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Bradbury《華氏451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知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之一,不少人會拿本作和歐威爾《1984》相比,但其實兩者內容所談的中心思想還是有所差異。
1984》講的是政府利用改寫歷史文獻、利用電視節目內容來洗腦人民監控人民言論,問題來源是「政府」。《華氏451度》則更單純回歸「閱讀」本身——因為人們沉迷於電視節目,甚至把電視裡的角色當成「真正的家人」,於是捨棄了書本,問題在於「人」自身的選擇。
麥田版封面
書籍資訊
科技發展至今,我們生活裡也充斥的「四面電視牆」——開著電視當背景音、開著手機刷臉書、開著電腦工作或寫作業、開著平板追追劇——同時一心四用很誇張嗎?不,一點也不,這是我曾在不同人身上看過的重覆畫面。
親朋好友們許久不見約出來聚餐聊近況,上了餐桌卻反而相對無言,一整桌人都在低頭刷手機更是常見,彷彿離了社交軟體就再也無法維繫人際關係。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就是打火隊長畢提用「書」來反質疑男主蒙塔格的一段。
在如此時空背景下,畢提居然可以「引經據典」反駁(順便洗腦)男主蒙塔格,這代表畢提一定看過很多書,並把書中內容消化為己用,才能說出這麼一番乍看很有道理的大道理(?)
但畢提既然讀過這麼多書,那怎麼還會支持燒書呢?
或許這也點出即便讀了再多書,知道很多道理,也不代表有相同的勇氣反抗社會普遍價值觀與立場,選擇從來只在「人」身上。
當蒙塔格沒辦法用拼盡全力也想保護的「書」來說服畢提,反被畢提成功用「書」激怒,並同時按下火焰槍開關那瞬間,蒙塔格其實就輸了。在我看來,即便畢提是「邪惡方」立場,但他確實利用了從書本裡得來的「知識」將蒙塔格說的啞口無言。
反觀男主口口聲聲像個憤青似的說書有多重要,卻無法真正從中獲得有用資訊,將書的內容消化成前進的動力,反而還需要前教授一步步的指示才能行動(而且最後還因自身脾氣而失敗了),瞬間覺得蒙塔格真是弱爆了!🤣
而當電視直播追捕蒙塔格過程時,螢幕裡主播高亢激昂的聲調與用詞,和「電視(家人)」刻意渲染出聳動驚人的畫面來吸引觀眾(民眾)目光——不就和現代新聞標題越露骨、越腥羶色點擊率越高;媒體看圖編故事寫八卦,更能獲得關注一樣?根本沒人在乎內容真假,1953年的作品竟如此精準預測到了這一切。

對照現在台灣,在人民普遍質疑政府所做所為的情況下(當然某方面來說這是民主的優點之一🤣),我們反而更應該注意的是悄悄隱藏在底下的大財團、打著專業名號的團體、以及為求收視點擊不管內容的各類媒體等。
他們操縱著大數據並為之利用製成「假新聞(Fake news)」或不斷增生複製的「內容農場(content farm)」來達到最終目的,而我們一般民眾則在亳不知情下傻傻的成為他們操弄的資料之一。面對各式傳播媒體,無論真假消息我們都應審慎判斷,更不要人云亦云。如何不被任何資訊/知識傳播媒介所蒙騙,才是真正重點。而這些,則取決於「自身的選擇」。

本作雖無庸置疑是反烏托邦小說裡的經典之一,但讓我有點小疑惑的是男主蒙塔格個性的轉變。
可能出於作者設計,但男主為何對書如此執著(觸發點)並沒有明確寫出。在遇見觸發他不願再燒書的失蹤女孩克萊莉絲前,他似乎就已經有意無意在藏書了,這讓我對於他之後的衝動行為有些摸不著頭緒,還是這就表示書有神祕魔力?人天生嚮往看書,渴望獲得知識?大概是我過於駑鈍,沒有get到作者深意。
總之,這點閱讀障礙不影響我對此書的推薦評價!
文末,看到即便沒書,但人已化為書本的浪漫,有點小感動。
外表是流浪漢,腦子裡卻是圖書館。我們不過是書本上那灰撲撲的書衣,除此之外,一無是處。

內容書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圖片來源:Pexels 連假沉迷打電動當中,拖到今天才來回顧。 精神時光屋類遊戲真的太可怕了,一晃眼就從白天到黑夜了。
以A子(早瀨英子)、B子(藤真美子)的AB空服員搭檔(兼好友)為主角的7則推理短篇。 其中兩位主角個性,東野用了反差極大的設定:冷靜低調的菁英美女早瀨和衝動迷糊的可愛姑娘藤。
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本身是長年關注環境議題的資深記者。 童年期間,麥可面對母親諾拉的精神耗弱、父親的不聞不問、以及同為孩子但較為敏感的哥哥時,豐富的自然環境拯救了當時年僅7歲小朋友的靈魂。 本作則是麥克從自然獲得治癒,並分享給讀者們關於大自然喜悅的自傳。
「黑湊」短篇X6。 看到「黑湊=結局反轉=不會是HE」大概已經是讀者們的基本認知了(苦笑)。 總結來說,裡面的角色們都太「自以為是」了。
個人感覺《假面飯店》系列在東野作品裡只能算中等略偏上一點點的品質,東野迷看了可以感受東野不同寫作風格(只看《假面飯店》時我覺得蠻精彩的),但若非東野迷大概只會覺得是關於飯店業的一般推理小說。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圖片來源:Pexels 連假沉迷打電動當中,拖到今天才來回顧。 精神時光屋類遊戲真的太可怕了,一晃眼就從白天到黑夜了。
以A子(早瀨英子)、B子(藤真美子)的AB空服員搭檔(兼好友)為主角的7則推理短篇。 其中兩位主角個性,東野用了反差極大的設定:冷靜低調的菁英美女早瀨和衝動迷糊的可愛姑娘藤。
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本身是長年關注環境議題的資深記者。 童年期間,麥可面對母親諾拉的精神耗弱、父親的不聞不問、以及同為孩子但較為敏感的哥哥時,豐富的自然環境拯救了當時年僅7歲小朋友的靈魂。 本作則是麥克從自然獲得治癒,並分享給讀者們關於大自然喜悅的自傳。
「黑湊」短篇X6。 看到「黑湊=結局反轉=不會是HE」大概已經是讀者們的基本認知了(苦笑)。 總結來說,裡面的角色們都太「自以為是」了。
個人感覺《假面飯店》系列在東野作品裡只能算中等略偏上一點點的品質,東野迷看了可以感受東野不同寫作風格(只看《假面飯店》時我覺得蠻精彩的),但若非東野迷大概只會覺得是關於飯店業的一般推理小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Ray Douglas Bradbury 華氏451度是煤油燃燒書本使用的溫度。 在未來世界,消防員由滅火的工作變成打火工作,成為打火員,只做燒書工作,焚燒書本。市民變得有義務舉報一切關於書籍活動,這是一本科技未來小說,但在科技發達的世界,作者想像到
Thumbnail
從1949年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1984年蘋果公司「1984」廣告,到2024年的【腦筋急轉彎2】,我不知道這段情節的出現,是刻意安排或是巧合,在荒謬逗趣的畫面之下,也隱隱然傳遞電影裡,青少年在傳統刻板教育下的反抗躁動的心。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作者: 雷.布萊伯利 原文作者: Ray Bradbury 譯者: 于而彥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06/04/10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Ray Douglas Bradbury 華氏451度是煤油燃燒書本使用的溫度。 在未來世界,消防員由滅火的工作變成打火工作,成為打火員,只做燒書工作,焚燒書本。市民變得有義務舉報一切關於書籍活動,這是一本科技未來小說,但在科技發達的世界,作者想像到
Thumbnail
從1949年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1984年蘋果公司「1984」廣告,到2024年的【腦筋急轉彎2】,我不知道這段情節的出現,是刻意安排或是巧合,在荒謬逗趣的畫面之下,也隱隱然傳遞電影裡,青少年在傳統刻板教育下的反抗躁動的心。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作者: 雷.布萊伯利 原文作者: Ray Bradbury 譯者: 于而彥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06/04/10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