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6 不做清單:to-do list 與 not to-do lis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6-26話 不做清單
我很愛規劃日程及擬代辦清單,但又總是因不能照著計畫走而焦慮,因焦慮不想面對導致拖延症加重,開始了 #我就廢 的自我懷疑。每當想振作就開始擬計畫然後拖延計畫⋯⋯陷入上述的惡性迴圈。
最近閒時摸索出一套改良過、更量身定做的 to-do list (參考圖3) ,把任務區分成日計畫、周計畫、月計畫,告訴自己只有日計畫需要確實完成,其它2個能做多少算多少。日計畫也只是簡單的列出routine 、health、input、output 之類的大項目,如此一來,總算每天都能確實的把框框都打上勾勾✅ 最近聽的個人成長影片裡提到了「不做清單」,其實以前就聽過了,但不知怎麼列就作罷。搜尋了下他人的作法,覺得之於我來說太瑣碎,而且太難了( ex.不要滑手機) 而且有種被說教的不快感。靈光一閃可以把一些自勉的句子放進去,果然順眼許多。 最近還發現了仿畫的方便(?)不單只是繪圖上的容易,也能讓讀者也能更快的進入該情境中,如同一些電影裡樣板化角色的功能性。
軟體📝 #medibang
⏬WOO的出沒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概就是日記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照鏡子發現兩根白髮, 已經記不得是第幾根了。
「你要去哪裡?」媽問「去台北看展吧」我答
今天照鏡子發現兩根白髮, 已經記不得是第幾根了。
「你要去哪裡?」媽問「去台北看展吧」我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此文章敘述瞭如何從 to do list 轉變到 done list 以提高生產力,解決任務無法完成帶來的挫折感。 將重點中心從未完成的事情轉移至已完成的事情上,提升信心和動力。也介紹了寫 done list 的步驟和技巧,及如何換種日程管理的方式。
▋停止再刪除行程,免得未來清單也被刪除掉 發現自己常有這種僥倖心態 像是今天在趕圖 就會想說 『沒關係,頂多晚上不去上課 這樣還可以繼續趕圖』 明明就不是非不得已的情形 但我卻開始習慣這樣的念頭 導致我常刪除原本行事曆上的行程 要停止這樣啊 否則我寫行事曆做什麼 難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當一件事物的操作變成每日規律的待辦清單事項的時候
成功和富裕的關鍵,不僅在於明確知道每天要做什麼事,還在於清楚知道哪些事不應該做。這篇文章探討了設定待辦清單和不做事項清單的重要性,並強調了明確管理這兩個清單對於時間管理和個人目標實現的重要性。
前兩天,跟風學小朋友做了「2023年打卡清單」。 其實真的是我無聊,因為, 不用說,差不多什麼都沒做啊!   「喝醉」,不好意思歸依了不喝; 「獨自旅行」,不好意思宅男不出門; 「嘗試新的食物」,不好意思我都吃學餐; 「交新朋友」,不好意思,邊緣人沒有朋友…… 「熬夜24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此文章敘述瞭如何從 to do list 轉變到 done list 以提高生產力,解決任務無法完成帶來的挫折感。 將重點中心從未完成的事情轉移至已完成的事情上,提升信心和動力。也介紹了寫 done list 的步驟和技巧,及如何換種日程管理的方式。
▋停止再刪除行程,免得未來清單也被刪除掉 發現自己常有這種僥倖心態 像是今天在趕圖 就會想說 『沒關係,頂多晚上不去上課 這樣還可以繼續趕圖』 明明就不是非不得已的情形 但我卻開始習慣這樣的念頭 導致我常刪除原本行事曆上的行程 要停止這樣啊 否則我寫行事曆做什麼 難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當一件事物的操作變成每日規律的待辦清單事項的時候
成功和富裕的關鍵,不僅在於明確知道每天要做什麼事,還在於清楚知道哪些事不應該做。這篇文章探討了設定待辦清單和不做事項清單的重要性,並強調了明確管理這兩個清單對於時間管理和個人目標實現的重要性。
前兩天,跟風學小朋友做了「2023年打卡清單」。 其實真的是我無聊,因為, 不用說,差不多什麼都沒做啊!   「喝醉」,不好意思歸依了不喝; 「獨自旅行」,不好意思宅男不出門; 「嘗試新的食物」,不好意思我都吃學餐; 「交新朋友」,不好意思,邊緣人沒有朋友…… 「熬夜24