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知香港歷史的香港人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香港是我家,但我卻對這個「家」一無所知。我出生在此,在這兒成長、接受教育,但卻無法對外人講述自己成長地的歷史或特點。
「香港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現在的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四小龍、東方之珠。」這是我所認知的香港歷史。但事實又是不是這樣?
完全不是。據《新安縣志》記載,香港在清朝時,己經是一個轉口港。又怎會我口中的一個小漁村呢?
我們學校的課程很少提及香港本土的歷史。我們的歷史科重點在西方的歷史:一戰、二戰、文藝復興; 我們的中史科重點在中國的朝代的更替。沒有一個科目是以香港歷史作為主體的。那我們是透過什麼去認識香港的過去?
我們是透過上一代口述、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電視節目去認識香港的過去。這讓我們對過去香港只有零碎的認識。因為我們並沒有系統性的去了解香港的歷史,頂多是知道香港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存在。
連我們自己也對自己的「家」沒太多認識,又怎能期望我們可能對外人表達自己地方的特點? 更遑論建立自我身份認同。
由於香港社運的關係,也讓我與中國的網民多了接觸,讓我感到自己有要對香港歷史的需要。因為中國傳達給他們國民有關香港的歷史是跟香港人所認知的完全不同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指當年97金融風暴時,是中國政府出手救了香港股市(見下圖紅圈)。
這是一段在香港whatsapp群組流傳的訊息。內容談及中國對香港的「恩情」,並指謫香港人不感恩中國政府。 來源﹕網上
我當時看到的時候真的嚇了一大跳,因為這根本不合理。原因如下:
  1. 香港金融風暴是在1997年8月開始的,並非是他們口中的1998年。
  2. 中國在1997年根本是沒有能力去承接這樣大的資金流動的。因為當時中國的發展仍在起步階段(參見1,2),根本沒能力承受這樣大的風險。若是中國政府出手救香港的股市,那盈富基金(參見3)就不會出現。
  3. 若中國真的出手去干預香港股市的話,這有機會違反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河水不犯井水」的香港政策(参見4),會遭受很強的國際輿論壓力,而且外國也會對中國失去信心(畢竟香港1997年才剛回歸中國),這對中國的整體發展不利。
綜上所述,當年的中國根本沒有能力去幫助香港對抗金融風暴,也因此所謂「中國在98金融風暴救香港」根本是子虛烏有
這種對於我們來說是基本知識的事情,怎麼到他們口中就被歪曲成那樣?
我感到有危機感,會不會有一天,我所經歷過的時光,會被他們全都改寫?
再加上最近香港電台一個個節目(參見6)被暫停,讓我更害怕。在這些被暫停的節目中,包含了一個關於歷史的清談節目<<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參見5)。這個節目有某些集數談及香港本土歷史(參見7),裡面的內容不會一面倒批評一邊,主持人不單會以中國為本位去講歷史,也會站在其他亞洲國家的立場去看歷史。這個節目讓我知道,我們的中國歷史科是以中國為主幹去看其他地方。它讓我有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歷史,也讓我更理解別人對歷史的看法。歷史是可以從多角度分析的,從不同的角度看,有機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我不知道在這個「改革」後,這些節目還會不會存在,還是會變成了只有空殼的清談節目。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1984》
我很害怕,我很害怕我自己終有一天會活在一個平行時空。現在、過去也不斷被當權者任意刪改,最後失去對世界的安全感。
現在的我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只有趁著香港歷史還未給中共政府完全刪改前,盡量多去了解她的歷史,以及學習如何透過綜合不同來源的資訊去分析到底這些歷史有沒有被刪減。
參考資料:
4.區漢宗:「井水不犯河水」的歷史變遷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20-05/13/41321.html
5.有關港台清談電視節目《五夜講場》暫停製作的新聞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83196-20210329.htm
7.香港電台有關香港歷史的節目《五夜講場2020-歷史係咁話:滄波不歸成踏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gUT-1OfGI&list=PLuwJy35eAVaJv3m3sK1eqjUrsR0eTsXqt&index=10
avatar-img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負能大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僱員,你對於同一階級同事放取長病假有什麼看法呢?
在這個紛亂的社會氛圍,要學習尋找自我內心的平靜,與自己對話。
對於填寫閱讀報告的經驗與反思
在不同的環境下,對《六國論》的感受會有所不同。唸書的時候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文章的文字沒變,只是讀者的思維變了,感受也就改變了
火,一種與我們生活、文化密不可分的東西。到底是怎樣存在在我們的社會? 它又怎樣與我們的文化扯上關係? 在閱讀《華氏451度》後,可能你會找到答案
作為僱員,你對於同一階級同事放取長病假有什麼看法呢?
在這個紛亂的社會氛圍,要學習尋找自我內心的平靜,與自己對話。
對於填寫閱讀報告的經驗與反思
在不同的環境下,對《六國論》的感受會有所不同。唸書的時候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文章的文字沒變,只是讀者的思維變了,感受也就改變了
火,一種與我們生活、文化密不可分的東西。到底是怎樣存在在我們的社會? 它又怎樣與我們的文化扯上關係? 在閱讀《華氏451度》後,可能你會找到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