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學會放下的愛

    編按:內容分享為自身經驗與醫療前線人員。
    某個夏日午後,在分隊協勤數個小時後準備要簽退,腦袋想著待會要吃什麼的時候,值班台的救護警鈴響起,勤指中心回報是溺水OHCA,立馬和夥伴穿上背心,出發。
    警鈴響起,救護車穿梭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間。圖/shutterstock
    警鈴響起,救護車穿梭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間。圖/shutterstock
    在車上和學長討論待會要攜帶什麼裝備,其實自己沒有接觸過溺水的個案,腦中浮現溺水急救流程,我待會可以做什麼,心中焦慮油然而生。
    「在B1的游泳池」大樓管理員指引著事發所在地。
    「在這裏,快點」。帶著車上的裝備通過停車場彎道抵達。
    「怎麼會這樣?」一旁的家屬早已哭得泣不成聲。
    「先把人拉上來吧!」一夥人把患者從泳池拉出,「患者OHCA,先CPR」、「幫我備O2」、「現場有目擊者嗎?」、「有沒有浴巾,可以幫患者身上擦乾」、「我來備AED」,一夥人很有默契的上頸圈長背板,「先上車再急救,準備好沒,1、2、3」大夥兒同心協力將患者抬上擔架,擔架床拉過地下室彎道,一群人直衝救護車。
    救護車駛出巷弄,穿過長長的車陣,往急救責任醫院前進。
    「借過!不好意思讓一下!」到了醫院,直往急救區急救,並和醫師交班事發經過。
    「我們先急救,家屬在外面等。」
    希望能爭取一些時間幫患者從死神手裡拉回。
    「平常有什麼慢性病史嗎?」「有糖尿病跟高血壓」患者媳婦眼眶泛紅著回答,一方面聯絡其他家屬。
    「爸爸!我在這裡,你趕快醒過來!」患者女兒在床旁放聲大哭,醫師向家屬解釋目前病況。
    「我們已經急救30多分鐘了,依我的經驗而言情況並不樂觀,你們仍要繼續急救嗎?」醫師語重心長說著。
    「拜託醫師要救到底!爸爸你趕快醒來!」一旁的女兒激動的向醫師說著,總盼著會有奇蹟發生。
    「他早上還好好的,為什麼會這樣?」「不是跟你說不要讓他一個人去游泳嗎?為什麼不聽?」「他每天的這個時候就會在泳池游泳,誰知道今天會這樣?」患者的子女們在急診室外一言一句,再多的責備與為什麼卻無法改變目前的現況。
    經過一個多小時後,「你們確定還要繼續急救下去嗎?現在血從氣管內管流出,全身浮腫,自動CPR機壓胸壓到瘀青,這真的是你們想看到的嗎?」醫師用嚴肅的語氣告知家屬。
    面對繼續急救無法達成共識的家屬,受苦的其實是患者。
    「不要了!我們讓爸爸舒服一點吧!」女兒好不容易冷靜下來跟醫師說。此時已經急救將近2個小時後了。
    自己在醫療體系工作,其實對於這樣的狀況多少有些看淡。站在病患的角度,我們希望家屬能向患者好好說再見,但站在家屬立場,對於這份愛要放下其實好難,換位思考,面對突然的意外,其實要做這項選擇是真的不容易。我也還在學習,面對倫理的兩難。
    把握日常的幸福,及時感受當下,難能可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