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南韓戰略地位的邊緣化?

是說南韓總統文在寅結束了訪美的行程,並在會後的雙方聯合記者會中,首度提及台灣問題,表示「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非常的重要,考量到中國與台灣關係的特殊性,美國與南韓決定在這個議題上更緊密合作。」雖然文在寅在記者的提問下,否認這是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表態,但在之前的美日高峰會與這次美韓高峰會裡,都不約而同地提及台灣問題,這背後當然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特別是文在寅長期被認為較親中,因此這次對台灣問題的表態,格外具有意義。
在美韓高峰會前,已有媒體爆料,美國對南韓強硬施壓,要求在台海問題上表態。
在美韓高峰會前,已有媒體爆料,美國對南韓強硬施壓,要求在台海問題上表態。
在進一步討論文在寅此舉的背後意義之前,其實有必要先釐清朝鮮半島問題與台灣問題之間的關係。因為長期以來,兩者之間的關係常常被有意無意地淡化或忽略,不過兩者的命運其實彼此牽連。韓戰讓美國決定協防台灣,以抵抗共產勢力的擴張,拯救了岌岌可危的蔣介石政權。美軍還駐紮在台灣時,美軍如果在台灣加強部署,中國反擊的方式,往往是提供北韓更危險的武器,以威脅駐韓美軍。這樣的情況一直維持到了美台斷交後,美國如果展現出對台灣更強的支援,中國就會利用北韓來報復。
這種情況在北韓開始發展核武與彈道飛彈後,來到了最高峰,因為這些武器會直接威脅到日本,後來甚至還能攻擊算是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讓美國將北韓問題視為最重大威脅。在過去美、中關係良好時,美國嘗試利用中國來箝制北韓,而這無疑是將大筆的籌碼交給中國。美國只要在台灣問題上不配合中國,中國就會放鬆對北韓的制裁壓力,來討價還價。這樣的情況,連帶的讓南韓更依賴中國,因為南韓除了地近中國市場,垂涎龐大的經濟利益外,也進一步認為要處理北韓的威脅,就必需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朝鮮半島問題的重要性,是遠高於台灣問題的。雖然美國也認為台灣戰略地位重要,不能放棄,但朝鮮半島的穩定又在台灣之上。畢竟美國在南韓駐紮了大量的部隊,北韓不止威脅南韓,還包括日本與阿拉斯加,萬一朝鮮半島的情況失控,美國將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甚至在美軍的兵推中,如果美國同時面臨多處戰事,被迫必需要做選擇的話,多數的看法也是放棄台灣海峽的戰場,全力鞏固朝鮮半島。這是過去的主流看法,也說明了美國在西太平洋戰略上的優先次序。
不過這種情況,在這幾年明顯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原因在於美國的注意力從反恐戰爭轉移到了中國與俄羅斯。特別是中國被視為是最重要的競爭對手,這導致過去「透過中國來制止北韓」的戰略觀點,又變回「中國與北韓是美國的共同敵人」。北韓問題的重要性,已在排在中國之下,而要對抗中國,台灣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這從近年來,美國出售大筆武器給台灣,包括許多項台灣爭取已久的攻擊性武器,就可以清楚看出這樣的趨勢。
再回來談文在寅這次的訪美行程,美國希望南韓在台灣問題上表態,就說明了美國已將朝鮮半島與台灣海峽的問題連結在一起,一起來思考如何在西太平洋圍堵中國,在這樣的大戰略下,朝鮮半島的重要性會下降,而台灣身為第一島鏈的樞鈕,重要性將會快速上升。在川普主政的時代,一直希望削減駐韓美軍的數量,其目的就是要將人力轉移到新的戰略據點,以更有效執行全新的印太戰略。拜登在競選時雖然一直反對削減駐韓美軍的數量,但此次也未積極邀請南韓加入美、日、澳、印四國同盟,這對南韓來說其實是個警訊。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親中的文在寅是故意不要加入這四國同盟,以避免進一步觸怒北京,但無論原因是什麼,未來這四國同盟,將是美國印太政策的重要基礎。南韓過去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卻沒有加入這四國同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被邊緣化。一旦美國的大戰略架構改變,南韓卻仍然維持過去的思維,想要繼續透過中國來制止北韓妄動,就一定會造成美國與南韓的歧見,長期以來一定會鬆動美國與南韓的盟友關係。之前美國駐南韓大使哈里斯與南韓政府的嚴重齟齬,其實就反映出這樣的根本問題。
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朝鮮半島因地近中國,長期與中原政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今日南韓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更造成南韓不願意輕易觸怒北京。文在寅在結束與美國總統的高峰會以後,也立刻派出特使到北京,解釋南韓的立場並非要與中國對抗,就可看出文在寅依然想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保持平衡,避免選邊站。不過問題在於,美、中兩國的對抗,可能會是一個長期、漸進的緩慢過程,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南韓的游移會造成戰略地位的逐步流失。
美國現在剛剛開始在印太地區進行布局,以因應未來與中國競爭的情勢。將來如果美國完成了圍堵中國的整體部署,南韓卻不在這裡面,或只是擔任一個不重要、也不被美國信任的角色,那南韓將難以獲得美國投注在這個地區裡的各種資源,這會是南韓的重大危機。對文在寅來說,他的任期只剩一年多,他想要的只是在任內可以控制疫情,穩定經濟情勢,不要再被中國報復,不會再多去思考長遠的國家方向。這也是南韓現行總統任期制度常造成的問題。南韓總統一屆五年,不得連任,讓當選者缺少誘因去規劃有助於爭取連任的長期政策。
或許對文在寅來說,這次的訪美之旅,算是成功,既滿足了美方的要求,也沒有讓中國暴怒,還要到了多個合作計畫,鬆綁了飛彈的射程。但是這樣的平衡策略,流失的可能是長遠的戰略機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