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大秦王朝-戰國第一秦獻公】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大多數的中原國家,對這個問題半點解決方案也沒有,所以到了中期,出現一個名叫孔丘的男子,呼籲大家重拾君臣之道。
當然孔丘的哲學跟後來漢宋推崇的有一些差異,最簡單的一個就是孔老先生認為,如果臣子比較賢明,那國君由臣子來繼承也是可以的。
你這種學說會受到國君歡迎才有鬼咧……
相對邊疆的秦國,採取了兄終弟及跟殉葬制度,來避免小諸侯奪權的方式,持續了一百多年,讓秦國相對穩定。
但晉秦的鬥爭持續到春秋後期,晉國開始干涉起秦國的國君繼承。
為什麼晉國突然發現了這個招數?因為在前面兩百年的歲月中,趙氏在晉國並不十分強大。但隨著三家分晉的來到,我們都知道,趙氏站起來了。
這支晉國趙氏家族,正是秦國嬴姓本家,是為嬴姓趙氏。
趙氏派出嬴姓子弟前往秦國奪權,其實就好像漢獻帝掛掉,漢中王劉備衝進洛陽說,我最適合繼承。
幾乎就跟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同樣的時期,秦國也一起陷入了混亂之中。年僅三歲的秦出公繼位,太后掌政,重用自己的親信,讓原本的秦國卿大夫們相當不爽。
這時候,嬴姓趙氏已經擔任過兩任秦國國君,而這也讓嬴姓趙氏以秦國公子自居。
一個名為嬴連,實為趙連,人在魏國的公子,便打算回秦國爭權。
嬴連的行程並不順利,邊塞的秦國守將不讓他通過,於是他繞道改行,卻又碰上秦國太后派來抓他的部隊。這時候,嬴連並沒有得到魏國的支持,所以身邊並沒有像他爺爺一樣有著別國軍隊護送。
但敢於孤身入秦,必有所恃。嬴連所倚仗的,就是秦國庶長的支持。
這位庶長及時趕到,引發了一場兵變。
於是原本來逮捕嬴連的部隊,一轉身便成了支持嬴連的軍隊,浩浩蕩蕩的開回秦都,逼死太后,殺死秦出公。
嬴連成了新一任的秦獻公。
魏國雖然沒有派兵支持秦獻公,但他們其實也是故意放走秦獻公的。趁著秦國內部政變,魏國出兵搶下秦國大片的河西之地。
身上沒有包袱的秦獻公,開始對秦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雖然外國挾制被避免了,但國內小諸侯勢力仍是威脅。與其說秦獻公對整個大秦國改革,不如說他是先針對自己的勢力進行強化。
國君強,諸侯才會聽話,秦獻公也是略懂略懂,首先為了安撫諸侯,秦獻公下令停止殉葬制度:這時候如果找人陪葬秦出公,那秦獻公不如拿刀捅自己比較快。
正當諸侯們覺得,唉唷不錯這個屌,秦獻公立刻遷都搬家。
秦國的定都向來以戰略為主,秦獻公以對抗三晉、收復失地為由,把首都遷往了渭北平原。一來避免了諸侯的挾制,二來別忘了,他可是黃河平原長大的。
良田對於三晉有多重要,秦獻公都看在眼裡。
這次遷都的附加價值,就是開闢良田。
隨著新都櫟陽逐漸富饒起來,秦獻公又接著開始推行商業交易制度,把整個秦國的經濟重心轉移過來……
「哈哈哈,沒有我的小米你們已經活不下去了吧。」
「我……我有蘋果啊。」(誤)
花了三年,讓秦國諸侯必須倚靠秦的首都來運作,秦獻公這個真的是兵不血刃奪回統治權。
緊接著就是要鞏固跟強兵,秦獻公開始下令重新整理戶口,有效的安排人力,把他管理小秦富強的制度,逐漸推廣到整個大秦。這邊才是最困難的地方,中間還碰到大型瘟疫,秦獻公花了八年,終於,秦國再次偉大。先是擊敗韓魏,繼而推進把這時候還活著的小晉也往死裡打。
秦獻公不再像先祖那樣,寄望侯爵來提拔秦國,他直接就打到了天子家門口。要不是現在已經被歸類成戰國時代,秦獻公當個第六霸主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事情。
雖然秦獻公幫助秦國恢復過來,但仍是未奪回河西失地就過世了。
在人們討論,誰是一個名君好皇帝的時候,很少人會想到秦獻公。
但事實上,他在一個沒有名臣名相輔助的情況下,這麼有條有理一步步讓秦國重回爭霸之位,才真正是過硬的本事。
當然,上面也提到,其實秦獻公並不是一開始就治理一個國家,而是從小處著手,帶動納入其他諸侯來讓整個國家車輪運作。
秦獻公不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唯一這麼做的,不過要像他本身是國君又只能治理小地方,這樣的條件是不多的。
但你只要直接對比東周天子,就可以知道秦獻公在那樣的時代有多麼厲害了。
時序已經進入戰國,厲害的人陸續要出現了。
我們的視角,也會慢慢從國君身上,轉往那些劃時代的強者。
秦獻公做為兩個時代最重要的銜接者,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