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1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停課不停學,在家閱讀不停歇】跟著李潼來一場紙上走讀吧!

宜蘭文學旅行地圖
宜蘭文學旅行地圖
防疫宅在家的此時手機還是會受到媒體及各種資訊的轟炸吧!這時候撇下手機拿出一本書或許是一塊讓人神遊到他處的淨土喔!李潼小說就非常適合大小朋友一起閱讀,以下節錄走讀書單的部分段落讓大家感受李潼描述的宜蘭地景與風土,閱畢可以考慮入手幾本自己有感的書籍,一起當個「讀書宅」,此外也可搭配宜蘭文學旅行地圖一起來一場史詩般的紙上走讀喔!
無法親身到宜蘭沒關係,李潼把所有宜蘭的大小秘境都藏在作品裡了!
1.《太平山情事》 李潼著(四也文化)
「火車在集材廠載運新砍伐的原木,在索道工作站吊離平臺,這都不需他們師徒動手,但那些額頭圈綁大毛巾的工人,總會叫喊問道:「運匠師傅,這樣疊放可以嗎?先吊最後一節臺車可以嗎?」
太平山的柴油小火車,車型比平地的燃煤蒸汽火車小,但載運動力卻驚人,尤其車廂平台間的蹦蹦聲響,在寧靜的山谷更為響亮,叫他蹦蹦車,滑稽,但也沒錯。至於「蹦蹦車運匠」,聽來讓人發笑,可沒絲毫惡意。」
2.《野溪之歌》李潼著(小兵)
「我喜歡『野溪』這個名字,很粗獷,很有潛力,整治野溪的工作就像開導一個人,是很有意義的挑戰性工作。如果有需要,請讓我也參加。」
「並不是每條野溪都需要整治,像這種特別不乖的,才要我們下功夫。整治野溪有一定的程序,基本上也是順應水性的。」
3.《望天丘》李潼著(聯經出版)
「羅東運動公園的設計,本來就很奇特,特殊的很怪異,特別是這座望天丘。原來,他真正的用途是要給幽浮降落;當初設計這座公園的那些人,一定和外星人拖不了關係。
這個自稱陳穎川的人,自言自語地碎碎念。他把羅東說成三聲羅、輕聲東,他說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對,羅東隔一條蘭陽溪就是宜蘭,怎麼會是這麼奇怪的叭哩沙?」
4.《夏日鷺鷥林》李潼著(小魯文化)
「你跟著小修叔在長長的水泥石橋輕快走,兩人空手散步,彷彿來看風光。這所在有些怪異,看似荒郊野外,卻不覺得陰森恐怖。人工修築的河堤和石橋,曾費過一番功夫,怎又像人跡罕至,只有水聲和鳥啼。
你們走了二十分鐘,滔滔的水聲愈來愈響亮,鳥啼被水聲遮掩了。迎面一座高大水壩,壩下的十扇水閘門開啟,泥濁的溪水翻湧出閘門。你們行走的細長石橋,跨過洶湧溪水,銜接在閘門正中,橋墩被水撞擊,橋面顫動。」
5.《天鷹翱翔》李潼著(聯經出版)
「阿龍和小彬扛著他們嶄新的遙控飛機,沿小路顛顛晃晃的爬上堤防。
夏天才剛過去,涼涼的秋風緊接著就來了。
電火溪的溪床漸漸乾涸,溪水,只剩小小一道,依靠在堤防邊,緩緩流動。廣闊的礫石沙地上,新長的茅草被秋風吹過一陣,俯身彎腰,在抬起頭來,彷彿又長高了一寸。
這還不說,不知道哪個良辰吉日,一株等不及的芒花開了,一剎時,所有芒草得到發令信號,在一夜間,便將整條溪床染白。芒花隨著秋風起伏,簡直就是波濤洶湧!兩道蜿蜒的堤防,一樣是「驚濤拍岸」,一波波的芒花不客氣的漫過了堤外的小路。」  
6.《順風耳的新香爐》李潼著(聯經出版)
「順風耳躺在柔軟的椅墊,正好仰望天窗外的閃爍星光;小小一扇天窗,幾顆星子悄悄移動,市聲塵囂被隔絕在廟門外,媽祖廟內的安詳氣氛,如同溫軟的輕紗,婀娜飄移,層層地覆蓋在疲倦的身上,啊!闖蕩江湖多年,從來不曾有過這般平靜而滿足的心情呵!
可現在,仰望夜空,一樣的星光閃爍,一樣是高舉左腳,身旁的椰影宛如廟廊的石柱,但心情,有哪一點相同?
孤單的感覺,就像穿過石縫的水氣,若有若無地瀰漫上心頭,冰冰涼涼,教順風耳只想動動麻痺的身子,一口大氣將它吐出來。」
7.《少年噶瑪蘭》李潼著(小魯文化)
太平洋的海水和加禮遠河堆疊成的沙丘,每在黃昏的電雨過後,蓄積了一整天的熱氣,便給沖刷殆盡。這些聲勢嚇人的雷雨,便宜了匍匐沙丘的馬鞍藤和菅芒草,不只馬鞍藤長得翠綠肥美,菅芒草的梗莖,竟比拇指還粗大。」
「加禮遠河口的沙丘,綿延像一隻胳臂,沙丘上,濃密生長了不畏風沙的林投和相思樹。滿漲的海潮和自深山奔來的洪水,在這沙丘下匯集成一座亂流迴旋的水灣,林投和相思樹,每逢大水季,總要在洪水裏,浸泡個三、五天。」
8.《少年龍船隊》李潼著(小魯文化)
「去年端午節,上下兩庄的龍船賽可熱鬧。
那天一早,兩艘龍船在鑼鼓聲中迎請出來,停在火炎伯公的大稻埕,供上下兩庄的民眾祭拜謝恩。兩艘龍船新上的彩漆,紅紅綠綠,船身的幡旗,在五月的和風裡飄揚,比船身更艷麗。
二龍河的龍船賽,有一百九十五年歷史,從不間斷,上下兩庄當這是年度大事。風調雨順的太平日子,當然照常舉行,遇上天災人禍的亂年,非但不停止,更要隆重來上一場五戰三勝,以趨吉避凶,祈祝平安。」
9.《四海武館》李潼著(圓神出版社)
「那位縮頸啜飲啤酒的「除退役」老農,正是這拳頭庄武術團的現任團長,習舞和弄獅七十年,最大的願望是「把功夫放給年輕人,最感安慰的是「因為習武、弄獅,庄內的老少男女,做人有分寸,做事知打拼,一個庄頭沒有在『路大條」後,四散去」。
他說:「學武不是為著和人打輸贏、拚生死,是為著強身。庄腳所在,無權無勢,外出和人交涉,事事項項都得吞忍。不過『人可以給水淹過嘴,不能給水淹過鼻』,若有人『文的用過,還要軟土深掘來武的』,我們就要有準備了,再讓他三拳,然後就可出手了。」
10.《火金姑來照路》李潼著(圓神出版社)
「竹圍裡有一戶農家,很大的曬穀場。風,吹得很舒服。
有人在排練歌仔戲,全部是男人。伴奏的人有的坐在門檻,有的蹺腿坐在小圓凳上,樂器有殼仔弦、月琴、大廣弦和竹笛,還月仍𠮨咍仔、五子仔和四寶。
四支竹篙圍成正方形,三個人在裡面唱歌。他們在滾歌仔、落地掃,有很多小孩和婦人在旁邊看,看熱鬧,沒有很專心。一個小孩捧一碗飯吃,他在曬穀場到處走,一隻大黃狗跟著他,搖尾巴。小孩碗裡有一塊肥豬肉,豬肉的一半沾了醬油。」
11.《老作家消失之謎》李潼著(國語日報)
「我們家三代都是捕魚的,從我八九歲懂事,幾乎每天清早,都會看見牧野先生來海邊跑步。在這裡討海四十多年,我沒看過比他更有體力、更有恆心的運動者。他的身材體格也是一級棒的。牧野先生來運動,只穿汗衫和短褲,右手綁一條毛巾,從竹安溪口的沙灘,一直跑向烏石港方向,一趟來回只要半點鐘。他踩沙踏浪,跑得飛快,好比準備參加國際田徑賽的選手。回頭時,他總脫掉汗衫,折掛在內褲腰上,全身水光閃閃。」
12.《蘭陽的歷史與風土》徐惠隆著
出版於1992年,本書收錄了作者徐惠隆老師十多年的田野成果,在這期間他踏遍了蘭陽的每一寸土地,與其他老師們一同開啟了對於宜蘭鄉土的認識與研究,本書現已無法購得,可查詢圖書館館藏。
今晚我想來點...
※延伸閱讀:
《銀光幕後》李潼著(小兵)、《蠻皮兒》李潼著(小兵)、《羅東猴子城》李潼著(宜蘭縣文化局)、《博士.布都與我》李潼著(聯經)、《頭城文風文學劇場:一片春帆帶景來》李榮春原著,葉永韶、廖偉瑛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來宜蘭旅行》蘇麗春、黃春美、陳維鸚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味》蘇麗春、黃春美、陳維鸚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