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
大陸開放探親頭一年我們就趕回山東濟南老家去了,真正的主角父親沒有在行列中,他來台後孤身過了幾年,頭幾年仍有通信,他在大陸已有家庭,但爺爺看的很清楚,要他斷了回鄉的念頭,在台另組家庭,父親這才娶了台省籍的母親生了我們,但幾年後他就過逝了。
回鄉時爺爺、奶奶也早都不在了,父親在大陸兒子出面招待我們,當晚飯桌上,就有一盤炒雞蛋異香撲鼻,我們問這是什麼,大陸的大哥說是香椿芽炒雞蛋,我哥哥立刻說原來這就香椿,小時候就聽爸說過,很想念這個滋味。
父親走時我太小,沒聽過這段話。大陸大哥帶我們到院子,一顆已經快一人圍的大樹就聳立在院中,大哥說這就是香椿樹,在家鄉家家戶戶院子裡大概都有一顆,就是自己摘自己吃,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大哥說我們初春這個時候來的剛好,每年此時就是摘芽的時候。這段時間可以摘兩次芽,初生的樹芽摘掉後還會再生,再生的這一次也可以摘,之後再生的芽就不能再摘了,再摘樹就長不好了。
在家鄉幾天,香椿的料理就沒有停過,我們這些吃台灣米長大小孩,卻也能深深為這個味道著迷,不知道是不是父親的血液在我們體內發酵。臨走時大嫂在我們的行囊中塞進了一大包的香椿芽。
後來才知道香椿是極不耐貯,我們回程在香港多逗留兩天,到台灣時這些芽全黑了。
在台灣我還一直尋找這個味,幾年前去台北天母古道健行,在接近文化大學的山道旁有一位老先生挑著擔子在賣野菜,我在裡頭赫然發現有香椿芽,我立刻買了一大包,回家後按著記憶中大陸親人的做法,炒雞蛋,拌豆腐,拌麵,才解了這幾年的饞。後來在師大對面的和平超市裡也看到香椿芽一小包一包地賣,但也是時有時無。

支持作者
喜歡我的文章嗎?
avatar-img
5會員
25內容數
我當了30年的小編,我從平面媒體時代,到網路媒體時代,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新聞編輯室,這個自我的感悟其實得來得很晚,我在2010年看到HBO的Newsroom這齣美劇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就是在一間Newsroom裡,雖然我不是做電現在我離開了這個行業,有一些回憶,有一些感想、心得與遺撼,我想紀錄一些浮光片影、雪泥鴻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父親的回憶,重新感受臺灣傳統小吃甜不辣的滋味。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和地區,父親的童年回憶中充滿了對家族生意的懷念以及對街頭攤販的好奇。孩子的父親在小時候渴望吃到的甜不辣,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記憶。這不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失去無憂童年的感慨,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兒時簡單快樂的追憶。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提到我們家的『黃金葛大哥』,是因為它的種植容器是古陶盆,也算古董。 既然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夫家的代表植物—也是六十歲的『九重葛』! 在我爹扦插黃金葛的同時,我老衙的阿公,也從他們的老家,把這盆九重葛帶到台北! 老衙的家族,原本在雲林的虎尾、崙貝務農和燒磚,生活不
Thumbnail
你們家有特別喜歡的植物?有公認的『植物家人』嗎? 我們家有。 這一盆『黃金葛』,我習慣喊它一聲『大哥』。 約莫是60多年前,我雙親買下在台灣的第一間『起家厝』時,我爸親手扦插的。 黃金葛大哥,與它伙伴藏青色陶盆,從那時活到今日。 算是個奇蹟吧? 在老家,我爸什麼懶得理,唯有這一盆黃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父親的回憶,重新感受臺灣傳統小吃甜不辣的滋味。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和地區,父親的童年回憶中充滿了對家族生意的懷念以及對街頭攤販的好奇。孩子的父親在小時候渴望吃到的甜不辣,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記憶。這不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失去無憂童年的感慨,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兒時簡單快樂的追憶。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提到我們家的『黃金葛大哥』,是因為它的種植容器是古陶盆,也算古董。 既然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夫家的代表植物—也是六十歲的『九重葛』! 在我爹扦插黃金葛的同時,我老衙的阿公,也從他們的老家,把這盆九重葛帶到台北! 老衙的家族,原本在雲林的虎尾、崙貝務農和燒磚,生活不
Thumbnail
你們家有特別喜歡的植物?有公認的『植物家人』嗎? 我們家有。 這一盆『黃金葛』,我習慣喊它一聲『大哥』。 約莫是60多年前,我雙親買下在台灣的第一間『起家厝』時,我爸親手扦插的。 黃金葛大哥,與它伙伴藏青色陶盆,從那時活到今日。 算是個奇蹟吧? 在老家,我爸什麼懶得理,唯有這一盆黃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