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烏雲漫布的陰天/隱藏

    一層薄紗悄自東邊襲來,層疊,汲取,交織成一匹灰調的雲錦,遮蓋漫天的藍,掩蓋雲後的陽,它坐落在我觸不得的地方,而那使我有些沉悶,像有甚麼哽咽在心頭,卻不願,卻不敢透漏的抑鬱與苦悶。
    朋友裡有一種人,從認識到熟識,他像大人一樣的存在,他獨立,他善於整理並分析一切,有禮貌卻又不失幽默……多完美的一個人啊 ! 而我多麼渴望成為他那樣的人,所以我學。我為了獨立,抑制住想要訴說的情感;為了理性待事,嘗試冷靜著思考,為了有禮、為了不想討人厭,我不懂說甚麼就笑,就好。隨著我做得愈多,儘管過程中我似乎是開心的(或說成就感的美好?),我卻愈覺得自己忽略了哪一部分的我,一個明明很明確,卻又看不清楚的角落。
    我沒有忘,卻想不太起來了
    也許是故作安逸的美好?還是幾次壓力後的焦躁與不安。我知道,這裡存放的是我不讓別人踏足的地方,可是或許是鑰匙放久了,鏽了,連我自己也打不開了。明明很明確地感受到裡頭是真正有一些東西,可是卻總像霧裡看花,知道些甚麼,又好像從來沒有過,一次次的探究讓我懷疑自己,我所認為存在的,是否只是我不切實際的幻想 ? 我說服自己不是,因為還不想放棄那些可能,或著僅剩的機會去想起。
    我嘗試去想,如果這是成長的一部分
    之前,那些標準的大人讓我崇拜,可是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我對他們的內心卻懷有一絲好奇中的傷感,如果他們和我一樣呢? 如果先前我所見的只是忘了那些的他們,這是不是可以代表,成長,就是試著去忘掉,才能在人前表現出成熟的一部份。其實我不太懂,假設這是違背人性的行為,那為甚麼會在社會中如此猖獗? 為甚麼我會認為這是已然成熟的表現?
    後來我懂了,在我最初提出「人性」的前提下,那就是最符合社會的體現,不需要懷疑,不需要否認,因為我生活在社會中,塵囂裡,我的認知就是社會給我的,而同理 論之,那也同樣帶給了大部分人,不過一次次循環造就了一個個這樣的人,而我成為了小小的一部分。
    如何想起,怎麼想起
    老實說,我是挺沒資格說這些的,因為我自己也尚未成功,只是不斷的與之共處,但我嘗試著創造更多我認為相似的回憶,記下更多我認為相近的感受,我想著,透過不斷的體會,也許便能重拾那段記憶,但更重要的,就算再也不能回味那些,我也不想因為曾經而去後悔沒能把握現在,既然過往真真實實的逝去,那麼也只好放眼未來,後悔了不要緊,不要再後悔就行,現在感受,接納自己的情緒,找到自己就不難了吧(笑),畢竟,不試怎麼知道呢?

    灰色調的格紋配上童趣的小鳥圖案,鮮豔地可人是我新買的床單~和陰天像極了的灰,搭配隱藏了自己的我,夢裡同鮮豔的羽翼一同翱翔,指不定還能飛過雲間的冰 珠,手撥雲外的驕陽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飄盪在有些迷茫的海上,我是害怕水的,但是生在碧藍中的我們,總是要嘗試接受,再尋找那座你我各自歸屬的島嶼,偶而與人相遇,偶而離散。有幸見你,再邀你來一場日光浴。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海來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