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畫說好書23_《完美殘骸》_世上沒有善意的謀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不久,書友在閱讀過程中多次跟我讚嘆抱怨有一本書的內容太緊張刺激,害她多次熬夜讀到天亮。
什麼!?
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不稀奇,畢竟我就是個看書或追劇常常不知節制的人,但是認識她一年多來,頭一次聽到有書能讓她停不下來!我實在太太太太太好奇了,所以確定結局沒有爛尾後,便毫不猶豫地把這本書送入書櫃,一交完稿就迫不及待打開來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書,能讓很難集中精神閱讀好幾個小時的她如此著迷?
結論寫在前頭,我的閱讀感受跟她有些落差,但整體來說,我還是給了不錯的評價,私心給分:4.5星。
  • 全文無雷,請放心閱讀。
我喜歡作者的文字,話不多說,直接節錄一小段充當劇情概要,詳細留待大家自己去享受囉~
他家後側有個祕密空間,沒有窗戶,沒有聲音,沒有時間流動。這是個容納美麗的處所。他很自豪自己的設計功力,把牆壁塗上舒緩情緒的柔和色彩,搭配輕柔的古典音樂、牆上的藝術畫作。除非把這棟屋子裡裡外外翻過一遍,否則絕對不會意識到這個空間的存在。這是他的孤島。他一邊朗讀約翰.唐恩的詩句,一邊掏出最後一扇門的鑰匙。那位偉大的詩人說得很對,在獨處時他無法完整。因此他特別恩准一名幸運的同伴一同踏上旅程。一打開那扇門,床上的女子開始尖叫。
完美殘骸(Perfect Remains)的主線很單純,變態出手,有人失蹤,屍體出現,警探出動。
人物刻劃立體,個性鮮明,前10%就大致掌握了主要角色的特色,完全沒有閱讀歐美小說記不住人名與角色混亂的障礙,毫不費力地快速進入故事。(加10分!)
謀殺案棄嬰案雙線辦案,警方犯人視角互相穿插,兩方幾乎呈等比例描寫,所以對犯人與警探的內心世界都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助於讀者與書中人物產生連結。因為開篇便直接點明犯人身份,並適時揭露作案手法與意圖,站在全知視角的讀者無須費心推理,自然沒有欺騙誤導用的煙霧彈,沒有太多餘的雜線或人物,行文乾淨俐落。
雖有暴力的描寫,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至於過度不適,主案件(女性失蹤謀殺案)對犯人的扭曲心境及其背後的成因多有著墨,次案件(棄嬰案)所牽扯出的問題則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相較之下,我喜歡後者想表述的議題多一些。
全書平順好讀,敘事節奏適中,沒有預期的欲罷不能,我承認中途多次停下來小睡一下或做別的事,原本空出足夠時間打算一天讀完(這類書籍一氣呵成才過癮嘛),卻斷斷續續讀了三天。
以犯罪小說來說,犯人的作案模式、思維與動機等心理層面的安排都合情合理,故事發展是好看的,卻稱不上新穎,並未帶給我太大驚喜,驚悚與懸疑度略嫌不足,少了令我血脈賁張的刺激感。很有可能是這類型的題材看太多,感官已麻木?所以閱讀過程心如止水。(比起犯人的變態,反倒是某女的行徑讓我拳頭硬硬的,內心OS:「有病要看醫生!」)
值得一提的是,警方線的雙主角頗具魅力,不是英雄式的那種迷人,而是有缺點有煩惱有軟弱面卻更貼近人心的那種迷人,格外吸引我。
法國與蘇格蘭混血、有著內褲模特兒身材與歐洲人外貌的盧克卡倫納督察,幼年喪父而母親忙於工作,因而有過一段放蕩不羈的墮落時期,有次酒駕被逮後好不容易振作走向正道,後來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探員,工作備受肯定,人生正要起飛,卻意外惹上麻煩,一夕之間名聲掃地,前途盡毀,朋友紛紛疏遠,連母親都斷絕一切聯繫。
熱愛法國卻無法在原本的職場立足,被迫遠走蘇格蘭重新開始,過去的陰影化為心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心牆高築,與人保持距離,拒絕讓人走入內心世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愛丁堡後,因外型與口音而引人側目,仍無法擺脫過去的謠言,工作處處受到掣肘……。
他認真負責卻不會過於嚴肅,說話帶點小幽默。身為長官卻沒有太高的身段,懂得自省也有看人的眼光,並非警探小說中常見的硬漢形象,而是偏向機智型,習慣透過閱讀和跳傘來紓壓。喜怒哀樂分明,討喜的那一種。格外喜歡從他眼睛看出去的世界與敘事口吻,偶有失控的情緒,但大多時候冷靜理性中透著感性,為解決殘暴事件的過程注入些許溫度。
百分之百蘇格蘭人的艾娃・通納督察則因七歲就被送去英國寄宿學校而有英國口音,加上優渥的家庭背景,自嘲在群體中如瘟疫般格格不入,故而對盧克多些善意與理解。幹練有能力卻不會給人壓迫感,熱愛電影。坦承會假裝充滿自信、講話犀利又逗趣以免被人發現內心的恐懼與力不從心。
從一開始就對這個角色頗有好感,智商在線情商高,一路讀到與艾涅斯丁修女的對峙橋段,其強硬無畏的態度、鏗鏘有力的論述和後來的種種表現,都讓我不禁大讚:太帥氣了!
聽說盧克警探的完美系列一共有六集,我確定入坑了,沒意外的話應該會一路追完吧。
個人不太喜歡在犯罪懸疑類的小說裡看到太多愛情成分,但作者似乎有意往那邊發展?雖然對愛情線不樂見沒有很想看到他們倆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被毆),但,讓這兩個我愛的角色配對……勉強可以接受啦。我也喜歡娜塔莎這個公私面有著反差的角色,相較於愛情,書中的友情和同僚情誼更動人,希望後續還能看到這三人的友誼線。

<其他主要人物小筆記>
崔普(警員,年輕熱情,執行力強)
薩特(警員,具備細膩的觀察力)
賴弗利(警佐,對空降的長官多有不滿而充滿敵意,處處作對扯後腿)
貝格比(總督察,年屆退休)
艾爾莎・藍伯特(首席病理學家)
娜塔莎・法吉(大學哲學系系主任,艾娃摯友)
雷吉納・金(大學哲學系行政人員,主案犯人)
艾琳・布克斯頓(律師,失蹤)
珍妮・瑪吉(牧師,失蹤)
啊,忍不住想說,每次讀到的部分,腦海總會不自主地浮現某個人的模樣,這個人就是……
哈利波特裡的蟲尾!


彼得・佩迪魯+金的台詞
不要問我為什麼,沒有為什麼。

_2021.05月讀物/犯罪小說三連發之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7會員
181內容數
1.以插圖搭配文字,分享個人的閱讀心得。 2.每月閱畢清單(盡量)無雷的短文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圈圈轉圈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不是零和遊戲。有些人一輩子都倒楣,一點一點地失去他們所愛的一切。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曾經以為,也許再過五年十年,自己會更有智慧去面對身邊的這些人、那些事,但是五年十年過去了,徒增了年紀,智慧卻仍未有太大長進。
想成為他人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與唾棄,然而人終究無法拋卻自己成為他人,裝聾作啞得越久,往後要承擔的時間也會越長,最終還是得回頭去正視,那一顆顆扣錯的鈕扣。
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或是說出口的批判論斷,都可能是一把刀,刺向一個其實跟自己毫無關係、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時而緊張、時而發笑、時而小感動,悠悠緩緩地感受小村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神之間的情感溫度,最後自然而然對大自然、還有林業工作者者肅然起敬,還會被那熱血感染而升起振作一下的熱忱。
人生不是零和遊戲。有些人一輩子都倒楣,一點一點地失去他們所愛的一切。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曾經以為,也許再過五年十年,自己會更有智慧去面對身邊的這些人、那些事,但是五年十年過去了,徒增了年紀,智慧卻仍未有太大長進。
想成為他人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與唾棄,然而人終究無法拋卻自己成為他人,裝聾作啞得越久,往後要承擔的時間也會越長,最終還是得回頭去正視,那一顆顆扣錯的鈕扣。
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或是說出口的批判論斷,都可能是一把刀,刺向一個其實跟自己毫無關係、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時而緊張、時而發笑、時而小感動,悠悠緩緩地感受小村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神之間的情感溫度,最後自然而然對大自然、還有林業工作者者肅然起敬,還會被那熱血感染而升起振作一下的熱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記者曾報導過遺體不全......——「不全」的部分,是怎麼被兇手藍克給「處理」的?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柯洛羽律師為藍克提了冠冕堂皇的犯罪理由——倪莉曾帶頭霸凌同學。 她,必須要彌補小時候的罪惡。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聲明:這只是小說。)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最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花了三天把它看完,之前在書店很顯眼的位置看到這本書的陳列,看到封面有點猜不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一直沒有購入。前陣子看到了別人的介紹文,終於購入了這本書,真的只能說相見恨晚,真的還好沒有錯過他! 故事描述罹患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爺爺和喜歡推理小說的孫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記者曾報導過遺體不全......——「不全」的部分,是怎麼被兇手藍克給「處理」的?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柯洛羽律師為藍克提了冠冕堂皇的犯罪理由——倪莉曾帶頭霸凌同學。 她,必須要彌補小時候的罪惡。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聲明:這只是小說。)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最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花了三天把它看完,之前在書店很顯眼的位置看到這本書的陳列,看到封面有點猜不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一直沒有購入。前陣子看到了別人的介紹文,終於購入了這本書,真的只能說相見恨晚,真的還好沒有錯過他! 故事描述罹患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爺爺和喜歡推理小說的孫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