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

含有「自救」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昨天去看了室友的戲,全長約70分鐘,大略分成上下半場談論了寄生與共生,兩位編導將各自還在尋求如何破繭的人生課題用《破繭》這個作品呈現了在繭中的無能為力、束縛及向下沉。
Thumbnail
當陷入困境時,除了向外求助,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改變的起點在哪、又是什麼讓這些改變發揮作用呢? 如果你正陷入"誰來幫幫我"的迴圈中,好奇事情如何不見起色,那麼本篇就是你在尋找的答案!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3/04
自己的改變是自己的
地球體驗營 (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宇牛 說的真好🌹
「水深危險,禁止戲水」 在台灣,只要是適合下水的水域,多數都會被政府插上牌子,告誡民眾不要靠近水域,多數人也對此習以為常,畢竟玩水不是人類存活的硬需求,也確實有一定風險性,然而,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河溪湖泊遍地的國家,親近水域是人類的天性,再怎麼恐嚇禁止、思想教育,一代代年輕人都會嘗試親近水域的。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自救低谷期的心路歷程,吸取了這段時期帶給自己的教訓以及正向的影響,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有了全新的體會和認識。
Thumbnail
終於上到救生課程了啊! 但身為水中弱咖的我,上了課才知道真是大挑戰。經歷五十幾個小時的訓練,我到底有沒有變厲害呢?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游泳不僅僅是學會自仰蛙蝶四式,還包括應對緊急狀況的能力。在台灣,許多人認為只要能在泳池內游泳就算「會游泳」,但當我們面對深水區或沒有戴蛙鏡的情況時,真正的挑戰才開始。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這些情況下自救,並分享救生員多年來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長了大知識了
紙飛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6
温某的小日子 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薩提爾模式下的情緒管理方法,包括使用 'I message' 和腹式呼吸法來幫助自我覺察和情緒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