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Noam | 札記3:張懸:「憤怒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通常是熱情的前身」

玉米問我:「Noam我發現,你好像很少有憤怒的情緒耶?」
我跟大學社團朋友玉米因為住很近,偶爾都會相約去爬山。爬到一段路休息的時候,我跟玉米談起前幾天跟一個姊姊聊天的內容,關於工作的議題。
玉米聽完思考了一下,緩緩跟我說:「Noam,工作這個議題,你真的卡很久了!我覺得你現在的狀況就是不喜歡的事情嘗試的不夠多,喜歡的事情又不夠堅定,別人一說什麼,你又會被影響,然後停滯住了。」
玉米擔心的看了我一眼,繼續往下說:「而且我每次問你為什麼不喜歡、不想踏進去職場的時候,你總是說不出很具體的理由,我能理解這是一種感覺,可是「感覺」是沒辦法說服自己跟別人的,是吧?那如果你要選擇喜歡的事情走,在還沒有成果的時候,一定一定會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你可以很堅定的反駁嗎?」
聽到這,我有點沮喪表示:「可是,我應該如何反駁呢?比如說對方說我現在沒有做正職不穩定......我就真的沒有做呀,如何反駁呢?」玉米回我:「我們公司的大主管是位精神科醫生,她曾跟我分享過:『我在跟人對話時,都不會去正面反擊對方,因為對方一定是拿你的弱點來攻擊你,若你正面迎戰,你百分百一定輸,你要拿自己的理由去反駁』所以Noam你不用跳進去回應對方關於正職的問題,你可以跟她解釋你為什麼要做兼職,你要夠堅定、夠強烈的站住自己的立場!」其實聽完玉米說的話,真的是被大力點醒我的問題點!但下一秒頓時也感到有點羞愧,阿,我真的歷練太少了。
「嗚嗚!玉米~謝謝你一直這麼有耐心的陪我在這個坑裡......」玉米笑了回我:「畢竟你這個坑啊真的是太深了!」
玉米也鼓勵我說:「其實我覺得你只要能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把這些經歷串連起來,那之後回去職場還是很有機會的!只是看你如何表達而已~」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接著玉米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而且Noam,我通常被質疑的時候,我第一個情緒反應都會是憤怒欸,覺得對方憑什麼這樣說?然後反駁他!可是你好像很少有憤怒的情緒耶?你幾乎都是憂鬱的情緒呢~」我笑了笑,因為我也是這段期間練習覺察跟療癒後,才意識到這件事。
「我啊,其實小時候是很愛生氣的人,後來國中的時候,我最好的朋友跟我說:『每次你用言語還有冷暴力的時候,我真的都覺得很受傷......』我才驚訝發現,原來我跟我媽媽憤怒的方式一樣,原來我的憤怒也傷害到人了!從那之後,我就不再生氣了,我變的害怕表達生氣,也比以前更害怕別人生氣。但其實我只是把那個憤怒面向的自己否定、隱藏起來,她其實一直都還在。」玉米很認真的聽著我說。
「後來有位諮商研究所的姊姊找我當個案練習,她跟我說:『Noam你知道嗎,生氣跟生氣表達是兩件事喔!看見跟承認自己憤怒的情緒是第一步,這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而你選擇什麼樣方式表達憤怒,這才是第二步,你可以書寫、畫畫、跟朋友抱怨、打枕頭發洩等等,這些都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所以不要再壓抑你的情緒了。』聽完後,我突然鬆了一口氣,原來是我一直把這兩者混淆了。」我笑著說。
我緊接著說:「啊!聊到憤怒這件事,我在想我一直沒什麼熱情,或許也跟我很少有憤怒情緒有關?哈哈 你聽過憤怒是熱情的前身這個說法嗎?」玉米瞪大眼睛:「好有意思的說法!我沒聽過呢~」
「哈哈 那我跟你分享喔,我之前去找一個靈性老師Safina做個案,她跟我說:『你太壓抑了,而且是從小就壓抑,你的情緒都卡在你的身體裡,你要把它打出來或是尖叫出來』然後我一陣呆滯,因為我真的感覺不到任何情緒,甚至是憤怒,我沒辦法打,我拳頭無力、也沒辦法尖叫,我喉嚨堵住。
Safina老師繼續說:『你一定要把憤怒的情緒釋放出來,不要再讓這些情緒讓你受苦了!』接著我感覺到全身都開始發麻,Safina老師提醒說:『你感到麻就是因為你又想再壓抑進去,但這樣你會卡住動彈不得,因為憤怒的力量也是熱情的力量。』最後Safina老師跟我說:『建議你可以去上拳擊課,我很多憂鬱症的個案我都鼓勵他們去打拳擊,把憤怒情緒打出來,憂鬱也就好了』」
玉米聽完驚呼說:「喔~拳擊課感覺是不錯的方法欸!我好想知道她那些憂鬱症個案上拳擊課後,是如何轉變的喔~」我笑著附和:「我也想知道呢~」玉米接著笑了說:「那Noam,剛好我最近也想運動,那我們之後一起報名拳擊課如何!說不定可以瘦我的蝴蝶袖!」聽到玉米這樣說,我覺得有點感動,謝謝她如此貼心的拉我一把。
提到憤怒跟熱情,我想到多年前在youtube上看到2012時張懸(現在叫做焦安溥)宣傳期對年輕人說的一段話,讓我非常印象深刻。我也深刻的明白到張懸不只是歌手,更是一位思想家。
圖片來源:網路
張懸站在台上說著:「憤怒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通常是熱情的前身,在它蛻變之前,所有的熱情都來自一股好奇和憤怒,所以請珍惜你的憤怒,去問問題,也去找答案。這會幫助我們停止不斷去問:『我們到底能做什麼』而是『我們現在能做什麼』憤怒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力量,只是現今主流的社會裡都會要求你們要乖、要聽話、要溫柔、要善良。但你們不要忘記了,這些都是你們與身俱來的能力。關於溫柔、關於慈悲、關於年輕人總是能感受他人,有很敏感的感受力,這些都是你們一直都有的,但是現在你們更需要的可能是『去正視你們的憤怒』、『去正視你們的需求』不論是實踐在你們的生活裡,或是不要放棄你們的發言權。」
張懸接著說:「最後,我想要跟年輕人說的是:『不要因為知道事物背後的真相,所以感覺、感受到的只有被冒犯』我看到有的年輕人會跟我說:『我知道雀巢長怎樣、我知道我們吃的牛肉、豬肉都過得很慘,那你要我怎樣?要我哭嗎?還是道歉?他們會用木已成舟的方式去想說:你告訴我這些到底有什麼用?』我其實感覺到的是年輕人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痛苦,因為只有痛苦的人才會用一個這麼尖銳的方式去反擊一個事實、或是真相。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因為多知道一點事情,感覺到的居然是害怕、恐懼或是逃避。看見越多的真相,它就會在你生活裡發芽,而你越是希望生活變好,或是去尋找方法,總有一天,你的能力、你的思考,跟你生命中擁有的機會,他們很可能會產生交集,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我希望這些話能變成我最大的感謝,可是也是祝福:請你們永遠都要知道自己與身俱來的能力,不要在社會裡輕易放棄它。謝謝你們」說完,張懸便下台一鞠躬。
關於年輕世代、談論憤怒、熱情跟回應事實,我想用張懸的這段話來作為結論。
我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才做到「看見、承認憤怒這件事」,在一次冥想畫面意識到的時候,才驚覺:我沒想到我的憤怒是這麼巨大、這麼深、積累瘋狂到可以殺人的程度。然後又要再花好久的時間才能「嘗試」去「表達跟發洩憤怒」。而有時候表達跟發洩完憤怒後,例如對空氣揍拳、打枕頭、寫文字洩憤,有時候也會浮現出歉疚、難過的情緒。然後好長一段時間再度不敢表達憤怒。
過程中反反覆覆、前前退退的,也沒什麼成效,其實我很挫折,也不知道我這樣意義何在?到底能不能釋放出來,說真的,我還是沒有答案。但我覺得,能夠從不知道自己憤怒、害怕憤怒、到現在願意去看見、練習表達憤怒,這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一步了。
而每當我發洩完憤怒時,會湧現一股很深的悲傷,眼淚都會不自覺掉下。這讓我意識到,或許總是用憤怒表達情緒的人,是用攻擊來掩蓋背後的悲傷,而總是用憂鬱表達情緒的人,是在壓抑藏在眼淚裡的憤怒。

【後記】 覺得要找搭配的圖好難喔!找好久哈哈,後來想到了奈良美智的插畫,因為畫中呈現出憤怒、孤獨、內在孩子的狀態很符合。 而她手上拿著的蠟燭嗎?我會想解讀成憤怒蛻變後的熱情、我們與身俱來的良善、關於溫柔、關於慈悲、也關於感受力,是我們在人生黑暗中指引的燭光。而奈良美智本人將這些感受表達為插畫,也將對畫畫這件事的熱情放進去,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連結象徵:關乎憤怒與熱情這件事。 所以放上了這個插畫,希望你們喜歡這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