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Covid-19的距離】2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其實我對國泰醫院急診室不陌生。因為有段時間,我是這裡的志工,負責推輪椅、協助檢傷分流,有時候也會幫獨自來看病的病患買東西,或是安撫情緒激動的病患家屬...。
記得有一次協助一位因腹痛而在捷運站暈倒的女生,在做檢查時,她把我的手抓得好緊好緊。醫生問她要不要通知家人?她很小聲的說:「沒有,只有我。」於是我陪她去照腹部超音波,扶著她去洗手間,也幫她買了晚餐,最後我準備下哨了,她落寞地對我揮揮手,跟我道謝,她當時臉上的表情,我至今還記得......。
當時我覺得她自己一個人掛急診、自行就醫有點悲涼,沒想到今天我都一一經歷了。不過我不是沒有家人,而是在疫情升溫的情況下,醫院規定只要病患意識清醒且還能行動,就謝絕陪病者。如果病患需住院要先做 PCR 篩檢,確定是陰性才能入住,且一床只能有一位陪病者,而陪病者同樣要是 PCR 陰性才予以放行。
簡單說,在這種非常時期,能少一位接觸者就少一位,能減少一個讓病毒擴散的機會,就一定要嚴格把關!
我用沒有打點滴的那隻手把床頭搖高,坐躺在床上等候叫號去外面的帳棚做 PCR。隔著簾子,旁邊就是急診室住院醫師的工作站,我聽到各種裝置的聲音一直響,一下是救護車的無線電通報,一下是急診室的內線電話,一下又是打外線進來的民眾,還有手機的鈴聲也幾乎沒停過。年輕的住院醫生輪流接聽各個通訊裝置,忙碌地跟各單位溝通現況和需求:
「請通知救護車來護送負壓病房的那兩位去26」
「我們這裡還缺兩組XXX,請在小夜前送過來。」
「是這樣的小姐,今天做 PCR 結果最快明天中午過後才會出來,因此今天沒辦法知道妳先生是陰性還是陽性。還有採檢單上面有支電話,請妳打過去問,我這裡是急診室,無法幫妳查篩檢結果。」
「主任,我這裡需要支援,外面還有兩床要進來,但我一直在接電話...。」
隔著簾子我看不到住院醫生,但從聲音我猜大概是未滿或剛過30的年輕男性,他的字裡行間透露著理性而自持的行醫態度,但也有一絲無奈和疲倦,想必已連續值班多日。有時他掛掉電話後我會聽到一陣靜默,我猜想醫生可能在無聲地嘆息,或搖頭,也可能斯文地推了推他的無框眼鏡,繼續盯著螢幕監控情況......(好了,這位胰臟炎病患妳是來就醫的,請不要一直幻想/腦補急診室住院醫師的容貌。)
過一會兒主任終於來了,但住院醫生還沒把他遭遇的困難跟長官報告,就被另一個急促的聲音打斷:「主任,救護車XXX請求支援,他們已經在台北市繞半天了,辦沒有人願意收這位 positive的病患,問我們還有沒有病床可以收?」
「沒有人願意收?為什麼?」
「因為現在台大只收重症,症狀太輕微的他們不收。其他的醫院通報滿床。」
「救護車上面的patient情況如何?」
「不清楚,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醫生檢查過,都是載到門口拒收就換下一間。」
「那我們怎麼知道他是重症還是輕微?」
「EMT問說可不可以停在門口,派一位醫師上去看看病患情況?病患是獨居老人,也問不到相關資料......。」
這顯然是過往沒發生過的情況,也不符合醫院的 SOP,因為接下來主任、醫生、護理師陷入一陣討論,太多專有名詞了我沒跟上,最後只聽到主任大聲的說:「好,收,就這樣。我說了算。A換裝上救護車察看,B把fever那間空出來做準備,C準備A區淨空。我們收。沒有理由讓他在大半個台北市這樣繞。
主任一聲令下開始動作,該著裝的去著裝,該準備的去準備。病患們也都被告知要上廁所的、裝水的都趕快去,因為接下來又要淨空一段時間。我看著主任離去的背影,忽然有點鼻酸,其實他大可以通報滿床的,因為目前國泰的負壓病房的確滿了,為了要收這位救護車上的病患,他要大費周章地調度人力,把發燒室特別騰出來收這位positive病患。但我知道他為什麼要收,因為在聽到病患是獨居老人時,我腦海中浮現了一張落寞的臉...。
淨空結束後,我被帶到外面帳棚區做 PCR 篩檢,雖然早已被告知會不太舒服,親友們有做過的都說很痛,但當那長長的檢體棉棒戳進我的鼻腔時,我還是不爭氣地流下了眼淚。原本只是流淚,但想到疫情,想到突如其來的胰臟炎,也想到了過去一段時間的壓抑和困頓,我在帳棚默默哭了一下,才慢慢走回急診室內繼續打點滴,在抗生素和止痛藥的作用下昏睡過去。
小夜班跟大夜班交接的時候,我被護理師們的聲音吵醒,才知道原來收進來的獨居老人讓大家很頭痛,他已經進入屎尿無法自理的情況,也會去拔身上的管子,又疑似有溝通障礙,因此護理師只要從監視器畫面看到他不在床上,就會按下通話扭大叫「阿北!阿北!請你回床上!」後來又因為他實在太不受控,只好派人進去把阿北雙手束縛起來。大概凌晨三點多吧,護理師突然對著螢幕大叫:「阿北,你不要亂動,我現在進去!」接著衝去換隔離衣進入病房,然後從那邊跟工作站的同事們通報病房內的情況。
「阿北掙脫束縛,躺在自己的屎尿當中,剛剛我請他坐起來,他坐一半又滑下去。要請打掃阿姨進來,還有這裡需要尿布、水...他還說他很餓...。」
穿著隔離衣的護理師念了一串需要的物資,有幾樣讓工作站的夥伴們傷透腦筋。一般來說,病患家屬就算不能陪病,也都會協助採買病患需要的尿布、臉盆、抽痰管、罐洗用具或餐食等送進急診室請護理人員幫忙投放。但阿北自己一個人,不知道要請誰去買,而且現在大半夜的,雙北又是三級警戒,也不知道可以去哪裡買。
可能是因為工作站的麥克風開闊音吧,也可能是急診室就剩我們這些病患跟家屬了,大家有種同舟共濟的心情。我對面床的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出聲:「護理師,我爸這邊有多的尿布,可以嗎?是L號的。」
護理師匆匆跑來拿尿布,一直跟男子道謝。
接著,支援的聲音此起彼落。
「我的臉盆可以給他。」
「我女兒剛有送一箱水過來,這兩瓶妳拿進去。」
「阿北吃泡麵嗎?我這裡有。」
於是,就這樣,在凌晨三點的國泰醫院急診室,病患與家屬們玩了一場疫情真人版的「支援前線」。我隨身沒有攜帶太多東西,也因為禁水禁食而無法提供食物,只捐獻了髮飾給據說披頭散髮的阿北。
幾位護理師把物資整理好,換裝進去協助,這次連打掃阿姨也加入行列。然後急診室又恢復了安靜,只剩下儀器的聲音還在嗶嗶響。
醫生過來看了一下我的情況,左側腹部跟後腰處還是很痛,需要繼續輪液治療,但至少沒有發燒,只能祈禱明天內科病房有床位了。
睡著前,我想到學生時代每次新生訓練營都會玩支援前線,因為這是讓彼此陌生的學弟妹最快打成一片的方式。遊戲中為了達到彼此共同的目標,會很自然地激發小隊的向心力,並在過程中打破隔閡、互相支援。我帶著微笑回想著很認真玩社團的那段日子,試圖讓那些青春的回憶蓋過腰間傳來的疼痛。然後我忽然想到,不對啊!以前玩支援前線,最後那些東西都要歸還給小隊的,只是常常拿回來的鞋帶、襪子都不是自己的.......。
阿北,髮帶就給您做紀念了,不用還我喔!祝您早日康復捏~
以上,就是我在急診室與防疫英雄相處72小時的紀錄。
請珍惜生命,好好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不聚眾、不散播謠言、不盜聽塗說。
(未完待續...)
ps. 還好我那天帶去急診室的髮帶上面沒有Hello Kitty,沒有蝴蝶結,只是很簡單的灰色素色髮帶。
pps. 天亮之後國泰醫院醫事組即介入協助打點阿北所需的物資,也跟民間機構配合,處理獨居的新冠肺炎病患送餐問題。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那晚的支援前線真的是臨時應急,台灣在這方面的物資與支援系統是很充足的。
avatar-img
11會員
14內容數
當雙北疫情升三級的當頭,我因為急性胰臟炎而住在急診留觀室三天。【我與Covid-19 的距離】記錄了這72小時與防疫英雄們共處一室所發生的點點滴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豌豆莎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急診內科厚重的門關上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演一部末日科幻片。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了,不管是已經看好等著領藥的病患,或是陪阿北來一直在滑手機的年輕人、推著老奶奶進來的外籍看護、從外表看不出病況的一對中年夫妻,或是像我這樣不幸在全台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罹病而在急診室停留的急性胰臟炎病患...
急診內科厚重的門關上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演一部末日科幻片。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了,不管是已經看好等著領藥的病患,或是陪阿北來一直在滑手機的年輕人、推著老奶奶進來的外籍看護、從外表看不出病況的一對中年夫妻,或是像我這樣不幸在全台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罹病而在急診室停留的急性胰臟炎病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一名女性老年病患在母親節時因身體不適而急需就醫,結果被診斷出罹患新冠病毒,並伴隨其他一連串的身體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她在醫院治療的經歷和遭遇。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一名女性老年病患在母親節時因身體不適而急需就醫,結果被診斷出罹患新冠病毒,並伴隨其他一連串的身體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她在醫院治療的經歷和遭遇。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