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十二題》花蓮那邊疫情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國中會考開試首日的星期六早上宣布雙北進入三級防疫,不知天算人算,給股市兩天緩衝波動,給民眾周末調整心態面對隔週上班上課、也讓各部會機構有餘裕去草擬繁瑣的公文宣告或行政法令。任何陰謀論的猜測可以停止了,就算是壓住數字刻意隱瞞也好,能撐到週六早上再公佈對芸芸眾生都是萬幸。
原本這兩週該在臺北工作,行程全數喊停,趁機抓了幾條臺北大縱走,剩下剛好就是封園的大屯山系路線,等疫情趨緩再說吧,決定提早返花提早回家。既然都要吃土,吃有機土還是健康一點;大家只知道花蓮土會黏人,就由我來證實花蓮的土會不會黏牙。


原本月底要在豐田開一堂鄉土劇場導演課,簡報做一半就宣布停課了。
在臺北滯留這幾日,不時接到花蓮朋友關心訊息問,

Q:你那邊疫情怎樣?

聽不少臺北朋友說想移居花東,也聽不少花東朋友說希望蘇花盡速封路火車全面停駛,不要再放雙北人進來。當然這些玩笑話聽聽就好,但當禁令頒布,當所謂都市的生活機能優勢砍半,有些觀察的確值得分享。
首先是三十以上的臉書死忠世代(廣告業朋友說台灣三十用FB,二十用IG,十用抖音)個個罹患嚴重的錯失恐懼症於是放任爆量資訊湧入,一起床就由臉書擺佈接受交雜各種情緒八卦的人間跑馬燈,心平靜氣是奢求,宛如學運後第一次選舉的場面再現。
坊間已有很多關於減少社群媒體使用時間以免過度焦慮的倡議,避免屯物資也勿屯負面情緒。我真的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該知道的想躲也躲不掉,人生大部分的困擾都得靠著放下手機靜心思索才能走出僵局。
於是一回花蓮馬上添購登山備糧,知道自己需要更多遠離網路、純粹和自己相處的時光。


設為手機桌面,開機就是關機。
我想說說「社區」這件事。
過去當我們談到社區,通常是在議論「社區營造」的場合,現在則是直覺聯想「社區感染」四個字;一個是打造我們想居住生活的環境,一個是想方設法把彼此視為潛在的感染源避而遠之。
我猜,經過這次疫情,大家會重新思考社區的定義,必須要重新思考然後付諸行動,不然怎麼活。
只要有人居住,不可避免就會群聚成區,我們生活在怎樣的社區,想要住在怎樣的社區?在農村,這個問題常被提及,但在臺北相關談論卻很零星。這是我選擇移居的一大理由,因為我相信農村是未來的創新基地,能夠成就新的社群組織和共生模式。並非臺北無人關注社區議題,但當一棟棟都更豪宅起厝,當外送興起各種線上娛樂百花齊放,人們越來越宅,線上同溫越來越厚,很難樂觀以待。


怕.jpg
有影響到我的部分,猜測這次疫情很可能促成三件事-
一是企業數位轉型。臺灣終於要補世界過去一年激進演化的線上改革,各種遠端工作或教學或社交或娛樂工具會越來越普及,不再只是捧出個台通跟一窩蜂喀拉浩斯的程度。中小企業老闆逐漸接受WFH的現實不再動不動罵WTF人怎麼都不在,APP和網站設計的需求會提高,汰劣存優會更明顯。
二是精緻小團的熟齡客製化旅遊普及。共享式的導遊/領隊包吃住行程會更受歡迎,價位和服務內容也有更多選擇,各種走讀農村旅觀部落也會隨著行程時間拉長(要離開台北就離開久一點),最後朝向我們一直在講的短或長期的「移駐」位移,也是我們豐田移創指導所大力鼓吹推動「農村訂閱制」的原因,我們希望能做好準備,迎接第三件事的發生。
第三件事,島內移民人數激增。多地居隨著野營潮流不再只是資本階級累積財富的遊戲,地域創生正式成為發展方向,城鄉不再對應而是互補,大家開始思考若原居地生活機能折半後的第二方案,進而在農村重新建構人與人連接的新可能,創造盡量能因應天災人禍疫情或戰爭並在基礎機能上自給自足的社群關係。


新開幕的鐵道文化園區,由王繼三老師策畫的音樂館非洲鼓體驗課程。
我們曾經活過一大段所有人際關係都在線上的時光,多數時間我們看螢幕多過看周圍,每天在臉書說的話遠遠超過跟周邊鄰里,疫情甚至加劇了這個現象,讓我們和同溫層更有理由線上清談。這是多樣性城市必然要面對的常態,雖然大家活在同一棟樓但各自動機目的背景不同,只求相安無事,雲端互捧取暖。
然而,當疫情讓我們開始害怕周遭真實存在的人,當頑童大了別再追問可以任我走怎麼到頭來又隨著大隊走,當我們發現人群是那麼像羊群,終究得腳踏實地面對真實肉身存在的此時此刻此地此區真實和我們共存的人。我們畢竟不是大學生了,真正的美好生活不再是他方了,我們究竟想要生活在怎樣的地方?想要過怎樣的和其他人共存亡生活?缺水缺電,疫情和兩岸局勢,一切回到社區。


豐田文藝季第一季的重頭戲,每家帶一道菜來分享的宇宙熱量高峰會。
兩年前的移居,現在想想是再幸運不過的決定。
avatar-img
30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JIpap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這陣子有群建築系師生頻繁來訪豐田,預計要蓋一座新的駐村基地。 每期開課,老師會帶選修課程的十多位同學,在臺灣找一處可以實地操作的地方,經過住民訪談和鄉土踏查,請每位同學提出一份設計稿向居民提案,反覆和住民、老師及同學彼此交叉討論,最後會整合每位同學的設計方案實地施作。學生可以藉此演練未來和業主溝通的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這陣子有群建築系師生頻繁來訪豐田,預計要蓋一座新的駐村基地。 每期開課,老師會帶選修課程的十多位同學,在臺灣找一處可以實地操作的地方,經過住民訪談和鄉土踏查,請每位同學提出一份設計稿向居民提案,反覆和住民、老師及同學彼此交叉討論,最後會整合每位同學的設計方案實地施作。學生可以藉此演練未來和業主溝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才回來滿兩年,又要漂了!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才回來滿兩年,又要漂了!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