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壺過程,你當然會注入對成品的想像和預期樣貌。但事實上,你無法百分百掌握每一批土坯的燒成結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驚嚇(笑),但這也是手拉坏製壺的樂趣啦!」七年級生的林成祐老師咧開嘴笑著說道。
投入手拉坯壺資歷約七年,從小受茶壺世家的薰陶,擁有畫圖及手工藝的天分,除了汽車模型,陶土也是他的玩具。然而,以手拉坯製壺為一生職志,原先並不在老師的規劃藍圖之中。
如同老師的作品「窯變壺」,土坯燒成前後的釉彩變化,往往出乎創作者意料之外;人生的發展與際遇,也總是難以預料,卻因此擁有轉折後的精彩。
在人人上大學、男孩進竹科工作的年代,林成祐老師跟著社會期待,考進臺北前三志願高中,並順利推甄就讀北部知名大學,畢業後在科技公司擔任品保工程師。也許就這樣在科技業發展、結婚生子,跟著大多數理工科男孩的人生藍圖走到退休吧? 面對科技業的超時工作,以及公司文化和自我對「品質追求」價值觀的相互抵觸,老師開始寄情於冶陶,同時斜槓接案,幫忙鶯歌其他茶壺老師修整壺身。當時還未滿30歲的老師,即將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夢想:和所愛的人共組家庭,一起養育孩子長大。「我想和我的孩子一起學習、運動,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好。」 為了能夠兼顧家庭、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並實現自我對「創作」及「品質」的理念,老師幾經思考後決心辭去工作,在父親林永輝老師手把手指導下,同時向家族其他資深製壺名家請益,自此專心致志於陶壺創作,走上手拉坯製壺的職人之路。
從品保工程師到茶壺職人,不變的是對製作品質的堅持、對完美比例的追求。
要能泡出一杯好茶,好茶葉、好水、好茶壺,三者兼備即相得益彰。所謂的好茶壺,林成祐老師認為,出水順暢、壺蓋密合度佳是基本條件,在那之上,茶壺整體造型的黃金比例及細緻美感,則是老師對自身所作「好茶壺」追求的第三要件,也是老師揮灑創意的空間。 從茶壺表面的滑順觸感,壺耳、壺身、壺嘴三者接合處的了無痕跡,壺口直徑占壺身整體的最適比例,到裝飾紋路寬一點或窄一些、擺放位置上方一點還是下方一些,老師無不精雕細琢,直到他的品保魂點頭為止。
除此之外,老師也在不影響泡茶者使用的前提下,尋求茶壺造型細微處的變化。「剛開始學習製作茶壺時,先從模仿開始,觀摩其他老師作品的風格,吸取各家優點,之後再慢慢從小地方加入自己對茶壺美觀的詮釋,像是壺耳和壺蓋蒂頭,稍做變化,整體造型就呈現出不同的美感。」 出身自茶壺世家,也讓老師得以汲取家族多位茶壺名家的優點及特色,如林永輝老師的釉彩經驗、陳錄垚老師的刻紋工法、陳俞宏老師的細緻手藝、陳俞壯老師的無窮創意,從中融合後,再創造出屬於老師的個人風格。
製壺人生,無法掌握結果,享受創作過程的樂趣,甘之如飴。
對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窯變」系列。多彩色料在壺身恣意揮灑,沒有既定的框架拘束,從不同角度觀賞有不同的感動。 老師說,「窯變」是運用釉料的分子特性,在有限的顏色選擇下,因上釉的噴法、釉料配比、窯溫變化,加上坯體形狀不同,排列組合出無限的燒成可能性。每一支壺看似相同,卻又不同,很有個性。 「有次成功燒出一支壺,但燒成圖樣我不甚滿意,判斷是某層釉料太薄的關係,所以下一回便稍微塗厚,哪知卻反而沒燒成功。」燒陶就是這樣,結果不可逆也難以再複製,只能欣然接受它們帶來的驚喜。 老師拿出他珍藏的三個作品,我自己將它們取名為:春天、虎紋、晶焰。這三款的釉料基底相近,卻展現出大相徑庭的風格。其中晶焰這支,特色在於壺蓋邊緣那一圈金色結晶,但後來就燒不出了。「每一支都獨一無二,不容易被複製。」
七年資歷,相比其他鶯歌製壺名家,林成祐老師仍在型塑自我風格的學習路上;相對地,也令人期待,如同老師的窯變,充滿無窮無盡的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