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天,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以及一群設計及創作團隊,發起了K2 Project,透過群眾募資、舉辦系列講座等活動,支持他們出發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藉機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海拔登山運動。當初我也熱血地贊助了這個計畫(雖然不算是真正有在爬山,但有一些背景因素) ,透過粉專、募資專頁以及週刊編輯的報導,一點一點地更新進度,最後雖然未能攻頂,但過程確實相當激勵人心。
2021年2月,當時跟著元植跟阿果入山的隨行報導者陳德政,帶給了我們這本書。他在作者介紹中,說自己「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今年剛好也要步入35歲的自己,是否也有契機開始走入山林呢?
登山與我的距離
國小,假日的時候,爸爸偶爾會帶我跟妹妹去走圓通寺步道。因為會流很多汗、又要早起、走步道也有點辛苦,所以那時候不是很喜歡這個行程 XD 但或許鼻子已經默默記下了屬於山的氣息。一直到某一天,我在Mangasick遇到了一部漫畫,就此點燃了我對山徑的想望,那就是尖端出版社出版、石塚真一所畫的《岳》,以日本的阿爾卑斯山為背景,描述山難救助與主角島崎三步的登山生活。看了真的是驚為天人,甚至還請當時人在香港的朋友幫我買了台灣那時還沒出中文版的部分。《岳》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山的美好與殘酷,從此我開始看跟登山相關的作品。
在《岳》之後,又看了夢枕獏的《眾神的山嶺》(也看了谷口治郎的漫畫版本);阿泰和呆呆的《山知道》、《步知道》和《折返》;2017年在尼泊爾遭逢山區大雪罹難的劉宸君所留下的文集《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以及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赤手登峰》等等。總之是在心理上做好了登山健行的準備 XD
終於,2016年踏上了富士山頂,也去了一趟兩天一夜的熊野古道健行,直到現在仍然印象深刻,也期待疫情後能早日再次重訪。去年則是跟朋友去了合歡主峰跟東峰,風景真的令人心曠神怡。登山經驗淺薄如我,衡量自己的體力跟財力,知道這輩子應該是無望登山了(健行應該還可以負擔 XD),那麼就繼續閱讀登山文學吧!
K2:登山者之山,世界第二高峰
相較於登頂人次已破8,000,且已建立起商業模式的珠穆朗瑪峰,地處偏遠且難度更高的K2是職業登山家的山。陳德政跟著元植、阿果一路挺進野地,一步步地走過蠻荒、走過冰雪,抵達K2的基地營,在那裡等待、記錄兩人的攀登過程,也同時回顧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思索自己究竟是如何一路走來,抵達K2的面前。
登山健行在心理層面確實是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吧。扛著背包、靠著自己的雙腿,確實地讓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過程中或許難免會問自己「我在哪裡?我是誰?」但能夠看到壯闊大景,一路上的辛苦就都值得了吧?或許也能透過行走的過程,放下一些在都市中沒有辦法放下的東西。而至於下山的艱辛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五五身樂團《加里山假期》的歌詞中說:「下山的路比上山陡。」真的是沒有比這更簡單扼要的註解了 XD
回憶2016年的富士山行,一個人在逢魔之時,沒有頭燈(錯誤示範)、頂著狂風匍匐往御來光館前進,山神確實是存在的吧?祂正俯身看著不自量力、打算登頂的我吧?那時真切地對大自然起了敬畏之心,幸好山神保佑最後順利抵達小屋,同行的夥伴們也都平安,當天的晚餐真的是最棒的饗宴。隔天靠著微弱的頭燈往山頂去、在寒風中看日出、沿著山頂火山口繞行一圈、登上劍峰,最後困苦地下山 XD 雖然過程非常累非常辛苦,但將來如果還有體力的話,真的希望能再去一次呢。
撤退
人為什麼要爬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英國登山家馬洛里的經典名言傳誦至今,我想也能夠用來說明2019年阿果與元植的撤退決定。離山頂剩下400公尺,要做出這個決定,其中的壓力跟困難實在難以言喻,雖然書中輕描淡寫的說「不爬了」,但想必內心的掙扎和糾結肯定是千絲萬縷。最後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以及安全的考量決定放棄,相信一定是當下最好的安排,而K2也會持續在那裡等待兩人未來再來挑戰。
群山之島
回到台灣,在2019年「開放山林」政策之後,一方面民眾能夠更自由地去親近山,但另一方面,全民的山林教育也應該盡快迎頭趕上,以免更多不必要的山難悲劇發生。如果山林教育能做好,相信不只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對於高山環境保護也會有所助益。
最近公視製作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介紹四位台灣登山家、跟著他們走入山林,看看他們所看到的風景、一窺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沒錢沒時間沒體力到山裡走走的話,不妨看看畫面,過過乾癮吧!
延伸閱讀
書名:《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作者:陳德政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