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公孫鞅傳】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這條命令不只是秦國國內頭條,更是國際要聞。一個年輕人,就從魏國來到了秦國覲見秦孝公。

「我,有計。」

這個年輕人,名叫公孫鞅,也就是後來的商鞅。


raw-image

公孫鞅原本是衛國的公子,但庶出,沒有繼承權,便去到魏國,給宰相公叔痤當侍從官,大概是世子伴讀的職務。

宰相的世子,放在東漢末年,就是類似曹丕四友的角色。

公叔痤很欣賞公孫鞅,但還沒能為他向魏王討個一官半職,自己就生了重病。

魏王很擔心宰相的病情,親自前來探問:「先生要是就這麼走了,我們的國家該怎麼辦呢?」

公叔痤說,「我手下有個名叫公孫鞅的年輕人有奇才,把國家交給他就沒問題了。」

魏王不置可否,糟糕相國已經病得神智不清了啊。看來自己這趟白跑了,魏王就要離去。

公叔痤請魏王稍等,屏退侍從僕役,又道:「這個人如果你不能起用,千萬要殺了他,不要讓他去到其他國家。」

魏王看宰相這麼認真,只好答應,便離開了。

等到魏王離開,公叔痤就把公孫鞅找來,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情,要他趕快離開魏國。

公叔痤在發什麼神經?其實他自己有說明。

魏王來求教,那公叔痤是主,王是客。但客不接受建議,公叔痤就只能以臣子的身分出謀。他不希望違背君臣之道。

魏王跟公叔痤是君臣,公叔痤跟公孫鞅也是君臣。是故公叔痤仍是把原委告訴了公孫鞅。

公孫鞅聽完,便說:「他既然不聽你的話,那也必然不會派人殺我。我不走。」

果然公叔痤過世後,魏王也沒當有這回事。而公孫鞅盡了他自己的君臣之義,也沒有打算繼續幫魏國服務。正好聽說了秦孝公的招賢令,遂前往秦國。

按照史記的說法,雙方並非一拍即合。

公孫鞅先跟秦孝公談論三皇五帝的聖人之治,孝公聽到打瞌睡,把公孫鞅趕出去。第二次公孫鞅又來,談論商周天子征服天下的戰略,孝公表示很好,還是把公孫鞅「請」出去。

於是公孫鞅就三顧皇宮,這次談論的是春秋五霸的富國強兵之術,秦孝公才雙眼放光,跟公孫鞅暢談了幾天幾夜。

而公孫鞅出來後,則評斷秦孝公難成大業,無法與古聖人比肩。

關於秦孝公跟公孫鞅會面的對話,《秦史》的作者王蘧常先生認為疑點重重。

其實就是說,公孫鞅本身擅長刑名之法,霸道富國強兵確實可能是他的專長。但是要他去推廣古聖人的帝王之道……這擺明是儒家人設啊。

而且公孫鞅本來就知道秦孝公在徵求霸道人才,還在那邊嘴孔仲尼治國術,是頭去撞到嗎?

這就好像劉備見了諸葛亮,諸葛亮開始跟劉備說應該如何治理人民……真這樣搞,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大概不會用這個人吧。

所以王蘧常先生刪去了司馬遷的儒家設定,簡化了這套「逆」三顧茅廬。

不過就像劉備愛上諸葛亮,關羽張飛會不爽。秦孝公打算重用公孫鞅,秦國的諸侯大臣也會不爽。

於是公孫鞅第一個任務,就是展開變法辯論大會。

我們現在看歷史,講「變法」那是輕輕巧巧,因為我們被儒家洗了幾千年,還真以為皇帝無敵國君最高。

開玩笑,光是改個停車格收費,在那個年代都有可能造成叛變。啊你就改變了諸侯們的稅收,他們會爽嗎?

公孫鞅提出的,正是利大於弊的理論。

沒有一百種新增的利益,我們不應該變法。沒有十倍以上的效率,我們不應該更換工具。更何況,什麼叫傳統就是如此?周公的禮法跟五帝難道相同嗎?

法,就是要因時因地制宜!

夏商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跟上時代改變法制。

公孫鞅這個人就算放到現代都是個戰神啊,嘴砲戰神那種。

秦國大臣被他嗆得說不出話來,時代的巨輪就開始轉動了。

公孫鞅變法的內容,讓我們先跳過。大家學生時代應該都背個爽了。其範圍遍布政治、軍事、民生制度。這其實已經是就算革命都不敢這樣改動法律的巨大變化。

所以我們也知道,公孫鞅先搞了「徙木立信」。這是針對老百姓的部分。而且事實是不太有效。

變法推行了數年,反對的聲浪那是一波接一波來。那時代,老百姓可不會上網PO文幹譙,更不要說什麼上街抗議了。反對的聲音,自然還是來自有權有勢的人。

當時公孫鞅更需要針對官員、對諸侯作出威嚇。而為什麼我們的課本都不強調這段,大家心裡有數。

於是,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段名言就上演了。包拯什麼的只是COPY CAT而已啦。

當然最後只是處罰太子身邊的人。但這也顯示出公孫鞅的執法態度,瞬間一群怕死的就閉嘴服從了。

史書很像故事,但生活從來不是故事。不管你的方法計策再怎麼有效,也不可能一次就壓住所有聲音。

但是你有沒有第二條第三條計策?

公孫鞅緊接著又採取了第三階段的連環計。

那些抗議的諸侯,可能有閱讀障礙或智能不太高,建議流放到邊疆去開墾拓土。多流汗,少廢話。就是新陳代謝不好才在那邊五四三。

三段連環計,還不是出一次打完,而是周而復始的運作。

公孫鞅徹徹底底的把秦國人民踩在腳下,完成他的變法大業。其實跟獨裁也沒太大分別就是了。

喜不喜歡,是不是政治正確那是一回事。

好笑的是,儒家很推崇管仲,但鄙視商鞅。這個就有空再研究了。

卻說那個沒任用商鞅的魏王,後來倒是用了龐涓。在孫臏出現之前,這決定還滿明智的。至少當時魏國是戰國第一強。

而隨著孫臏打敗龐涓,商鞅也趁機建議秦孝公出來撿尾刀。

什麼?公孫鞅為什麼突然變成商鞅了?

因為打三個字很累……不是,因為公孫鞅親自領兵去跟魏國交戰,大勝而歸。秦國在新獲的領土中撥出了十五座縣城,命名為商,賞賜給公孫鞅。

因為成了商國國君,所以改名商君鞅。

史記之前叫他衛鞅其實並不準確,基本上應該要叫衛公子鞅。不過司馬遷大概也很懶得寫那麼多字,反正漢代姓名已經確立,走現代風就好耶。

商君鞅並沒有得意太久,很快的,秦孝公過世。得罪過太子、秦國公子跟卿大夫的商君鞅,很快就被弄死了。

……這是我們向來熟悉的脈絡,很合理對吧?

但你記得,前面秦孝公說過,願與賢士共土嗎?

在《秦策》中有記載,秦孝公病重後,曾經找商君鞅來,打算兌現承諾讓位給他。對春秋戰國來說,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多大條的事情,秦孝公他們本來就不是原本的秦國王室。

但商鞅拒絕。

這條記錄的可信度,普遍認為不高。

不過我反而認為,如果你相信一開始商鞅在魏國的故事,應該就要相信這一段所透露出的戰國價值觀與商鞅性格。

事實上,在史記版本中,有個叫趙良的人曾勸商鞅趕快逃跑,但商鞅拒絕。何以商鞅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因為他所遵從的「君臣之義」。

商鞅不離開公叔痤,是為了他的義。不然不管他的判斷再怎麼厲害,也沒有必要賭上自己的性命。

商鞅不願意成為秦鞅,也是他的義。

但如果按照他的性格,秦孝公死後商鞅應該就可以走了?

還記得公叔痤的君臣之義嗎?他對君盡忠,對臣盡義。當公孫鞅變成商鞅後,他也不再是個光桿司令了。他有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臣子。

商君鞅,不能走。

即使他的君主已死,他仍不能背棄自己的臣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12會員
95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與其一字不漏的背歷史,不如從歷史中找到有趣的故事,啟發自己。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如此,我們先來看商鞅遊說秦孝公的故事。 史記上記載,商鞅總共遊說秦孝公三次,第一次商殃用堯舜禹湯的〈帝道〉,說給秦孝公聽,秦孝公聽了覺得無趣,狂打嗑睡,跟他的心腹大臣景監說,此人可謂是荒唐至極,以後都不想
Thumbnail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與其一字不漏的背歷史,不如從歷史中找到有趣的故事,啟發自己。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如此,我們先來看商鞅遊說秦孝公的故事。 史記上記載,商鞅總共遊說秦孝公三次,第一次商殃用堯舜禹湯的〈帝道〉,說給秦孝公聽,秦孝公聽了覺得無趣,狂打嗑睡,跟他的心腹大臣景監說,此人可謂是荒唐至極,以後都不想
Thumbnail
這次神明的小紙條,要說一個很有能力才華,立下大功勞, 但是最後卻慘死,而且還沒有人同情的歷史人物和典故。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這次神明的小紙條,要說一個很有能力才華,立下大功勞, 但是最後卻慘死,而且還沒有人同情的歷史人物和典故。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是造成秦國從春秋走來之後不衰,更進一步走向戰國七雄的關鍵。 不過不要說現代人,就連漢代的儒家都靠杯商鞅變法到不行。 多少是把暴秦的罪過算在商鞅頭上了。 儒家靠杯商鞅什麼呢?其實多半是執法嚴苛的問題。 那商鞅究竟變了什麼?他變了很多,多到把整個國家翻過來又翻過去。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是造成秦國從春秋走來之後不衰,更進一步走向戰國七雄的關鍵。 不過不要說現代人,就連漢代的儒家都靠杯商鞅變法到不行。 多少是把暴秦的罪過算在商鞅頭上了。 儒家靠杯商鞅什麼呢?其實多半是執法嚴苛的問題。 那商鞅究竟變了什麼?他變了很多,多到把整個國家翻過來又翻過去。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秦穆公的一代霸業,就從召募了公孫枝、百里奚跟蹇叔開始。 那一年,齊桓公藉口楚國不納歲貢,興兵伐楚,讓他的霸主威名到達了頂峰。
Thumbnail
秦穆公的一代霸業,就從召募了公孫枝、百里奚跟蹇叔開始。 那一年,齊桓公藉口楚國不納歲貢,興兵伐楚,讓他的霸主威名到達了頂峰。
Thumbnail
從古至今,春秋五霸有至少六種說法,其中五種都認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是前三霸。 事實上,齊晉秦這三公,都是活躍在同一個年代的。
Thumbnail
從古至今,春秋五霸有至少六種說法,其中五種都認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是前三霸。 事實上,齊晉秦這三公,都是活躍在同一個年代的。
Thumbnail
秦襄公因為扶助東周天子,而得到了諸侯之位。 自此,秦國開始了無止盡的戰爭。
Thumbnail
秦襄公因為扶助東周天子,而得到了諸侯之位。 自此,秦國開始了無止盡的戰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