個病房要跟著一起挪動。
另一個問題是,雖名為專責病房,但是空調是中央統一,送全院,這樣也會讓病毒四處飛,於是,工務、總務開始採購管線、發包、敲敲打打,每個病房重新打造成微負壓,以保護所有人。如果這個病房不夠用怎麼辦?往壞的推衍,逐層封閉。
誰來照顧這些病人?醫院最怕院內交叉感染,護理人員稍微好調控,固定一批在專責病房,萬一被感染,範圍可以掌控(雖然當病人量不平衡時,會遇到怎麼排班的問題)。
但醫師就很難掌握,因為病人可能因各式各樣疾病入院,伴隨「疑似」,例如可能是一般外科的病人,也可能是腎臟內科的,他們的主治醫師除了照顧他,還有其他病人,萬一被感染,可能會帶到其他病房,交叉擴散。
因此,醫師必須分組,連同他們的病人在別的病房也要分組,還要分區、分床,好多連貫的問題,在短短的幾天內密集討論、演練、模擬,不只醫護,其他職類、清潔同仁、傳送人員、配膳模式…,改變上一直遇到阻礙,總有解決不完的困惑。
更擔心的是,防護醫材哪裡來?平時,高等級的防護醫材不會囤積太多,一下子要照護疑似個案,才發現,現有的防護醫材不足以使用,同仁進隔離病房的,如果想進食、上廁所怎麼辦?醫材耗的太快又怕來不及補。

站在大門、車道管制出入口的同仁

回想今年初管制出入口的同仁,真是驚險。大家都是行政人員,醫療人員忙於線上,突然間醫院封閉一半以上的出入口,雖然開放的不多,但每天24小時必須都有人輪值,要量體溫、查身份、查旅遊史、要求戴口罩,協助處理民眾出入醫院的管理,算下來需要不少人力。
為何說驚險?因為政策緊急,大家來不及防範,上前線時,唯一的防護「僅有口罩一個」,配上酒精一瓶,出入的民眾有各種來源,那時好像是本土案例一直出現的時刻,沒有人知道會遇上什麼,在車道的同仁,還得把頭探進民眾的車子裡,車上的小孩還小,得伸長手臂和脖子才量的到體溫。幸好,都沒事。
明天氣溫要驟降,站在北門和車道的同仁,身上又得貼滿暖暖包了。

守在急診、機場、港口和病毒面對面的同仁

急診,最令人擔心的單位。每天處理意外事故、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昏迷…各種急重症病人,還要身兼發燒病人的處理,醫院在外圍設立篩檢站,發燒病人專屬流程,每當看著同事穿著整套的隔離衣走出去的背影,都覺得沉重。
還有醫院派出去堅守國門的同仁,每天與這麼多從國外回來的人接觸,採集檢體,身在醫院裡的我,無法想像那裡的狀況。
誰來為我們拭去環境中的病毒?清潔同仁,一桶又一桶的消毒劑、漂白水,讓人聞了都頭暈,每一個角落、物體的表面,靠同仁親手擦掉可能殘留的病毒。
有時候忍不住想,會不會後悔在醫院工作?我個人可能天性使然,從進了護理系以後,打從心底就覺得會一直待在醫院裡,不管換了什麼職位,也許,有跟我一樣的同仁。

在檢驗科、病理科手握病毒管的同仁

一開始,醫院並沒有儀器可以做核酸檢測,所有疑似個案的檢體,全部打包好,一天一次外送到大醫院做,等到隔天以後才能知道報告,為了早點掌握院內狀況,就購置了相關設備,這樣,我們可以很快知道狀況,也不用受限於只有疾管署要求的指定個案才能測。
但是,變成檢驗科的同仁,必須暴露在病毒的威脅中,雖然做好了層層保護,不免還是會害怕。
原本,檢測量不大,最近,開放民眾可以自費篩檢,再加上機場與港口的採檢,檢測量開始驟增,甚至,為了讓急著要報告的民眾可以早點拿到報告,還有當天就要出報告的壓力。
這些天,又再要求越南、泰國等移工,在檢疫期滿後必須篩檢,檢測量是急速爆增,機器的排程都滿滿滿,為了應付這些需求,又再擴增病毒實驗室,再買儀器,意思就是,同仁的工作量要一直累加,休不完的年假只好等明年看看有沒有機會放。

下一年,期盼一樣守的好。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還有許許多多人的努力來不及記載,感謝所有為防疫盡心力的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25內容數
「醫療」兩個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冷」,我想寫一個醫療主題,分享醫院內的所見所聞帶來的一則則小故事,希望「醫院不會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rm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我的護生服,想起來還是覺得好笑,怎麼那麼可愛,怎麼真的那麼像女僕裝。 畢業後,我到底在什麼時候把它丟掉了?怎麼一點也想不起來。 不過,它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那彎曲布面的質感,藍白條紋,那白色純潔的圍裙,厚實柔軟又堅挺無比,穿上它就像穿上青春,一位新的護理師誕生。
我希望可以帶走別人記憶中所有關於我的一切,就在那一秒鐘的時間,這些曾經的互動、感動、傷害、難過、快樂、憂愁,瞬間抹掉,全部被我的真空機吸光,打包帶走。 因為不曾認識,便無從感傷。
原本,還興奮的想「上台演出,人生可能要從此不同了」;結果,跳完後的真實人生體悟是,這輩子不知要在上面跳多少場,才能有機會輪到坐在下面看。 結束後,我們6人淡淡的從後台離開,彷彿是隱形的過客,走下來時沒有人跟我們打招呼,好像我們的出現很突兀,只好就地解散,繼續回到各自的領域裡打拚。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在醫院裡最有趣的醫師,我覺得是實習醫師 醫學系最後一年,還沒脫離學校生活,但每天的日子都在醫院裡度過。 光想像他們的生活就覺得充滿挑戰,唸完痛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一般見習之後,正式進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此時還存在著學生的氣息,最是青春活力好說話。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我的護生服,想起來還是覺得好笑,怎麼那麼可愛,怎麼真的那麼像女僕裝。 畢業後,我到底在什麼時候把它丟掉了?怎麼一點也想不起來。 不過,它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那彎曲布面的質感,藍白條紋,那白色純潔的圍裙,厚實柔軟又堅挺無比,穿上它就像穿上青春,一位新的護理師誕生。
我希望可以帶走別人記憶中所有關於我的一切,就在那一秒鐘的時間,這些曾經的互動、感動、傷害、難過、快樂、憂愁,瞬間抹掉,全部被我的真空機吸光,打包帶走。 因為不曾認識,便無從感傷。
原本,還興奮的想「上台演出,人生可能要從此不同了」;結果,跳完後的真實人生體悟是,這輩子不知要在上面跳多少場,才能有機會輪到坐在下面看。 結束後,我們6人淡淡的從後台離開,彷彿是隱形的過客,走下來時沒有人跟我們打招呼,好像我們的出現很突兀,只好就地解散,繼續回到各自的領域裡打拚。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在醫院裡最有趣的醫師,我覺得是實習醫師 醫學系最後一年,還沒脫離學校生活,但每天的日子都在醫院裡度過。 光想像他們的生活就覺得充滿挑戰,唸完痛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一般見習之後,正式進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此時還存在著學生的氣息,最是青春活力好說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牙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從牙醫實習生到主治醫師的十年職涯變化。描述他在醫療體系中的成長過程,包括矯正專業的挑戰與成就感,以及醫院與診所之間的選擇。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職涯故事,也是對牙醫職業現狀的真實描繪。
Thumbnail
我是怎麼發現的?在洗澡擦沐浴乳清潔的時候,摸到有大約2公分的腫塊,摸起來像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異物感,像一個小玩具在裡面。要掛哪一科?掛醫院的乳房中心診別的門診。掛號科別名稱有些醫院是『乳房中心』或有些是『乳房外科』。
Thumbnail
許多病友與過敏、鼻塞共處了許多年,都沒有想過要積極治療。最常聽到的原因就是:『雖然不舒服但好像也習慣了~』、『不知道原來鼻塞會對身體造成其他問題』。今天蘇偉翔醫師就要來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長期鼻塞不該拖,同時帶大家認識鼻塞可能會造成哪些身體危害!
Thumbnail
夢見我是護理師,在公司幫員工做定期健康檢查,維護大家的健康。 我被主管叫進辦公室,他偷偷地跟我說,說我的細菌檢測是陽性,他們要幫我治療。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疾病,但需要把我的座位移到特別的角落去辦公。 因為我是護士,我還需要繼續幫病人做檢驗,覺得有點沮喪。我明明是去維護人家的健康,結果我自己卻感染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其實我是一個很愛下廚的人。 只是這一年多來我始終沒辦法完成這個心願。
基本上,說是有理解,其實就是在聽嗓音,就能聽出個性。 只是,星星兒的聽覺放大,更準。 因為我只是在進行,未來的能力。 我想,主給我的聲音做媒介,必然有用。 三分鐘熱度的嗓音 其實我所感到的嗓音,具有不耐煩的感覺。 因此,阿謄的嗓音,就有三分鐘熱度的感覺。 短暫的進步,又鬆懈了,反而,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牙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從牙醫實習生到主治醫師的十年職涯變化。描述他在醫療體系中的成長過程,包括矯正專業的挑戰與成就感,以及醫院與診所之間的選擇。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職涯故事,也是對牙醫職業現狀的真實描繪。
Thumbnail
我是怎麼發現的?在洗澡擦沐浴乳清潔的時候,摸到有大約2公分的腫塊,摸起來像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異物感,像一個小玩具在裡面。要掛哪一科?掛醫院的乳房中心診別的門診。掛號科別名稱有些醫院是『乳房中心』或有些是『乳房外科』。
Thumbnail
許多病友與過敏、鼻塞共處了許多年,都沒有想過要積極治療。最常聽到的原因就是:『雖然不舒服但好像也習慣了~』、『不知道原來鼻塞會對身體造成其他問題』。今天蘇偉翔醫師就要來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長期鼻塞不該拖,同時帶大家認識鼻塞可能會造成哪些身體危害!
Thumbnail
夢見我是護理師,在公司幫員工做定期健康檢查,維護大家的健康。 我被主管叫進辦公室,他偷偷地跟我說,說我的細菌檢測是陽性,他們要幫我治療。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疾病,但需要把我的座位移到特別的角落去辦公。 因為我是護士,我還需要繼續幫病人做檢驗,覺得有點沮喪。我明明是去維護人家的健康,結果我自己卻感染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其實我是一個很愛下廚的人。 只是這一年多來我始終沒辦法完成這個心願。
基本上,說是有理解,其實就是在聽嗓音,就能聽出個性。 只是,星星兒的聽覺放大,更準。 因為我只是在進行,未來的能力。 我想,主給我的聲音做媒介,必然有用。 三分鐘熱度的嗓音 其實我所感到的嗓音,具有不耐煩的感覺。 因此,阿謄的嗓音,就有三分鐘熱度的感覺。 短暫的進步,又鬆懈了,反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