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故事#9|那一年,父女倆的秘密

生病故事#9|那一年,父女倆的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頭髮,是女人的第二條命。

頭髮,是女人的第二條命。

「無論爸媽如何強迫,我都不要去上學。」我想著自己現在的鬼樣子,根本無法見人。度日如年的暑假即將結束,因病剃去的頭髮只長了五公分,開學日愈近,我的心就愈顯得陰鬱。

開學日當天,我躲在被窩裡計畫著如何抵抗父母之命,然而父親已默默起床梳洗,遲遲沒來叫我,直到聽見汽車引擎由大轉小,才發現他已駕車上班,原來他的決定跟我一樣。

不過,方式可不一樣。十一歲的我,只會計畫如何不去學校,但四十三歲的父親想的卻是如何解決女兒的拒學問題。

日落西山之際,一台暗紅舊車從中興新村的役政署迅速離開,最後停進三合院,一如往常穿著白襯衫的父親以比平時還快的速度下了車。

我還來不及用落寞的眼神歡迎他下班回家,父親便開口說道:「等等吃完飯,我載妳去買假髮。」父親解決問題的方法令我又喜又恐,喜的是我頂上有毛了,恐的是若被同學發現是假髮,我該如何自處。

一向行事從容的父親,難得隨便扒了幾口飯,就開車載我出門。我們從半山腰開到市區,再從南投市繞至草屯鎮,問了多家理髮廳卻都吃閉門羹,車子的引擎愈熱,我的心就愈淒涼。

算了吧!算了吧!大不了我就一年半載不去學校而已。正當我滿心絕望,父親卻駛向全長十八公里的中投高速公路,這是草屯與台中相連的省道,也是父女連心的道路。

三十分鐘的車程,坐在後座的我靜靜看著父親的後腦勺,髮絲的顏色隨著兩旁路燈的照射而變化,也隱約照亮後頸因年邁而形成的紋路。父親竭盡心力為我四處奔波,而我像極了被保護卻無所適從的幼鳥。

抵達台中,又在市區晃蕩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某個街角尋覓到一間不起眼的假髮專賣店。我從各式各樣的假髮中選定了一頂又長又黑的假髮。天啊,一頂假髮居然要價三千多元,這可是父親十分之一的月薪,但他為了我,竟闊氣地掏出錢買下。

這趟旅程還沒有結束,父親帶著我到理髮廳,微微笑著說:「戴上假髮,就可以剪妳喜歡的髮型了。」

非我真髮,再好也是徒然,但我拉大嘴角上揚的弧度,企圖淡化滑落臉頰的淚水,布滿血絲的雙眼望向父親,瞧見那溫柔的眼神,宛如寒冬中的太陽,改變了世界的亮度,溫暖了心的溫度。

本文首刊於《聯合報》2016.08.07 〈家人關係 那一年,父女倆的秘密〉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5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會願意花錢去諮商呢?」 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是看了一些心理相關的書,書裡文字講中了他們的處境與狀態,使他們下定決心要來療癒自己的傷痛。 很有趣的是,有幾個來談者問過我:「到底什麼是內在小孩?要怎麼療癒內在小孩呢?」 透過這篇文章來回答這問題,分享如何透過牌卡與內在小孩相遇!
缺陷,其實是生命的禮物。 我走進輔導室時,恰巧聽到學生正向我的同事抱怨自己,因故無法吃某種食物而情緒低落,同事向學生調侃我說:「剛走進來的老師,她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不信你去問她。」 學生納悶地跑來問我,我溫柔而和緩地向她解釋,由於自小罹患乾癬症,許多加工食品都不宜攝取。她繼續追問我什麼是乾癬,我
只要有機會到台灣各處旅遊,我便會在自創的「『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的邂逅」臉書社團上,邀請社團會員們共進午餐。今年趁著端午節北上遊玩,特別安排了淡水病友聚會。 此次聚會成員組成與以往不太相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同樣都擔任管理階層的Fe與Dk兩人,他們收入優渥、經濟無虞,卻仍受生活壓力之苦。
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會願意花錢去諮商呢?」 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是看了一些心理相關的書,書裡文字講中了他們的處境與狀態,使他們下定決心要來療癒自己的傷痛。 很有趣的是,有幾個來談者問過我:「到底什麼是內在小孩?要怎麼療癒內在小孩呢?」 透過這篇文章來回答這問題,分享如何透過牌卡與內在小孩相遇!
缺陷,其實是生命的禮物。 我走進輔導室時,恰巧聽到學生正向我的同事抱怨自己,因故無法吃某種食物而情緒低落,同事向學生調侃我說:「剛走進來的老師,她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不信你去問她。」 學生納悶地跑來問我,我溫柔而和緩地向她解釋,由於自小罹患乾癬症,許多加工食品都不宜攝取。她繼續追問我什麼是乾癬,我
只要有機會到台灣各處旅遊,我便會在自創的「『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的邂逅」臉書社團上,邀請社團會員們共進午餐。今年趁著端午節北上遊玩,特別安排了淡水病友聚會。 此次聚會成員組成與以往不太相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同樣都擔任管理階層的Fe與Dk兩人,他們收入優渥、經濟無虞,卻仍受生活壓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