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循環經濟應用在各個面向,特別是經濟活動中,如何著重在「使用」而非「擁有」,就是一個很好的思維轉換。在很多時候,在交通上,我們需要的是「便利的通勤」而非「擁有一輛車」; 在居家生活中,我們要的是「洗衣服的服務」而非「擁有一台洗衣機」; 在食衣住行育樂與工作幾乎所有的層面,我們需要的很可能都不是那些「所有權」,而是能夠舒適,有效率,且便宜便捷的「使用權」,這不僅是循環經濟的核心,也是近年來共享經經濟所提倡的理念,更進一步說,把產品服務化(Product as a Service),開始蔚為風潮。再說了,IT產業其實早就已經實行類似的方案,即軟體服務化(SaaS),微軟的Microsoft 365 / Azure等,就是提供使用者需要的各類服務,並透過網路定期更新版本,而非一次性的賣斷某一套軟體。
「冷卻即服務」(Cooling as a Service, CaaS)[1],在循環台灣(黃育徵,陳慧琳2021出版)這本書中,就分享到這麼一個非常有趣且創新的商業模式,由Kigali冷卻效率計畫和巴塞爾永續能源總署(BASE)聯合倡議推動,旨在透過金融業的支持,讓生產者可以從買賣空調產品,轉而變成服務提供商,客戶也能夠因為不用負擔初期的建置成本,從而可以選擇更高品質,高階的機組,設備和系統,並採取冷氣的使用時數,效能與品質作為付費基礎。而為什麼金融業的支持很重要?是因為既然初期成本轉移到服務提供商,那這些相對較大額度的啟動資金,就會需要設計適當的金融架構,例如租賃融資方案,能源類型的應收帳款,或是私募基金等方式來籌措。
荷蘭的史基浦機場,就是全球首座「租賃」照明機場,由老牌的燈泡公司飛利浦(當然他們現在的業務遠不止燈泡),賣的是「照明時數」而非「燈具」。這種被稱為Pay per Lux的創新服務, 飛利浦與史基浦機場簽下了為期15年的照明方案合約,設計並置入3千多組節能照明設備,而客戶方(機場)則是提出了相關要求,例如每個區域需要的流明(lumen),並按月支付照明的租賃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