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以後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25歲確實已經離開我一段時間了
青春期是在自己很排斥的國家度過的,也是一段佔據當前人生三分之一的時光,難免被潛移默化
一些回到台灣自己都匪夷所思的觀念
一些有點格格不入的自己
因人而異的一些自己感到 應該這樣嗎?的習慣反而被接受,但不變的是我一直很矛盾。
跟還在讀書那時候的自己比起來,明顯的臉皮薄了,也臉皮厚了。
可以在被無理大媽插隊的時候板起臉說 排後面好嗎?
但是無法再穿上白色褲襪或者百摺短裙了。
也變得更自我,但更懂得為在意的人著想了
對了,也開始不覺得自我是個反義詞
以前真的是心存天下,總是想著希望世界溫柔一點,自己遼闊一點
現在好像漸漸可以體會緘默的人,轉頭先走的人,利益為上的人了
但並不是我變成那樣的人
緘默是因為禍從口出,更懂得說話前捋清楚事情及說出口後的影響。
轉頭先走是因為感覺到不需要這個環境,或是這些人了。並不會對自己帶來好的磁場的人事物,就像上一篇文裡說的,我也一併斷捨離了。
利益為上是因為對自己的目標更明確了。真正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就不會再耗費心力在不相干的事物裡面了。
或許以前是覺得,自我的人不關心別人,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不過後來的現在反而是覺得將重心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才能真正地在短短的人生有所收穫吧。

比起自我,關於矛盾的自己這件事
好像還需要更多的自我理解,更多的強烈的目的我才能與它共處吧
(不想)接受矛盾的自己卻能一直努力做出不後悔的決定的自己,今天也辛苦了。
avatar-img
6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疫情加重又再次猖狂的2020年末,本該是部分人準備出門跨年,部分人(像我)則因不可抗力還在上班的時候,我想了一下今年的代表字ー
  在疫情加重又再次猖狂的2020年末,本該是部分人準備出門跨年,部分人(像我)則因不可抗力還在上班的時候,我想了一下今年的代表字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5歲的我,在2024年末回顧自身生活,感到雜亂無章,決定從自身經驗與《成為自由人》、《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兩本書中獲得啟發,規劃未來人生藍圖,期許能過著理想生活。文章規劃了三個階段性目標,並細化階段性目標與習慣養成,逐步實踐夢想。
Thumbnail
⁡ 《麵包&奶油(Bread & Butter)》 作者: 芦原妃名子 是Threads上一排人都推薦的漫畫,讓我產生共鳴、使我想看的原因,是有一則留言說:「《麵包與奶油》是25歲以上的女性看了會很有感覺的漫畫」。
Thumbnail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我曾想像過的25歲? 回顧過往每個求學階段:小學、中學、大學,我似乎都在找尋未來職涯的模樣,但其實我追尋是更底層的問題「人生志向」。成為25歲的第一天,我的身分是職業兩年的不動產估價師,風光亮麗的師字輩證照,被許多長輩稱讚:「最年輕的估價師!」,這是22歲以前的我從來無法預見的。我既已有了前途燦爛
Thumbnail
人生的第二個十年的一些想法,關於自我反思及心態成熟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標題透漏了一點年紀,本來年齡想要寫得更大一點,但是有點害羞還是寫個廣泛的25歲好了。我開始接觸跆拳道的年紀確實就是20代後半,一開始接觸這項競技之後,就拼命練習,盡我最大的所能把黑帶考試所要求的內容記住、練會,考取到了黑帶一段。但並沒有就此停下,直到現在都還在繼續練習,預計今年可以挑戰三段。在跆拳界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5歲的我,在2024年末回顧自身生活,感到雜亂無章,決定從自身經驗與《成為自由人》、《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兩本書中獲得啟發,規劃未來人生藍圖,期許能過著理想生活。文章規劃了三個階段性目標,並細化階段性目標與習慣養成,逐步實踐夢想。
Thumbnail
⁡ 《麵包&奶油(Bread & Butter)》 作者: 芦原妃名子 是Threads上一排人都推薦的漫畫,讓我產生共鳴、使我想看的原因,是有一則留言說:「《麵包與奶油》是25歲以上的女性看了會很有感覺的漫畫」。
Thumbnail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我曾想像過的25歲? 回顧過往每個求學階段:小學、中學、大學,我似乎都在找尋未來職涯的模樣,但其實我追尋是更底層的問題「人生志向」。成為25歲的第一天,我的身分是職業兩年的不動產估價師,風光亮麗的師字輩證照,被許多長輩稱讚:「最年輕的估價師!」,這是22歲以前的我從來無法預見的。我既已有了前途燦爛
Thumbnail
人生的第二個十年的一些想法,關於自我反思及心態成熟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標題透漏了一點年紀,本來年齡想要寫得更大一點,但是有點害羞還是寫個廣泛的25歲好了。我開始接觸跆拳道的年紀確實就是20代後半,一開始接觸這項競技之後,就拼命練習,盡我最大的所能把黑帶考試所要求的內容記住、練會,考取到了黑帶一段。但並沒有就此停下,直到現在都還在繼續練習,預計今年可以挑戰三段。在跆拳界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