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猶大與黑色彌賽亞》:FBI 利用黑人的貧窮與失學完成的殘酷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2021)是一部傳記電影,記敘 1969 年美國黑豹黨位在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分部,年僅 21 歲的黨主席 Fred Hampton 被 FBI 設計暗殺的歷史。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導演是 Shaka King,這是 King 導演的第二部長片,即已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除此之外,本片劇本是由 King 與 Will Berson 所撰寫,今年也同時獲得奧斯卡的原創劇本提名──戲劇製作的兩項最大獎,《猶大與黑色彌賽亞》都獲得提名,King 也都參與其中,可以想像這位編劇兼導演的強大潛力。
COINTELPRO 暗殺計畫
在現實的歷史,Hampton 被暗殺的計謀,是 FBI 機密任務 COINTELPRO(Counter Intelligence Program, 1956-71)之一,目的是要消滅在民間崛起的黨派運動與激進反動分子。當時 COINTELPRO 針對的黨派除了黑豹黨,還有其他黑人運動組織、反越戰團體、共產主義、環境保育者、動物權利保護團體等等。
這是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政府一方面憂心共產主義在國內肆虐,另一方面擔心黑人高喊民權主義造成革命情緒高昂,於是特別專設的秘密謀殺計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在 1963 年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即是在 COINTELPRO 執行任務的期間,而金恩博士也是在 COINTELPRO 的策劃之下,於 1968 年被暗殺。
1966 年:黑豹黨成立
黑豹黨的成立是在 1966 年於加州的奧克蘭市。當時還是大學生的 Huey P. Newton 與 Bobby Seale 受到共產主義的影響,認為「為了達到自由可以採取任何必要的方式」,他們主張可以暴力回擊,以達黑人自由的目的,並且獲得許多黑人知識分子的認同。於後,黑豹黨的分支散布於美國各地城市,其中一支在伊利諾伊的芝加哥。1969 年,芝加哥黑豹黨分支的主席是 Fred Hampton,也就是 Daniel Kaluuya 在《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所飾演的關鍵角色。
黑豹黨會被當成首要暗殺目標,是因為黑豹黨集合了美國政府最擔憂的兩項革命因子:黑人與共產黨。在《猶大與黑彌賽亞》電影開始的前三十分鐘,我們會看到伊利諾伊洲黑豹黨黨主席 Fred Hampton 的激情演講,重點核心有兩者:1. 黑人不再沉默,要拿武器革命;2. 提供免費的兒童早餐與黑人醫療資源。
黑人彌賽亞與革命詩人
上述兩項核心主旨,呈現的是當時黑人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中,所面臨的諸多不平。Hampton 主張:與其軟弱地等待改革,不如起身主動,必須拿起槍桿(共產主義的語言方式),以最直接的行動馬上改變──只是,Hampton 所使用的語言雖然暴力煽動,在行動上,他卻完全不是個廝殺主義的革命者,而是民間福利的行動者。
Hampton 在擔任黑豹黨黨主席時,是位大學生,深受他吸引的 Deborah Johnson(Dominique Fishback 飾演)每每稱讚 Hampton 是位革命詩人,並且將他與古巴的革命詩人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 1928-67)相提並論,因為 Hampton 的講詞都是有節奏的詩句,宛若今日大家熟悉的 rap 一樣,朗朗上口、振振有詞。Hampton 根本是位黑人民權的牧道者。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不只呈現 Hampton 是個民權運動詩人/演說家,也是位社會福利的實踐者。「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電影標題,將 Hampton 比擬為黑人世界中的耶穌,四處行善、演說、牧道,只是有些鄉民沒受過教育也聽不懂,反而被 FBI 洗腦利用,成為背叛黑人彌賽亞的猷大。
黑人猶大與教育的重要
Hampton 重視黑人教育,關心思想革命與社會建設,他深入小學生課堂傳教,也與大學生討論思想與傳教。Hampton 是個公立大學的學生,受過高等教育,對於語言的認知方式,有具象也有抽象,能行動也可象徵。雖然 Hampton 在演講中,慷慨激昂地以槍桿手榴彈為例,但是比起真實的拿槍射殺,Hampton 的革命精神更趨於以福利行動創建社會改革。
但是,同樣也是黑人同胞的 William O’Neil(Lakeith Stanfield 飾演)卻是另一種類型的黑人。魯莽一點地說,O’Neil 是個沒受過教育的街頭小混混,因為偷竊車輛時恰巧遭到 FBI 的 Roy Mitchell(Jesse Plemons 飾演)逮著,順勢被 Mitchell 利用,網羅到 COINTELPRO 計畫,擔任在黑豹黨的臥底。
進入黑豹黨之後,O’Neil 也開始參與 Hampton 的課程與演講,結果 O’Neil 聽不懂,也無法理解 Hampton 質疑在《美國獨立宣言》中的自由民主,為何在黑人身上就不適用。O’Neil 不僅不了解種族平權,Hampton 在課堂中點名 O’Neil 解釋女性平權,O’Neil 也完全答不上話。
未曾接受基礎教育,不懂得抽象思想,也無法理解傳教者的言論,這是 O’Neil 的最大問題,也是 Mitchell 利用 O’Neil 的致命弱點,讓 O’Neil 成為滲透黑豹黨的最大武器。
O’Neil 的弱點是 FBI 的最大武器
O’Neil 不理解自己被利用,甚至還轉向 Mitchell 找慰藉,認為黑豹黨的人威脅欺侮他,Mitchell 於是恩威並施,讓 O’Neil 願意向 FBI 報告在黑豹黨的所見所聞。同時,O’Neil 也觀察到黑豹黨需要一輛車作為主席的交通工具,於是向 Mitchell 索取一輛車(原本他是個偷車賊),以擔任司機的名義貼近 Hampton。
倘若不是因為「司機」的身分,以 O’Neil 不學無術的背景,既不懂社會革命也沒有福利貢獻,想要找到機會進入黑豹黨核心成為重要幹部,機率根本是零。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 Johnson 要進入黑豹黨,單純想為 Hampton 寫演講稿,都還要經過應徵關卡,更何況是要成為貼身的幹部。想想他周圍的每個黑豹黨幹部,各個能言善道又機警驍勇,哪裡有 O’Neil 的插身之地?
於是,O’Neil 能夠為 FBI 深入黑豹黨反間長達七年之久(1966-73),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過人,而是 FBI 完全側重他的弱點──失學與貧窮──,同時誘以金錢利益,再偶而祭上威脅恐嚇,O’Neil 就牢牢受到掌控而讓 FBI 予取予求。
充滿智慧與遠見的彌賽亞
由《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故事前半段,即可見 Hampton 的革命遠見。正如同 O’Neil 的失學與貧窮,讓他容易淪為社會底層而成為罪犯,讓他失去累積自我向上前進的基礎,甚至還成為受人利用的弱點⋯⋯挽救貧窮與廣設教育是 70 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之首。Hampton 正是其中的掌舵者之一。
比起直接拿起槍桿橫衝直撞,Hampton 預見「基礎教育」之於黑人民權運動尤其重要,於是如同黑人的傳教者,也就是黑人民權福音的彌賽亞,Hampton 從小學演講到大學,由黑人社群到歡迎白人的加入,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民權無關種族與性別,關注的是「人」。
除了教育,他明白貧窮的家庭供應不起早餐,讓上學的黑人小朋友飽受飢餓折騰(想想芝加哥是美國北方,冬天非常寒冷,飢餓也就顯得更為煎熬),於是 Hampton 四處募捐,要為貧窮的孩子準備免費早餐,每天到校安心學習。
另外,Hampton 也知道黑人缺乏醫療資源,讓小病累積成重症,讓黑人的生命顯得脆弱不值,於是他上街募捐,要為黑人增加先進的醫療設備,讓黑人生病時可以在黑人的診所看病(當時北方雖然沒有種族隔離政策,但是黑人與白人之間還是有道厚實的種族藩籬)。
雖然黑豹黨有激進言論與共產主義背景,但是在實踐上,Hampton 所領導的伊利諾伊分支,並非擁槍自重傷及無辜,而是行善造福,幫助窮人、病人、孩童、失學的人獲得在基本人權上該有的資源。以彌賽亞稱呼 Hampton 真不為過。
FBI 的白人誤解與 O’Neil 的背叛
只是,在美蘇冷戰加上越戰時期的美國,非常恐懼共產主義與任何的反動思想,不只黑人民權運動,連環保運動、反越戰思想的升溫,都美國政府神經緊張。於是,在完全不了解民眾的社團運動之前,FBI 就已經假設這些團體都是居心不軌的反動勢力,必須斬草除根。
Hampton 就是在這種政治社會背景之下,成為 FBI 在 COINTELPRO 的焦點,他們不了解黑豹黨正在實踐的黑人社會福利,誤認他們的軍火都是要拿來做為革命反動。而來往黑豹黨與 FBI 的 O’Neil 也不懂黑豹黨為黑人推動民權的動機與實踐。於是,美國政府的恐懼與誤解,加上 O’Neil 的無知,一步步將 Hampton 逼入絕境。
FBI 的夜襲與射殺無辜
成為貼身幹部的 O’Neil,不僅掌控重要資訊,最後還將 Hampton 家裡的擺設與空間,畫圖交給 FBI 的 Mitchell,於是在 1969 年 12 月 4 日凌晨四點,FBI 輕易地就打入 Hampton 家中。
在 12 月 3 日夜晚,黑豹黨的其他幹部拿出一疊美金,建議 Hampton 先到古巴躲一陣子,因為 FBI 很明顯想針對 Hampton 找碴(之前就曾經以偷竊 71 美金的冰淇淋為由,將他繩之以法)。不過,Hampton 大器地說,沒關係,請將錢投入醫療建設,他自己的安危會自己照顧,也不怕再次被關進牢裡。
殊不知,O’Neil 會在這個夜晚給 Hampton 下藥,讓他一夜不起。
後來的官方報導是:4 日凌晨,當 FBI 闖入,便不斷對黑人開槍,當晚共射了 99 發子彈;但是,現場的黑人僅開了一槍,而那一槍是對著天花板。
只是,FBI 最殘酷的作為,還不是在民宅對著無辜百姓開 99 槍,而是將一個在睡夢中懷著夢想的 21 歲年輕人,直接由後腦勺槍擊致死。
知識、「黑豹」與黑豹黨
黑豹黨成立於 1966 年,漫威漫畫中的黑人角色「黑豹」,同樣也是在 1966 年第一次現身。都在 1966 年,卻稱不上是巧合。
1960 年代,美國的非裔民權運動正值高峰,因為自從 50 年代之後出生的黑人,許多已經接受過高等教育,而成為知識分子。他們意識到非裔受到種族隔離的歧視與不正義,也在教育過程獲得知識的洗禮,知道應該傳播思想與實際行動。於是,許多黑人開始公眾的論述與演說(運用教會傳教的習慣),傳遞黑人民權與革命思想。
知識是種力量。當黑人有了知識,便改變以往黑人是種弱勢的概念。而黑豹是非洲沙漠的勇猛動物,為了找尋一種象徵「黑人的機智驍勇」,「黑豹」的象徵油然而生,將黑人重新詮釋為:雖然膚色深黑,卻不是弱者,而是聰穎善戰的鬥士。黑豹黨與黑豹出生於同年,有其歷史成因。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奧斯卡獲獎與讚譽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在 2021 年的奧斯卡獲得六項提名(最佳影片、兩個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原創歌曲),最終獲得兩個獎項:最佳男配角(Daniel Kaluuya)與最佳原創音樂(Fight for You)。
烏干達裔的英國人 Kaluuya,年僅 32 歲即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不過才出道三年(2018),即已是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第七位最年輕得主。
而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的歌手 H.E.R.,今年才 23 歲,〈Fight for You〉是她與 Tiara Thomas 的共同創作,歌詞內容是由 Hampton 的角度,為他最愛的家人(Hampton 的女朋友與懷孕中的孩子)歌唱,也為他關愛的所有黑人歌唱。
全文劇照提供:華納影業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依達所執行的救援行動,看似是在抵抗塞爾維亞入侵,以及對抗拒絕自己家人的聯合國軍隊──總體而言,皆是在對抗兩者施加於自身的去人性化。然實際上,自阿依達開始為聯合國軍隊進行翻譯,或是自阿依達央求少校以丈夫成為談判代表,作為交換家人進入基地的條件開始,阿依達便屬於聯合國,屬於進行消極去人性化的西方國家⋯
在安娜的認知裡,死亡是一種「不在」與「不再」:前者意味著當下在場的缺席,後者則是先前所說之有關「過去」的時間狀態。死亡並不是士兵生前所流下的鮮血,而是士兵的「不在」與「不再」;而安娜沒有認定姊姊死了,亦是因為她仍看見姊姊躺在那裡,直到她折回房間看見姊姊不見時,死亡才暫時被安娜所理解。
也許,《哥吉拉大戰金剛》是記取《哥吉拉:怪獸之王》票房滑鐵盧的教訓,而放下了成就磅礡史詩的野心,選擇用一種復古,但也相當討喜的科幻喜劇風格。無論是地心探險、還是卡通化的扁平人物形象,這些早已不再被當今大片青睞的元素,在《哥吉拉大戰金剛》裡都是最恰當的安排。
祥和的時光已經不再,那麼未來呢?這些孩子有些來自劊子手的家庭,有些來自受難者,他們長大後,將為這塊土地帶來哪些改變?這麼多年過去,轉型正義尚未落實,受難者家屬心底的傷口也不可能癒合,他們能不再被歷史的暗影所糾纏嗎?當他們凝視鏡頭,是控訴強權的冷漠,還是希望人們永誌歷史?
《父親》給出了無可比擬的經驗,即是,記憶原來是一幢密閉的牢籠。與記憶絕對為敵的,不是遺忘,而是虛假的記憶。如同記憶,虛假的記憶也能兀自繁殖增生,可只是它的依據是浮動的、甚至是空無的,它並非一套平行的秩序,而只是亂長但結實的柵欄,人被更深更絕望地圍困其中。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阿依達所執行的救援行動,看似是在抵抗塞爾維亞入侵,以及對抗拒絕自己家人的聯合國軍隊──總體而言,皆是在對抗兩者施加於自身的去人性化。然實際上,自阿依達開始為聯合國軍隊進行翻譯,或是自阿依達央求少校以丈夫成為談判代表,作為交換家人進入基地的條件開始,阿依達便屬於聯合國,屬於進行消極去人性化的西方國家⋯
在安娜的認知裡,死亡是一種「不在」與「不再」:前者意味著當下在場的缺席,後者則是先前所說之有關「過去」的時間狀態。死亡並不是士兵生前所流下的鮮血,而是士兵的「不在」與「不再」;而安娜沒有認定姊姊死了,亦是因為她仍看見姊姊躺在那裡,直到她折回房間看見姊姊不見時,死亡才暫時被安娜所理解。
也許,《哥吉拉大戰金剛》是記取《哥吉拉:怪獸之王》票房滑鐵盧的教訓,而放下了成就磅礡史詩的野心,選擇用一種復古,但也相當討喜的科幻喜劇風格。無論是地心探險、還是卡通化的扁平人物形象,這些早已不再被當今大片青睞的元素,在《哥吉拉大戰金剛》裡都是最恰當的安排。
祥和的時光已經不再,那麼未來呢?這些孩子有些來自劊子手的家庭,有些來自受難者,他們長大後,將為這塊土地帶來哪些改變?這麼多年過去,轉型正義尚未落實,受難者家屬心底的傷口也不可能癒合,他們能不再被歷史的暗影所糾纏嗎?當他們凝視鏡頭,是控訴強權的冷漠,還是希望人們永誌歷史?
《父親》給出了無可比擬的經驗,即是,記憶原來是一幢密閉的牢籠。與記憶絕對為敵的,不是遺忘,而是虛假的記憶。如同記憶,虛假的記憶也能兀自繁殖增生,可只是它的依據是浮動的、甚至是空無的,它並非一套平行的秩序,而只是亂長但結實的柵欄,人被更深更絕望地圍困其中。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30年代,美國出現了厲害的銀行搶匪約翰·狄林杰(強尼·戴普 飾演), 沒有一家銀行能逃過他的魔爪,每次都得手大批現金, 就算失手被警察逮捕,他也有本事從監獄脫逃。 他讓警察頭痛不已,驚動調查局局長胡佛(比利·庫達普 飾演) 為捉拿狄林杰還擬定專案計畫, 趁機把調查局坐大為全國執法單位(
Thumbnail
五﹕❙美國特勤局❙ ❙美國❙ 總統及前總統的安保工作由隸屬 ❙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的 ❙美國特勤局❙ (USSS: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負責—— 沒錯,就是在 ❙民主黨❙ 治下將白人
Thumbnail
臺灣的黑道文化,通常被稱為「黑幫」或「幫派」,起源於20世紀初移民社會的形成和社會經濟變遷。最早的黑道組織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隨著時代變遷,黑道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演變,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追擊黑水真相》針對真實事件進行改編,劇情深入探討主角所面臨的法律挑戰和對抗財團的鬥爭,凸顯了個人追求正義所需面臨的困難。本文還分析了PFAS成為慢暴力的案例,以及應對人類活動引發的慢暴力的手段,如承認、記錄、理解和抵制。觀眾將對這部電影中的深刻主題和現實議題感到震撼。
Thumbnail
大夥兒對於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這個組織應該不太陌生,是目前美國司法部的主要執法、情報機構及調查單位,也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反間諜機構。但你可能不知道,FBI的起源居然跟一起美國最大的連續殺人案件有關。
Thumbnail
故事講述男人黑豹掌為了保護家人而從外族侵略者的監禁和追捕中逃生的故事。他在這段經歷中使用獵人技巧,巧妙應對敵人,並展現奮力抵抗命運的表現。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30年代,美國出現了厲害的銀行搶匪約翰·狄林杰(強尼·戴普 飾演), 沒有一家銀行能逃過他的魔爪,每次都得手大批現金, 就算失手被警察逮捕,他也有本事從監獄脫逃。 他讓警察頭痛不已,驚動調查局局長胡佛(比利·庫達普 飾演) 為捉拿狄林杰還擬定專案計畫, 趁機把調查局坐大為全國執法單位(
Thumbnail
五﹕❙美國特勤局❙ ❙美國❙ 總統及前總統的安保工作由隸屬 ❙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的 ❙美國特勤局❙ (USSS: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負責—— 沒錯,就是在 ❙民主黨❙ 治下將白人
Thumbnail
臺灣的黑道文化,通常被稱為「黑幫」或「幫派」,起源於20世紀初移民社會的形成和社會經濟變遷。最早的黑道組織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隨著時代變遷,黑道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演變,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追擊黑水真相》針對真實事件進行改編,劇情深入探討主角所面臨的法律挑戰和對抗財團的鬥爭,凸顯了個人追求正義所需面臨的困難。本文還分析了PFAS成為慢暴力的案例,以及應對人類活動引發的慢暴力的手段,如承認、記錄、理解和抵制。觀眾將對這部電影中的深刻主題和現實議題感到震撼。
Thumbnail
大夥兒對於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這個組織應該不太陌生,是目前美國司法部的主要執法、情報機構及調查單位,也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反間諜機構。但你可能不知道,FBI的起源居然跟一起美國最大的連續殺人案件有關。
Thumbnail
故事講述男人黑豹掌為了保護家人而從外族侵略者的監禁和追捕中逃生的故事。他在這段經歷中使用獵人技巧,巧妙應對敵人,並展現奮力抵抗命運的表現。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