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紅豆鬆糕

記得第一次吃紅豆鬆糕,是實習完那年過年,郭老師讓我帶一個鼎泰豐的鬆糕回台南,從沒吃過這東西的我,吃了一口驚為天人,覺得怎麼有這麼神奇美味的食物,頓時不知道該感傷自己是井底之蛙,還是用食物其實有地域差異來安慰自己。
後來,還住在東門站附近的我,偶爾到江浙餐館吃東西,都會點一小塊紅豆鬆糕來解饞。
每次我都小心翼翼地小口小口吃,一方面是想要好好感受微鬆帶有點Q的口感,以及在嘴中化開伴著紅豆的米香,另一方面是,這一小塊真的太貴了,切片的角度遠不及一片甜點店的蛋糕,且上面沒有華麗的裝飾,吃起來似乎是很簡單材料做成,因此,我一直提醒自己,這東西好吃,但一定要細細品嚐,這樣會覺得比較划算。
偶然間看到網路上陳妍希老師直播做紅豆鬆糕,觸及心裡對紅豆鬆糕這些記憶,決定在這寫論文的空檔,自己來試試看。
為了確保能「盡量」成功,我難得搬出磅秤來仔細就算材料份量,我平常做饅頭煮菜基本上都是靠感覺,隨意抓取各種材料、粉量跟水量。
接著就按照影片的指示,開始把在來米粉、糯米粉還有水搓在一起,搓完粉就一點一點的過篩,而且要非常小心確保篩鬆的粉不會結塊。
最後就一層粉一層紅豆慢慢鋪上,再放進電鍋蒸。
蒸熟後試吃發現,吃起來味道口感有一點像,但我似乎在第一步驟,把水跟粉搓在一起時不夠細膩均勻,因此並非每一點點的粉都有含到水分,如此一來,鬆糕吃起來有些部分會過Q,有些部分則會過乾。
這時我才突然發現,紅豆鬆糕完全是貴在手工還有技術,材料成本其實不到50元,但一個可以賣三、四百完全就是那細緻的純手工,還有分寸拿捏得宜的材料比例控制。(我還查了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取代將含水粉末過篩這個步驟,結果大家都說要自己篩)
做了饅頭、餃子、餅類等中式小點後發現,中式點心其實配方比例幾乎都是參考用,很多細節都必須要仔細拿捏,這些粉、漿、團都會隨著天氣、材料本身而有不同的氣息,需要慢慢去感受麵團的軟硬、乾濕,蒸的時間也都會因為鍋具、水量、火勢等有時間上的差別,這些都需要經驗跟感覺,而且在製作過程,能夠調整的不只有「口味」及「外觀」,還包含「口感」。
中式小點不大沾油,麵團都要處理的三光,做完之後善後容易,這原是我開始嘗試製作的原因,但後來發現,中式點心的迷人之處其實就在於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可是一口咬下就可以知道這個製作者有多少功力,注意到多少細節,放了多少力氣在裡面。
和水搓好的粉要全部過篩
開始蒸囉
出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